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是否進入量產國造中程彈道飛彈?新政府上台後定奪

飛彈射程最遠達上海、北京 馬英九上台後暫緩研發

代號「雲峰專案」、由中科院研發射程1200公里的中程地對地飛彈,以及目前正在量產、代號「戟隼專案」的雄二E巡弋飛彈,增加射程到1000公里以上的2型戰略性反制武器,在馬英九總統任內,因考量兩岸關係和緩,下令中止量產射程超過1000公里的飛彈。總統當選人蔡英文上任後是否會恢復量產計劃?據民進黨幕僚表示,戰略性反制武器等國防議題,一切會等520上任後,先聽取國防部專業的意見與討論後,才會決定是否啟動量產計劃。

該幕僚表示,在選舉期間所提出的國防政策,還是以「提升國防戰力」、「振興國防產業」及「帶動軍民合作」為國防政策3大思維;至於具體的武器研發項目則從未討論過,是否會恢復戰略性反制武器,都要在執政聽取專業意見後才會有答案。

知情人士指出,中科院研發射程超過1000公里的飛彈,是在前總統陳水扁任內完成各項驗證,2008年總統選舉投票前1個月,在國防部的安排下,陳水扁在時任國防部長蔡明憲的陪同下,前往屏東九鵬基地觀看雄二E巡弋飛彈增程型,以及當時代號為「W99」的中程地對地飛彈推進器試射,結果這2型射程超過1000公里的試射都成功,讓在場的人士對中科院研發成果相當滿意。

該名人士指出,當時試射的雄二E是首枚增程型巡弋飛彈,成功發射並在設定的蘭嶼、綠島與九鵬基地的區域內飛行了1100公里,比目前量產、射程600公里的雄二E巡弋飛彈,增程近1倍;增程型雄二E巡弋飛彈經過計算,若部署在陸上,其射程涵蓋到中國上海;若部署在海軍的紀德級軍艦上,連中國北京都可涵蓋,因此增程型雄二E巡弋飛彈被歸類為戰略性反制武器。

至於代號「W99」的中程地對地飛彈推進器試射,也成功的推進到預定的高度,經計算若搭配衝壓引擎的第2節與彈頭,其射程可達1200公里到1500公里;此部分在2013年3月蔡明憲出版《天佑台灣-蔡明憲的從政告白》一書中,透露國軍於2008年已具備研發速度、操控性、精度水準的「中程導彈」能力,射程可達2500公里,至少能涵蓋到上海,最遠可至北京,此言引發外界質疑是否有洩密的討論,但也相對證實了中程地對地飛彈的研發進入最後階段。

據了解,馬英九總統執政後,國防部也安排馬總統前往九鵬基地觀看這2型射程超過1000公里以上的戰略性反制武器的試射,國防部也規劃在2014年開始以代號「雲峰專案」,進行少量中程地對地飛彈的量產計劃,但最後在馬總統考量兩岸關係和緩,未批准這項量產計劃,使得研發中程地對地飛彈的專案人員拆散,分別進入國防工業基金的科學研究案中,以科研的方式,維持雲峰飛彈小組成員的運作。但飛彈實體進行測試與量產就告一段落,讓歷經李登輝、陳水扁到馬英九3任總統、研發超過10年、耗資近80億元的中程地對地飛彈工程進入休眠時期。

=========================================================
09年當時中科院據聞已經造出, 直徑一公尺的第一節火箭發動機準備地面試車的階段,

可惜馬政府以不刺激中共為由 凍結預算,

不然當初持續下去, 今天台灣的國產中程彈道飛彈, 搞不好都量產了好幾十枚

雖然不期望新政府會在國防預算上有大作為,但是希望反擊武器的研發/量產能持續下去,

畢竟台灣過去八年真的自廢武功, 當初辛苦建立的基礎可不能付諸流水.........
2016-01-26 17:34 發佈
某外國軍事專家曾說:如果台灣射個1200公里的飛彈,而裡面只裝個鞭炮,不開發也罷.
我是人,我反咳!
哪個國外專家, 煩請拿出資訊出處~

都能射到1200km的飛彈, 你認為上面還放置鞭炮??

john0002 wrote:
某外國軍事專家曾說:...(恕刪)
鞭炮是形容詞,如果可以,我們應該要有小核彈,但沒核彈,射那麼遠破壞力也沒多大,反而被說嘴而已.
我是人,我反咳!
一顆MRBM能打到1200km外 光彈體本身的噸位尺寸, 加上受地心引力由高空大氣層邊緣, 以6馬赫高速沖下來的動能原來只是放鞭炮等級啊??

你這樣的鞭炮威力形容, 讓準備用MRBM來砸爆美軍航母/甚至砸破台灣的花崗岩地底機庫的解放軍,情已何堪??

john0002 wrote:
鞭炮是形容詞,如果可...(恕刪)

cche1079 wrote:
一顆MRBM能打到1200km...(恕刪)


沒有核彈.這種東西跟放鞭炮有什麼兩樣
威力再強也只是破壞幾棟建築物,搞不好飛彈都比房子還貴.
我是人,我反咳!
風傳媒瞎掰新聞也拿來當真...

2014-10-29 自由時報
http://news.ltn.com.tw/news/politics/breakingnews/1143525

〔記者周思宇/台北報導〕外傳馬政府為緩和兩岸關係,中科院研製的「雲峰中程空對空飛彈」、「萬劍彈」面臨停產或減產壓力。國民黨立委林郁方今批評,中科院內部為爭取研發預算,隨意對外放話,陷三軍統帥於不義,要求國防部及中科院對此檢討。

中科院院長張冠群則說,減產、停產並非事實,若發現院內人士外洩資訊,必定嚴懲;嚴明則稱,國防部將檢討中科院組織管理、洩密的情形。

立法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今天上午邀請國防部長嚴明列席,就「國防部104年度施政計畫及預算案」進行報告。

林郁方認為,若干反制武器產量調整系因參謀本部飛彈指揮部同時要接受三種武器,負荷量過大,且預算也無法同時量產所有反制武器,與總統關係不大。

林郁方指出,飛指部目前正接收「雄風二E型飛彈」,預計2018年接受完畢;「愛國者三型」與「愛國者二型性能提升」則要至2021年才完成;明年又開始接收「天弓三型」並同時汰除「鷹式飛彈」,全部執行完畢需要到2024年,工作負荷量過大。

林郁方並說,國防部目前正推動募兵制,兵力不停精簡,但每項飛彈性能、管理不一,人才培訓耗時,「飛指部哪有能力接收這麼多東西?」


林郁方表示,中科院要同時發展代號「向陽」、「騰雲」、「雲峰」不同彈種,質量兼具並不容易,預算也無法一次因應,媒體報導特定國造武器延後只是武器選擇的優先順序,與兩岸關係、總統無關。

林郁方進一步說,國防部應統一規劃各種研發計畫,也應避免中科院對外放話。


cche1079 wrote:
飛彈射程最遠達上海...(恕刪)


做就對了,記得要放生化武器,對岸發核彈後的最後大絕殺
新聞本來就真真假假 (聞中提到前國安局長透露的中程飛彈試射算是舊文重炒)

不然新華社的黨八股文宣更沒參考價值不是嗎??

至少馬政府任內 很多攻擊性武器的研發都傳出被迫延後/停止~

台灣的軍武研發 除了受限中國打壓,技術來源限制,另外就是兩岸情勢的發展

中國在96年台灣大選時 連續以SRBM直擊台灣外海,

就逼使台灣大力投入研發反彈道飛彈系統(催生出天弓ATBM)/以及地對地攻擊武器發展(在此之前 國產青峰飛彈已停止後續開發)

河蟹买了块表 wrote:
風傳媒瞎掰新聞也拿來...(恕刪)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