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國海軍擁有遼寧號航母1艘,052C/D大型相控陣防空驅逐艦8艘(另有已下水和海試4艘),051B/C/052/052B/現代級等大型多用途驅逐艦11艘,051型導彈驅逐艦7艘,054/054A遠洋護衛艦24艘,056型輕型護衛艦25艘,053型導彈護衛艦28艘,071型船塢登陸艦4艘,核潛艇14艘,039/039A/基洛等常規潛艇40艘。水面作戰艦108艘,具有現代化作戰能力的主力水面艦達到73艘,其余是比較老舊的7艘051型驅逐艦和28艘053型護衛艦。

中国海军还是目前世界上同时在建大型水面舰数量最多的国家。有1艘航母,6艘大型防空驱逐舰,8艘多用途护卫舰同时在建。这样,仍在在中国海军服役的7艘舰龄接近30年的051型旅大级导弹驱逐舰就显得非常鸡肋,预计在2018年至2020年会全部退役。

051型旅大級導彈驅逐艦是我國自行研制的第壹代導彈驅逐艦。蘇聯56型”科特林“級驅逐艦技術為基礎研制,首艦濟南號於1971年12月31日下水。該艦排水量3680噸,安裝雙聯130毫米主炮2門,37毫米高炮4座,三聯裝反艦導彈發射架2座,海鷹-1反艦導彈6枚。旅大級驅逐艦使用2臺蒸汽輪機動力,功率72000馬力,速度是旅大級的最突出特點,由於動力強勁,其最大航速可達32節,在1975年9月,由上海中華造船廠建造的131艦進行高速海試中曾創造過38節的航速記錄,這速度甚至超過了當時的很多導彈快艇的航速,由此被很多人戲稱為”大型高速導彈艇領艦“。
旅大級導彈驅逐艦為中國海軍的建設發展立下了汗馬功勞。該艦從1971年到1991年的20年間,共建造17艘,除了1978年160號廣州艦因意外事故爆炸沈沒外,共有16艘服役於中國海軍,至2015年已經退役10艘(其中2艘於2012年轉隸作為海監船和海警船),均為1980年之前建造的早期型。現有7艘051型驅逐艦分為兩大系列,其中163南昌艦/134遵義艦/164桂林艦三艘為051D型,使用老式的海鷹-1A反艦導彈,加裝了指揮系統和數據鏈等電子設備;4艘經過改裝的051DT/G1/G2型,加裝了紅旗7艦空導彈和鷹擊83反艦導彈。

上述現役的7艘051驅逐艦,盡管得到壹定現代化改裝,但艦齡過高,最老的33年,最年輕的也有24年。技術狀態早已老舊,在中國海軍最新型驅逐艦以每年2~3艘服役速度的情況下,完全可以立即將7艘051驅逐艦做退役處理,並不會影響中國海軍水面艦的整體戰鬥力。

國際上,海軍退役艦艇的處理方式有種,壹是封存,051驅逐艦技術狀態過於老舊,已經沒有封存的必要;二是作為廢鋼拆解或作為靶艦擊沈,這個對於壹向勤儉過日子的而中國海軍來說是個艱難選擇;三是對外出售,技術水平較先進國家的海軍退役艦艇,比較受到第三世界國家弱小海軍的歡迎,也比較受到面臨封鎖,無處購艦的國家歡迎。歷史上臺灣海軍就是完全依靠美國施舍的二手軍艦,組成了壹支由近40艘驅逐艦為主的亞洲最大驅逐艦隊,許多艦齡長達50年的老艦至今還在服役。俄羅斯海軍則在2004年以1美元的價格向印度海軍出售了二手的戈爾什科夫號航母,結果印度又花了23億美元和十年時間,又俄羅斯幫助將該艦進行了深度改造,並命名為維克拉瑪蒂亞號航空母艦。
。2014年我國即以極其優惠的價格向孟加拉國出售的2艘二手的2艘053H2型導彈護衛艦,另外中國還計劃向孟加拉國出售2艘二手的035G型(“明”級)常規動力潛艇,2019年移交。中國以優惠價格向孟加拉國出售2艘軍艦是在2013年4月退役的535黃石艦與536蕪湖艦,艦齡均為30年,盡管價格是象征性的,但中國可以通過加裝新型武器系統來收回剩余成本
中國海軍剩余的7艘051型導彈驅逐艦,由於噸位較大,續航能力強,如進行部分現代化改裝,制海作戰能力會得到很大提高,比較適合進入朝鮮、緬甸或其他第三世界國家的海軍擔任旗艦或指揮艦。以壹元錢對外出售的051驅逐艦,可保留雙聯130毫米主炮,拆除37毫米副炮和反艦導彈,加裝簡化版本的730艦炮或紅旗-10艦空導彈,加裝C-802反艦導彈,改進指揮通信系統。從而擁有全方位立體作戰和指揮能力,在岸基飛機的配合下,可顯著增強這些國家海軍的遠海作戰能力。
==================================
對於南亞,非洲,拉美國家來說不妨買一艘
朝鮮也可以試著買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