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多年前,甲午戰爭,清朝戰敗,簽訂馬關條約
第一條:中國確認朝鮮國為獨立自主國家,朝鮮對中國的朝貢、奉獻、典禮永遠廢止。
第二條:下列地方之城壘、兵器製造所及國有物永遠讓與日本。一、遼東半島。二、台灣全島及所有附屬各島嶼。 三、澎湖群島,即英國格林尼次東經百十九度起至百二十度止、北緯二十三度起至二十四度之間諸島嶼。
60多年前,朝鮮戰爭,朝鮮人民軍、中國人民志願軍和聯合國軍於1953年7月27日在朝鮮半島板門店簽定(但韓國沒簽字)。
對當時遷移到台灣的中華民國而言,朝鮮戰爭的爆發延遲或阻礙了人民解放軍攻台,美國因此保護台灣,使中共失去了攻佔台灣的機會。中共參戰直接導致中美關係破裂,此後中國被長期孤立;美國同時認識到中華民國對牽制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戰略重要性,將台灣重新納入防禦體系。日後簽訂的《中美共同防禦條約》即是基於朝鮮戰爭的影響。美國也因此改變了對中華民國政府的態度,繼續承認中華民國政府為唯一合法的中國政府,及支持中華民國在聯合國的席位。也使得台海兩岸分裂對歭至今,台灣地位問題更加難解。
中華民國因為朝鮮戰爭獲得美援,幫助了台灣當時的經濟發展,也提升了國軍的戰力[277]。美國總統杜魯門派遣第七艦隊巡邏台灣海峽,嚇阻中國人民解放軍進攻台澎金馬。同時中國人民志願兵的戰俘在遣返目的地中選擇台灣後,則大大鼓舞了國軍士氣,因此朝鮮戰爭也被稱為「台灣的西安事變」。
2016年1月6日大約上午10時(UTC+8:30/平壤時間)朝鮮核武試驗。中華民國政府譴責北韓核試挑釁行為並呼籲各方理性解決爭端。北韓於本(105)年1月6日上午10時(臺北時間上午9時)在咸鏡北道吉州郡豐溪裡進行第4次核試,並旋即透過朝鮮中央電視臺宣稱首度成功完成氫彈試爆。中華民國政府對北韓當局漠視聯合國安理會第1718、1874及2094號決議,不顧國際社會勸阻,仍肆行第4次核試之行為表達嚴正譴責及關切。
1月8號的3位總統候選人有提到朝鮮核爆嗎?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