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rta1597 wrote:AT-3當年設計時就...(恕刪) 那已經是30年前的技術了他是說飛機上的零件材料我國都可自製~但是因為不符成本所以才用外購AT-3也是台灣第一次造的全新噴射教練機~台灣之前已經累積很多的研發技術經驗~有很多零件材料都可以沿用~不需要再重新測試還有也不需要再重新設計新機~只要用IDF或是AT-3的基礎來研改也不是不行
Northrop/Vought VTXTS (N350/351) 就是AT-3的原型CASA C-101也是基於這個原型發展的教練機茶黨以前還有人說AT-3跟F-5E/F的減速板和某些零件根本是一樣 不知是否可以共用?NASA風動模型NASA的模型可以看出從單發到雙發的構型改變VTXTS這個模型是單發構型
sp0609 wrote:價錢要看怎麼談以及要多少功能而定,如果要加這加那包打天下那一定便宜不了,不過M346確實是市面上成本控制最佳的教練機,安全紀錄以及後續升級的空間也都不錯,空軍會望眼欲穿猛流口水不是沒原因的....(恕刪) 並不是要加這加那包打天下既然是要引進M346來台組裝~那授權生產零件跟技術轉移來給漢翔也是必要的~就算貴也是正常~不然怎學到東西畢竟它也是歐系戰機~也可讓漢翔能更了解歐系戰機讓漢翔能跟義大利合作~授權生產零件~這也是商機~也讓台灣有自行維修能力~不用讓學員等零件來才能飛就像美軍授權台灣生產f5戰機一樣讓台灣能生產零件有自行維修f5戰機的能力也有改裝f5戰機的能力還有假如單架的功能服務都一樣別國買價錢跟台灣買的價錢會一樣嗎??照以前的經驗~因為台灣的國際形勢一樣的東西~台灣買的都會比別國買的還要貴一些!!
gn00348224 wrote:並不是要加這加那包打...(恕刪) 之前的先進高教機研討會義大利的表現相當積極.新世代教練機發展與飛訓模式國際研討會(三)http://liu08222000.pixnet.net/blog/post/227164049艾爾馬奇M-346來自義大利的艾爾馬奇公司,則介紹其M-346高級教練機,與其三階段飛行訓練模式。其中審核/初步訓練係利用該公司所研製的SF-260E/TP初級教練機進行,M-311高級教練機(即S-211的改良型)則負責基本訓練,最後由MB-339CD或M-346高級教練機進行高等訓練。M-346教練機為艾爾馬奇公司在此次研討會上的主打產品,以爭取台灣的高級教練機汰換案。技術轉移似乎也是可以談的,但是最後結果取決於談判過程,現在八字都沒一撇的狀態下沒有任何人可以保證.雙發動機 短場起降 赴俄取經 三代機成型http://city.udn.com/59263/3491311漢翔也與義大利飛機製造廠合作,規畫新型的高級教練機案。據了解,這款新型教練機是以義大利與俄羅斯合作的M346教練機為基礎,經過協商,義廠同意技術移轉,並將發動機改裝成漢翔研製的發動機,也就是現役IDF的發動機。 經過協商,義廠同意技術移轉,並將發動機改裝成漢翔研製的發動機,也就是現役IDF的發動機。
gn00348224 wrote:AT-3也是台灣第一次造的全新噴射教練機~台灣之前已經累積很多的研發技術經驗~有很多零件材料都可以沿用~不需要再重新測試還有也不需要再重新設計新機~只要用IDF或是AT-3的基礎來研改也不是不行 很多零件都應該已經停產,尤其是外購來的.IDF ,AT-3來改 還是算了吧.AT-3 太舊的設計了.IDF 太耗油, 要改到教練機等級要太多時間.能找國外現有教練機種在台生產組裝是最好的好方法.
從本人事前豬一樣的眼光來看,AT-3本來也說不上是成功的教練機,諾斯羅普N350方案明顯只適合銜接F-5或F-104這種三代機,美國海軍裝備F-14與F-18這種四代機之後自然看不上眼,但這不算太嚴重的問題,畢竟當時用三代機當主力的窮國弱國還有一大堆,想必諾斯羅普與台灣合作瞄準的就是這些國家,詭異的部分在於台灣選擇了雙發動機的構型,理論上雙發動機的優點是安全係數更高,但是TFE731是一款很成熟的發動機,所以單發與雙發的安全係數差異不明顯,雙發動機的缺點是採購成本與操作成本太高,這對窮國弱國來說是個嚴重的致命傷,與AT-3有相同訴求的西班牙C-101與中國K-8,就很明智的選擇了TFE731的單發構型,直接的影響是兩者在外銷上成績都還不錯,AT-3外銷掛蛋固然有國內政策跟國際政治的因素,但是如果跟這些潛在對手同場競技,我也懷疑AT-3是否能有所斬獲,這些純屬一家之言,看看就好不用當真.
五角大廈2009年決定停產F-22但生產作業2011年底才結束總值約二億到三億美元的生產機具模具已封存線上技工也用書面及錄影 保留大量實際經驗 供後人參考洛馬估計重啟生產線 只需約兩億美元 並不算貴美國空軍官方說法 是保留零組件生產能量 維護機隊妥善性但也不能排除改朝換代 再給他造幾十架的可能性
買船買飛機這類的大型軍購案,沒有一般人想的那麼簡單幾百億以上的的案子都要談技轉費也就是,如果案子是100億,那麼必須有20億是花在台灣廠商(20%是假設,有可能是12,15,23%..)例如買f16,蒙皮與骨架必須下單給上銀,漢翔裡面某個電源供應器,必須敎會我如何設計與生產這個費用抵價值3000萬台幣的軍購費,而且不包含我在美國的出差受訓費用中科院被技轉的軟體與硬體更多這種大金額的軍售,台灣不是單單把東西買來而已!很多軟硬體是無償技轉給上市櫃公司!來抵軍購費!所以能不能自己做軍品,當然可以但是實際上可不可以做,當然不可以因為某些人的胃口很大,回扣太少不會讓你成案!這種軍合軍購技轉案是很難成案的,黑幕重重!那個海軍上校不是第一個人,也不會是最後一個人當年我要是沒有放棄ALQ的案子,大概沒有辦法活著回台灣!我是隨便說說而已,不要太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