• 3

重溫黑鷹墜落後的軍事問題......

黑鷹墜落的背景是1993年索馬里內戰,當時美國出動了三角洲部隊,海豹突擊隊,第160特種作戰航空團,和第75遊騎兵團,共160人,面對的戰爭形式是巷戰,對手是艾迪德的民兵團,一開始是計劃三角洲部隊突擊進入奧林匹克飯店抓人,而遊騎兵在飯店外圍四個角作防禦點,那麼這次行動為何美軍會失敗?還有一件事令我很遺憾也很感動,就是藍迪和蓋瑞的死,他們兩人冒險去救杜倫,他們應該知道後果,救援車隊受到阻擊根本不可能短時間內到達,面對源源不斷趕往第二墜機點的民兵,他們只有死路一條,他們真是英雄,而且是非常出色的三角洲成員,不過他們都是耗盡彈藥才死,即使不被打中,也會因為沒有彈藥而死吧,其實他們三人有沒有可能逃離墜機點?一邊射擊一邊跑,就算逃進一間房子內,應該也可以抵擋更久吧?我想知到底當時有沒有更好的方法,或者他們有沒有活著的可能
2016-02-15 3:03 發佈
文章關鍵字 黑鷹 軍事問題

阿爾伯特5740 wrote:
其實他們三人有沒有可能逃離墜機點?一邊射擊一邊跑,就算逃進一間房子內,應該也可以抵擋更久吧?我想知到底當時有沒有更好的方法,或者他們有沒有活著的可能
...(恕刪)


第一個前提就不成立了,直升機的飛行員(Michael Durant)墜機時腿斷了,背部也嚴重受傷,根本沒法移動!
頂多就是兩個人活著: 三角洲的兩人不要下來救!

開玩笑....一千多個非常火大的暴民耶,手上還揮舞著"卡拉希尼柯夫賜我力量"
能幹掉25人後才被暴民給淹沒算很了不起了!
There is something more than you will ever see...
之前看軍事雜誌上面有講,本來三角洲之類的特種部隊的優勢在搭配精良的裝備於夜間奇襲,殺的敵人措手不及之後離開(就像是後來獵殺賓拉登那次),偏偏這次的指揮官搞了一個日間的突襲,大隊人馬與飛機的進進出出都在敵人的眼界底下被看的一清二楚,何況就像電影裡面演的一樣,美軍基地四周就有當地軍閥的眼線,大批人馬出動必然會引來注意的...所以敵人有充足的時間做好準備以逸待勞來打美軍,加上戰場上的莫非定律,使得RPG在這次事情當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也扭轉了戰局...這個影響非常深遠,一直到接下來的阿富汗戰爭以及中東各地的反恐戰爭或是游擊戰,民兵們都知道要使用RPG來對付低飛停滯不動的直升機了....

至於第二點,就算是藍波加上阿諾在那個情境出現,如果沒有綿密的火力與源源不絕的彈藥供應,面對如潮水般的武裝憤怒暴民,恐怕也還是死路一條.....無力回天 再次向那兩位英勇殉職的隊員致敬!
好像是耗盡所有彈藥才死的吧,即是說到最後都是死......
他們兩個應該知道支援部隊不能及時趕到的話會有什麼後果,但仍然決定去做這件事,跟自殺沒有分別,..不過怎麼說呢,在整部黑鷹墜落中,不是說其他陣亡的遊騎兵不值得尊敬,他們是沒有選擇,畢竟已經進入戰區,但蘭迪和蓋瑞是可以有選擇的,但他們選擇去做,更值得尊敬
SDGE wrote:
至於第二點,就算是藍波加上阿諾在那個情境出現,如果沒有綿密的火力與源源不絕的彈藥供應,面對如潮水般的武裝憤怒暴民,恐怕也還是死路一條.....無力回天 再次向那兩位英勇殉職的隊員致敬!...(恕刪)


如果是死路一條, 那下去幹嘛?
啫槍眼還算有價值(不管那是不是真的),
這又算什麼? 陪死嗎?
結果, 飛行員也沒死.
並非不理解這種 no man left behind 的精神,
但是枉死了更多人的結果, 還是覺得這有一點莫名奇妙.

我想可能美軍有一點小瞧了索馬利亞人的悍勇,
再來一次, 可能未必會這樣做.

KJI01 wrote:
如果是死路一條, ...(恕刪)

這種事後諸葛的話誰都會講,問題是當你身處那個情境的時候,你還會在意這麼多?
pcgamer wrote:
這種事後諸葛的話誰...(恕刪)


對後方的指揮官是事後諸葛, 對悍馬車隊也是事後諸葛,
但對他兩位不是事後諸葛, 他們在第一線, 在空中, 可以清楚看到情勢,
也知道自己的裝備不足, 而且沒有後援, 連直升機都不敢多留下來掩護,
人家有 RPG, 若真要殺, 一發打下來, 不都全死了,
還守什麼?

他們確實有情境, 有 no man left behind 的教條壓力,
但在這裡是不需要的, 不管飛行員會不會死,
並沒有必要採取不必要的行動.
任何人在戰場上, 都要有犧牲的準備,
不只是特戰隊員, 包括飛行員在內.
如果換像葉問那樣的中國功夫

不用彈藥呢?

kantinger wrote:
如果換像葉問那樣的...(恕刪)


但民兵有刀有槍啊...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