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造潛艦不知道在動力系統部份 能不能自主開發??

東元有造過大型船用驅動馬達的經驗 而大同則有大型柴油發電機的相關技術

戰鬥系統肯定需要仰賴老美的技術 不過如果動力系統 我們可以自己做的話

起碼潛艦國造的開發成本 應該不會貴的嚇死人 另一方面也協助國內在產業技術上的升級
2014-12-17 6:41 發佈
如果燃料引擎系統不行. 那換個角度看看. 改用電力系統吧.
現地表最強的電動車驅動馬達是在台灣出產的(看科斯拉的協力廠商--在台中一馬達小廠). 電池模組技術,臺灣也是有能力.
所以燃料引擎不行,就改電動引擎方向吧.

其實現商用船隻也開始在使用電動引擎. 因沒驅動軸,所以可原地轉向驅動,進剛/離港不用靠駁船.電動不用熱機. 燒重油/鍋爐都需提早熱機.

現最不行就是武力配置的問題. 潛殼的限制, 台灣海峽不深. 用不到蒼龍級耐壓等級.
台灣 GY6 不是很強嗎? 為何不考慮 GY6 系統呢? 還有 CVT 無段變速耶,

nana930421 wrote:
如果燃料引擎系統不行...(恕刪)


潛艇肯定不會只佈署台海,東邊太平洋海溝是很深的.
高雄中信造船海研五號就是電力驅動 台灣東元製造馬達

海研五號(RV OR5)是台灣第四艘海洋研究船,為2,700噸級
,全長72.6公尺,寬15.4公尺,最大航速12節,續航力達50天
,航程可達1萬3000浬。全船由台灣設計建造,其建造經費達
新台幣17.9億元,有18名船員及30名研究員,
設備

海研五號的另一大特色是安靜,因為執行許多水下偵測的功能
時要使用聲納,必須盡量減少船體本身發出的聲音。水下最大
的噪音來源是船行進時推進器的槳葉,一般輪船的主推進器都
是四片槳葉,如此的推進效率比較高;但海研五號卻是六片槳
葉,是犧牲推進效率來降低水下噪音。

另一項關鍵技術是減少船體與海水接觸面發出的聲音,這種聲
音的大小與船體流線有關。台灣海洋科技研究中心組長楊益指
出,當初聯合船舶設計發展中心(現為船舶暨海洋產業研發中
心)在設計這艘船時,特地派人去國外取經,付出高昂的學費
學習這種特殊船體流線的設計技術,讓船前進時的聲音減到最
小。

此外,海研五號還採用建置成本較高的柴油引擎發電、電動馬達
驅動的電力推進系統,同時為了降低柴油引擎發電與機件運轉時
的噪音,船體內部艙間與機組加裝大量彈性底座或使用隔音棉,
管路連結跨接的細微處也以塑膠墊片加以隔離,盡可能地防震、
減震,避免產生噪音。

1.X-Band 雷達
2.氣象與海洋遙測衛星資料接收系統
3.測波雷達
4.水下聲波定位系統
5.都卜勒海流剖儀
6.深/淺海單音束廻聲聲納系統

7.三波段魚探機
8.溫鹽深儀與量測模組
9.深/淺海多音束廻聲聲納系統:可精密測繪海床地形地貌(3D立體構造)及解析地構造。[11]
10.岩心採樣儀
11.ROV遙控無人載具
12.多頻道震測系統

13.多層式浮游生物採集網14.側掃聲納系統
15.海底訊號詢答機航海系統
16. 海氣象錨碇觀測

好消息是潛艦用的柴油發動機,

跟水面艦用的柴油發動機主要結構大致相同,

也就是說如果你能生產水面艦用的軍規柴油發動機,

那確實很有機會將其改良為潛艦用的,

照對岸的經驗研究一整套新的柴電動力系統,

頂多死七八十個就能搞定.....

海軍361潛艇事件
http://baike.baidu.com/view/2464834.htm



So...台灣現在能生產軍規柴油發動機的有幾家?

應該沒人會天真到叫軍方在自製潛艦上用民規柴油發動機吧?

sp0609 wrote:
So...台灣現在能生產軍規柴油發動機的有幾家?

應該沒人會天真到叫軍方在自製潛艦上用民規柴油發動機吧?.(恕刪)



都有人天真的以為台灣包山包海都可以自製

軍規柴油引擎, 小菜一碟啦!
Edison
owan29 wrote:
東元有造過大型船用驅...(恕刪)


連日本自製的秋月級軍艦引擎 也是英國勞斯萊斯授權製造的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