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俄羅斯高官說:坦克開到鄰國不用護照,,, 俄國媒體發佈一段又一段的火車載坦克畫面
意思是拖運不用登記嗎?
那個國家最有實力跟俄羅斯玩坦克遊戲?
克里木回歸之初:上圖是西方媒體宣稱的「克里木回歸俄羅斯後一位克里木韃靼婦女拿著俄羅斯護照哭訴:我不需要這樣的俄羅斯,把我帶回烏克蘭吧!」,下圖是事實真相:「一位吉爾吉斯婦女在2010年拿著死於內亂中的兒子的護照哭訴」

2014年11月,有人報道說在俄國城市羅斯托夫有250名士兵暴動,原因是不願意為烏克蘭而戰,并以此為證據稱是俄國入侵烏克蘭的實證。然而仔細看其照片,卻發現是一群穿著前蘇聯軍裝拿著二戰步槍的人們。後來被證實這是在舉行歷史重演(Historical reenactment) 的紀念活動時期的照片。即類似歷史cosplay)

左圖:某人權觀察組織聲稱的:「一位俄羅斯的婦女在哭訴反對普京的鎮壓」,然後仔細看警察的標示和經過考證和證實,這是「一位東烏克蘭奧德薩的婦女在哭訴在今年的奧德薩種族屠殺中西烏克蘭民族分子的暴行」仔細看可以清楚看到警察的背後寫的是烏克蘭文的міліція而不是俄文的милиция

又是一則西方假新聞...美國媒體NBC盜用了採訪民兵報道政府軍黑幕的英國記者Graham William Phillips拍攝的政府軍炮擊頓涅茨克平民食堂的視頻,然後將其重命名為「烏克蘭免費食堂遭受叛軍攻擊」來進行報道:
2015年2月23日,波羅森科給許多歐盟國家領導人們展示了「無可置疑的證據」證明俄軍入侵烏克蘭:他給眾人展示了大量的俄國護照、軍人證、警官證等,說是在從侵烏俄軍身上繳獲的,但是經查證,發現了有2003年俄國廢除的舊護照...其中居然還有俄國已經作廢的國家杜馬議員證件。


被掩蓋的真新聞:德國媒體Der Tagesspiegel在2014年3月底克里木剛剛回歸俄國的時候做過一個民意調查,結果顯示78%的德國人認為俄國的行動是合法的。之後該調查結果被德國媒體從網站上刪除。

2014年10月11日的報道:烏克蘭獨立廣場騷亂事件又一真相曝光:法國路透社(Reuters)在進行了一系列的中立而詳盡的調查之後證明,之前被烏克蘭反對派政權以「射殺了39名平民」罪名逮捕烏克蘭特警隊警官Дмитрий Садовник 沒有任何可以被稱為「犯罪的實證」,因為此人早在6年前就因為演習意外失去了一隻手,而另一隻手手指有傷殘,換言之,是「根本沒有操作武器的能力」。
路透社寫道,檢察院在如此的情況下逮捕了特警隊警官並且宣稱其「罪行已經證實」,根據法律顧問的意見,這是「直接違反歐洲人權法案的行為」。此外,路透社還指出,儘管從2014年2月18-20日有將近200名烏克蘭護法機關人員遭受暴民槍擊受傷(其中13人死亡),然而烏克蘭政府和檢察院卻依然強調這是「和平示威」,屬於徹頭徹尾的謊言。
2015年2月21日較早前烏克蘭和西方媒體報道了在德巴里冊沃戰役中擊斃了民兵斯巴達小隊隊長、在頓涅茨克機場保衛戰成名的英雄摩托羅拉隊長。今日摩托羅拉現身媒體向歐洲「問好」,表示「我很好,就是有點累。我想轉告那些歐洲人們,不必為我的性命擔憂,我已經5、6次穿越機場生死線了。祝你們健康~」 他在去年1月就已經被烏克蘭報道「戰死」過一次。
補充-------------------------------
這些抹黑和造謠的人是存什麼心態 看待頓巴斯地區6000多平民被納粹大屠殺
換個角度想有點同理心吧如果你的家人也被烏軍攻擊了然後 又出現這一堆歪曲事實的報導你會怎麼想?
美國和北約官方說法:沒有證據顯示俄羅斯進入烏克蘭領土 但是前幾天美國媒體引用國防部移為陸軍上將的話說俄羅斯有12000人在烏克蘭
軍事分析師告訴德國福克斯新聞,要力挽狂瀾烏克蘭東部衝突中的唯一辦法就是「開始殺害俄羅斯人」而之前美國陸軍將軍聲稱有12000俄正規軍目前駐紮在烏克蘭領土。
http://rt.com/usa/239633-scales-ukraine-kill-russians/

一個諷刺笑話
列寧:「網絡上出現的引文最大的問題就在於人們常會無條件地相信它們的真實性」 BY 列寧
這些不是第一首消息來源的東西就很容易被人「加料」
第一手來源是指根據實地的人事時地物沒有經過二次轉載
例如:比如當地人在地上發現地上掉落的彈殼是北約制式拍下影片 當地民眾時地採訪的說法
第二手來源 國際主流媒體根據第一手來源採訪當地人或是引述某些專家轉貼的報導
第三手來源 通常是其他小報成本不夠派請一個駐國外記者,國家轉貼第二手來源的報導 在依照自己的政治觀點去對原文「加料」
至於第4 第5手來源根本已經扭曲的不像話了
其實很多台灣的國際新聞報導只是在網路上找資料請名嘴就做出一期節目,而沒有派外記者 許多像關鍵時刻這類的報導更是笑談
大家應該有個經驗 比如說科學新聞說某某研究機構發現了什麼,常常一去查原文記者把原始文件斷章取義在進行了加料
其實專業新聞報導通常都只報導1-2手來源 但是大多數90%的台灣新聞都是4~5手來源
我看過之前很多烏克蘭內戰報導的很多連結其實也不能算第一、二手,我並不採信
因為是大陸網站的第三手消息轉貼了俄國網站的二手報導斷章取義
而俄羅斯網站去採訪當地等於是第二手報導
第一首來源只能你自己做飛機去看 去問當地的居民
左側:某俄國反對派人士表示「在頓巴斯「不存在」的俄軍正在運送戰死的俄軍士兵棺槨。」以此大肆攻擊政府,指責政府暗中派兵東烏參戰,然而右邊是原圖:2007年8月29日,一位俄軍(左)和德軍(右)士兵把一批二戰中的德軍陣亡將士的棺槨送往Sologubovka的德國墓地遷葬...

最主要的還是一種心理機制。有一些專門負責信息戰的所謂「社會輿論意識領導者」,既所謂名嘴,有固定的聽眾/觀眾,這些人會潛意識地相信名嘴說的所有得話都是真的,而反證據,這些人去的社群網絡會嚴格刪除封殺,發佈這些證據的網站通常這些人不屑一顧不會去看...希特勒告訴大家,錯的是三個:第一,是西方國家的錯。他們把戰爭的割地賠款條約強加在我們頭上,侵犯我們的主權,侮辱我們的尊嚴,賺了我們的血汗錢去養活他們。第二,是現政權的錯,現政權軟弱無能對西方唯命是從居然答應了割地賠款,同時內部官僚腐敗只顧自己中飽私囊沒人照顧你們這些百姓死後。第三,是猶太人的錯!我們在經歷了西方、腐敗政府雙重壓迫之後僅有的社會財富又被猶太人賺走了,德國應該是德國人的不是異族的!
再看看烏克蘭模式,政變前烏克蘭新納粹們宣揚的觀點:第一:是俄羅斯的錯,俄國一直打壓我們手伸太長想要我們成為附屬國,因此我們無法加入歐盟成為歐洲國家。第二,是現政權亞努科維奇政府的錯,總統腐敗政府無能,總統軟弱一直對俄國妥協退讓賣國。第三,是烏克蘭境內的俄羅斯人和東烏人民的錯,這些人一直心向俄羅斯沒有烏克蘭民族認同感,血統上也不是烏克蘭人,卻居住在我們的土地上勾結外敵!
以上一對比就可以發現,事實上新舊納粹的言論,完全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只是對象換了人而已...
「所以,我們該怎麼辦?」希特勒:發動政變,推翻現政權,廢除和西方的條約,再殺盡這些猶太人和異民族,德國就可以恢復正義和繁榮了!烏克蘭新納粹:發動政變,推翻現政權,加入歐盟,再殺盡這些俄羅斯人和東烏異己,烏克蘭就可以恢復正義和繁榮了!
現在人都知道蘇聯解體後的去蘇聯化,去俄羅斯化,然而其實最早當年布爾什維克革命奪取以後,也搞過「去俄羅斯化」,因為共產黨的價值觀和意識形態是和傳統俄國的君主思想-東正教-民族性文化觀念截然不同的,因此也做了大量的毀壞舊文化的活動,到處砸教堂,殺貴族,殺神職人員,驅逐和迫害教授學者...
「去XX化」這個向來都是政治操縱的結果。其目的之一說白了還是一方面鞏固自己的統治,一方面轉移社會矛盾和注意力,同時把民眾的不滿情緒集中到被去的那個文化載體的民族/國家上面去
美國的社會調查統計:85%的人事實上是不會獨立思考的,他會全屏接受媒體/周圍的人所說的一切然後互相傳話。在問道他們自己對於這件事的看法的時候,他們也就會基本上完全照搬他們聽來的看來的。15%的人會試圖了解不同管道和不同管道,然後綜合出來結論。只有5%的人能夠真正自己獨立擁有自己的主見和觀點
在1月政府軍炮擊中被炸瞎雙目失去右手和雙腿的少年萬尼亞今日迎來了他10歲的生日。萬尼亞的遭遇在網上曝光之後,引起了廣泛對政府軍的譴責和對萬尼亞的支持鼓勵,無數俄國人慷慨解囊進行捐助,俄國派遣了最好的外科和眼科醫生對他進行救治。醫生表示,手術非常艱辛,但是讓這個孩子重建光明的機會,還是有的。在他生日這一天,他的親人和無法對此無視的民眾紛紛來看望問候:
abc003 wrote:
俄羅斯的坦克在哪裡...(恕刪)
克里米亞的問題就像 釣魚台
日本帝國統治的時候劃歸台灣府管轄
所以會有人跳出來說 釣魚台是台灣的還拿出地政資料
(我到目前為止真的沒看到一個合理說法 說明釣魚台是中華民國的 只有那種愛國主義 遮掩下的說詞 同為戰勝國的美國還多次要給你 你拒絕了)
克里米亞是在蘇聯時期劃給烏克蘭
克里米亞公投獨立 自然會認為是"合理"可接受
但現在在烏克蘭領土的紛爭可就是另外一回事
刻意混淆視聽 或者自己先放錯誤新聞 後面再自己拆穿 這些都是可能宣傳手法
所以釐清事實:
現在的戰爭是在烏克蘭領土上 烏克蘭領土上 烏克蘭領土上
"親俄"(或者根本就是俄軍打著親俄名號)與烏克蘭政府戰爭中
俄軍不會進去下指導棋甚至直接軍隊進去操作武器?
別鬧了 政府軍再爛 沒有俄軍支持 親惡勢力隨便就會被殲滅
paratrooper862 wrote:
克里米亞的問題就像...(恕刪)
克里米亞的人民以90%幾趴的支持率要求加入俄羅斯
而且克島上的居民大多為俄羅斯族
既然蘇格蘭都可公投,克里米亞當然能夠公投
早在1992年的時候克里米亞當地民眾就抗議過一次,所以後來才成為自治共和國有自己的議會和總理只是掛名在烏克蘭底下
在克里米亞回家之路的紀錄片中有詳細說明,往後在在翻譯一些片段給你們看
當烏克蘭出現西方背後支持顏色革命的時後,包括邁丹廣場的顏色革命和狙擊手事件
,而當時右區和一些泛納粹極端組織也打算到克里米亞去鬧
各地開始出現類似奧德薩流血慘案這類的事件(這次事件導致工會大樓起火俄羅斯人被殺),
這時普京跑去問社會學家說如果他要收回克島有多大的把握和民意支持?
社會和民族學家等智庫給出一個答案大約是75%的人支持克里米亞回歸,而如果俄羅斯公開支持民調還會更高最終以90%以上民調回歸了俄羅斯
普京在問過民族社會學家之後做下了決定 ,下令黑海艦隊維護當地治序
如果公投沒過那麼就讓克里米亞留在烏克蘭,如果公投過了就讓克里米亞回歸俄羅斯
紀錄片還說:當時普京甚至下令戰術核武待命,還把P-800紅寶石反艦導彈的岸基版本(堡壘系統)
故意部屬克里米亞在美國衛星能偵查到的地方停在原地不動 如果西方要干預俄羅斯不排除使用
關於克里米亞的歷史是這樣的
歷史上這個地方是俄羅斯史詩和民族英雄之地 一戰之前在1860年歷史上慘烈的克里米亞戰爭就是在這裡爆發的
-----------------------
紀錄片是這樣說的:普京在之前做過一個秘密社會調查,調查民意傾向。當時正處在烏克蘭內亂,亞努科維奇正在風雨飄搖之際還沒有倒台。當時進行的民意調查是完全不對外公開的,并完全沒有提到「公投」「回歸」這些字眼和可能性,只是問了民眾對俄國的態度和「如果可能,是否願意回歸俄國」等等。
普京表示:如果說,人民自己不願意回歸,那麼就尊重人民的意願。無論他們自己是願意留在烏克蘭,還是獨立建國,都是人民的選擇。但是,如果是人民自己認同自己是俄國人並且願意回歸祖國,那麼我們就不能冷漠對待不過袖手不管拋棄這些人們。
當時調查的結果顯示75%的克里木人民都願意回歸,這還是完全沒有提到有可能回歸的前提下。而普京在克里木回歸計劃開始之初,最先找的也不是什麼國防部長和高層,而是社會學院的社會學家和心理學家、學者們討論民意調查數據。最後分析得出:如果能夠支持克里木回歸,那麼這個支持率還會上升(事實上後來公投支持率達到了97%)
而就在此時,克里木邊境已經出現了武裝暴民和右區分子攻擊克里木居民的大巴,焚燒和屠殺克里木俄國人的事件,這個事件加速了克里木危機。克里木人民在辛菲羅波爾和塞瓦斯托波爾在彼此沒有互相聯絡的情況下成立了自衛軍奪取了政府大樓,但是僅僅靠這些是堅持不住的,於是他們僅僅呼籲普京援助,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普京命令了黑海艦隊的駐軍部隊出動...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