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貼 中國時報 新聞
海軍20年造艦計畫 每年230億元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923000395-260102
海軍官員透露,海軍計畫未來20年內,將建造4艘1萬噸的驅逐艦,逐步汰換已老舊的4艘紀德艦,新型的驅逐艦完全國艦國造,並將配載神盾戰系,1艘造價約150億元,是美神盾艦價格的三分之一,初步構想是先建1艘,再依序建造後續。
這位海軍官員並透露,海軍同時規畫先造4艘3000噸級雙船體巡防艦,做為海軍三代艦的原型艦,並逐步替換成功艦與拉法葉艦。消息來源指出,雙船體巡防艦也完全是國艦國造,並以1年1艘的進度替換老舊軍艦,並讓造船廠維持穩定的造艦能量,而不是1次就把所需的軍艦建完。海軍估計,未來20年,可望造10到15艘3000噸級雙船體巡防艦。
海軍官員表示,若以國軍軍事投資預算每年700億元為基準,海軍未來20年造艦所需經費,每年約230億元,佔投資預算的32%。這位官員表示,未來20年,如不造艦,二代艦維持費會非常高,還不如造新艦划算。
美國「國防新聞」昨天報導,海軍下個月將公布軍力現代化,艦艇國造的20年計畫,自製艦艇計畫包括4艘1萬噸驅逐艦、10到15艘3000噸級雙船體巡防艦、兩棲船塢運輸艦,以及4至8艘1200噸至3000噸的柴油潛艦。
據了解,海軍將在年底前提出20年建軍願景,說明自製艦艇想法,包括潛艦、雙船體巡防艦、驅逐艦與兩棲登陸艇等。
海軍年初曾表示,諾克斯級巡防艦、中字號登陸艦、錦江級巡邏艦等過於老舊,面臨汰除,其中向美採購的2艘派里級巡防艦,預計明年接回後,接替2艘狀況最差的諾克斯級艦;國造的雙船體原型「沱江艦」則逐漸取代錦江級艦
首次對海軍的觀感及作為有所讚同 也能持續下去
算一下 如果順利執行完畢 整體戰力還是只有對岸的1/4左右(20年後的情境分析)
這個戰力還不含航艦戰鬥群 20年後對岸應有4個航艦戰鬥群左右(2艘傳統/2艘核動)
4艘神盾艦 艦體的製造與設計或許不是問題 武器與感測系統的來源也沒有問題
問題在國產武器與美方武器/感測系統的整合 天弓三裝在垂直發射系統與神盾系統的整合
海軍打的低造價如意算盤就是使用國產武器取代美造的武器與我國造船的競爭能力
用天弓三與雄風二/三取代標準與魚叉的組合來節省的採購與後勤支援費用十分可觀
但如果這些武器與雷達與戰系等系統在原型艦的整合不佳或是過多技術問題需修改與增加費用
如果變成當年龍江號的結果 去撿美軍汰換的神盾巡洋艦的結果也說不定
即使如此 還是認為我國自己造神盾艦的成功性與可行性仍然大於造潛艦
陀江號的測試結果仍未確認 下一代的巡防艦就決定重押在雙船體的設計 這點很疑惑
連美國都有不同的聲音並考量相關風險 LCS並沒有向雙船體靠隴而是兩個構型各一半
畢竟陀江號的任務導向是攻擊武器載台跟多用途3千噸巡防艦的需求不一定相同
到底會怎麼設計與規劃實在很好奇
潛艦就無話可說了 神盾艦計劃若失敗 美方可以給舊船
但潛艦若造不出來 美方生不出來我軍的需求 唉 無解
cai881224 wrote:
太貴了十幾億美元一艘...(恕刪)
http://en.wikipedia.org/wiki/Arleigh_Burke-class_destroyer
一艘神盾艦建造經費要十幾億美金算是正常,美軍勃克級一艘在2011平均就要18憶美金,
如果中華民國海軍在幾年後還能維持在十幾億美金一艘(還要加上通膨),
那這樣中華民果海軍成本控制與管理方面真的很優秀。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