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台灣福衛五號CMOS光學酬載 全球首創百分百MIT

國家太空中心運用台灣半導體產業優勢,做出全球第一顆太空級CMOS影像感測器,全部光學遙測酬載是百分百MIT(台灣製造),裝置於福爾摩沙衛星五號上,明年第一季發射升空,扮演遙測任務。

國家太空中心福衛五號計劃總主持人張和本表示,國際間傳統的遙測衛星所使用的是CCD(電荷耦合元件)感測器,但列為出口管制品,「如果人家不賣你,就只能被別人掐著、或是給你次級品」。

因此太空中心思索運用台灣半導體產業、已經既有的CMOS(互補式金屬氧化物半導體) 製程優勢,發展出全球第一顆應用在太空遙測的線型CMOS感測器,解析度黑白兩米、彩色四米,具有省電、系統電路容易整合的優點,成為太空技術的國際領先

黃柏瑄說:「這一切都是從0開始,不知道該怎麼做,只能用猜的,猜國外的光學遙測酬載怎麼做,猜每一個細節國外可能怎麼做。」50人的團隊集思廣益,畫一張 張的設計圖,畫了又錯、錯了又畫,材料與技術一個一個試,一項一項克服,例如必須要能承受火箭發射時25G的巨大衝力,若將光學酬載鎖在衛星上,直徑45 公分的主鏡易變形失焦,團隊因此從變形2微米,試到1微米、再試到0點1微米,最後以先進的膠合技術,讓變形量小於10奈米。
為了能讓 CMOS光學酬載在負200度~200度的太空環境正常運作,酬載外部包覆多層絕熱膜,內部以51顆溫度感測器與39片加熱片,讓其恆溫控制在20度C左 右;極精確的光學校準使其主鏡與次鏡的角度誤差小至相當於從台北看墾丁一間透天厝的視角,終於歷經5年時間完成所有測試。

國家太空中心主任 張桂祥表示,這是全球第一顆應用於遙測衛星的CMOS影像感測器,也是首枚百分之百全由台灣自製的光學遙測酬載,已裝載在福五遙測衛星上,可應用在國土安 全、科技外交、防災勘災、科學研究等,預計明年第一季於美國范登堡基地發射升空,未來每兩天通過台灣一次。如果屆時福衛二號還在,將可與福二組成星系,將 對時間解析度有很大幫助。
====================================================================

這則新聞已經發布好幾天了, 一如往昔板上一堆高唱"要技術自主的自製派"又對台灣的自製成果漠不關心, 只好代勞將新聞貼上...

雖然知道台灣國家太空中心的年度預算 可能只有中共/韓國的太空預算的零頭, 但還是希望能盡快開發台灣自主的全天候光學衛星(類似韓國裝備紅外線攝影的光學衛星) 以確保台海的和平~
2015-05-15 10:31 發佈

cche1079 wrote:
國家太空中心運用台...(恕刪)


值得鼓勵!! 實在很不錯.

不過坦白說, CCD 的成像品質還是比較好, 或許接下來可以攻攻看 CCD?
「這一切都是從0開始,不知道該怎麼做,只能用猜的,猜國外的光學遙測酬載怎麼做,猜每一個細節國外可能怎麼做。」


這就是研發囉
不過至少知道地球上有人做出來
自己一路猜 猜錯了繼續猜 總會猜出來

六藝君子 wrote:
值得鼓勵!! 實在...(恕刪)


CCD都快看不到了

js740419 wrote:
CCD都快看不到了...(恕刪)


軍事和航太用品也是這個趨勢嗎?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六藝君子 wrote:
不過坦白說, CCD 的成像品質還是比較好, 或許接下來可以攻攻看 CCD?


個人覺得目前CMOS發展已經超越CCD很多了。
都沒有廠商要做CCD了
我對這方面較不了解,不過可以看一下高階DSLR幾乎都採用CMOS

allenlee0112 wrote:
個人覺得目前CMOS...(恕刪)
.

果然經濟是驅動前進的動力

ccd真的比較貴

coms真的是後發先至
economic wrote:
軍事和航太用品也是...(恕刪)


當然不是. 良好設計的CCD性能要好過CMOS, 因為CCD的量子效率最佳可達85%以上, 低速讀取又有超低的雜訊, 可以偵測非常弱的光. 前提是它需要經過複雜的加工和夠低的溫度, 所以民用市場當然沒戲唱. 但天文觀測/間諜衛星/夜間軍事只在乎追求極致, 監視和觀測的戰術/戰略價值遠高於CCD本身的價值, 所以錢就不是問題.

總之, 拿民用玩具比軍用品很不相稱, 理念不同沒啥好比的.

有此推測, 福衛五號的影像解析度也不會太好?

umts wrote:
當然不是. 良好設...(恕刪)

個人認為如果抗雜訊這關夠功力,應該畫質還是不賴的,Canon DSLR系列單眼相機也是用cmos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