偵測隱身戰艦本身容易還是偵測它垂直發射的飛彈容易?

戰艦隱身和加上垂發好像是目前軍艦流行的作法...,問題是花了大把銀子隱身會不會在第一枚垂發飛彈發射就破功了?
2015-05-09 9:48 發佈
文章關鍵字 隱身戰艦 飛彈
lutin111 wrote:
戰艦隱身和加上垂發...(恕刪)


除非船就一直停著不動,不然飛彈發射後就算被偵測到船也跑了
敵方雷達如無法持續鎖定,短時間被偵測到的問題不大

lutin111 wrote:
戰艦隱身和加上垂發...(恕刪)

匿蹤艦不是隱形
只是大船看成小船
跟戰機匿蹤的縮短被發現距離不同
軍艦航速慢40節就已經是超快速了
匿不匿蹤效果有限
也沒有火控鎖不住的問題
照打
守法 一定要守法 公平 一定要公平
所謂匿蹤並不是讓船消失

當年拉法葉級剛回到台灣時,雷達站接獲通報,卻無法明確辨認出位置
因為在雷達螢幕上,拉法葉級的雷達迴波大小就跟一般CT2的漁船差不多大
(這是事後傳出的說法)
匿蹤的意義在於降低自身被偵測的數值,從而爭取自身攻擊距離,也提高了戰場存活率。這屬於電子反制的一環。
雷達的電子回波能量跟偵測距離成反比,如同樓上大大所言,沒有甚麼物件是不能被偵測的,但對於攻擊方而言,其回波能量(或噪值)必須強到一定數值才有意義。否則防守方運用適當的反制,很容易造成攻擊飛彈的「脫鎖」或「誤鎖」!這在英阿福克蘭群島海戰中已經有戰例!
例如說對岸新購置的s-400防空系統,號稱偵測距離600km,最大接戰距離400km,如在福建沿岸佈置,將可掌控全台空防!
假設我們運用有效的電子反制能力(就是廣義的匿蹤技術),降低其偵測距離,甚至於縮短其攻擊距離50%,那我們號稱可以攻擊300km的萬劍導引飛彈將會有很大的功能。
回覆主題:偵測隱身戰艦本身容易還是偵測它垂直發射的飛彈容易?
答案是後者,在相同條件下,不論採取何種發射方式,其洩漏的可被偵測源(不論是電子訊號、熱源、噪音、都卜勒效應…等),絕對大於發射載台訊源。
舉個例子,匿蹤條件最好的武器是潛艦,運用水溫變化或背景噪音,幾乎可以跟船團「擦身而過」而不被發現!但一旦她開啟魚雷發射管,發射出去的爆音及魚雷推進器的高頻率噪音,對聲吶手而言,差不多就是在他耳邊開一槍。保證全船警戒!

若是偵測垂直發射的飛彈容易,那它是不是第一發飛彈發射就讓自已的位置讓人知道了,別人只要先用慣性導導航引導飛彈或無人機到這個位置,再搜尋就好了
潛艇可潛到水中讓你偵查困難...船的速度相對於飛彈和飛機又不快,就算你先攻擊了人家...最後也是同歸於盡...那花大把錢搞隱身艦又那個價值嗎?隱身艦是否應用傳統方式發射飛彈才比較有意義?

lutin111 wrote:
若是偵測垂直發射的...(恕刪)

垂直發射系統的優缺點需要專文討論,但如以你主題「匿蹤」能力而言,的確比傳統發射箱裝載要好上許多!

j815062 wrote:
所謂匿蹤並不是讓船...(恕刪)

肯定又是謠傳
現有匿蹤只是針對X-BAND所做的減少雷達波反射或是將雷達波散射
以達到降低RCS值減少被發現距離

機場或港口(尤其是軍用)都有長波雷達
而現有匿蹤設計對長波雷達是完全無效的
有關拉法葉無法鎖定位置
就像F22第一次降落日本都已經降落機場
人員還沒在雷達上發現
這單純就是騙小孩的

飛機或船艦可以有匿蹤設計
但現有飛彈已經服役的
都還沒所謂匿蹤設計
飛彈只要一發射
只要在對方雷達偵收範圍內
馬上就會被抓到
守法 一定要守法 公平 一定要公平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