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國軍勇固案曝光 機艦隊大縮編

http://news.ltn.com.tw/news/focus/paper/809214

金馬澎等外島指揮部降編
根據國防部最新送達立法院的報告書指出,勇固案將調整現有「戰略執行單位」的數量,代表金馬澎等外島指揮部即將降編;報告書還指出,軍方規劃將海軍現有艦隊、戰隊進行整併,空軍將依機型整併現有聯隊編組及基地數量,空軍行政專機規模也將縮小;陸軍裝甲、機步等同類型部隊將進行整合。

軍方明年7月起開始執行為期5年的勇固案,包括陸戰隊基地警衛旅等單位都將裁撤,金馬外島指揮部也將分階段降編;軍方還將汰除多項老舊裝備,包括服役多年的F5戰機、鷹式防空飛彈等都將汰除。

裁撤海空軍基地警衛部隊
此外,確定裁撤的單位,包括海軍及空軍現有的基地專責警衛部隊,改納入作戰區整體安全防護規劃;在確定淘汰的裝備方面,包括空軍F5戰機、鷹式防空飛彈及海軍老舊艦艇都將汰除。空軍還將檢討機隊規模,部分機種還將進行封存汰換。

F5戰機、鷹式飛彈將汰除
但也有部分單位將會反向擴充。據報告書指出,軍方將擴充資訊及網路作戰部隊;陸軍UAS無人飛行載具部隊及能量要擴充,朝「戰鬥型無人載具」發展;雷霆二千型多管火箭系統將會提升性能,朝向「遠距打擊區域效應武器」(等同戰術飛彈)發展;海軍將擴充岸置機動反飛彈部隊,強化聯合制海的不對稱戰力。
國軍現階段執行的組織及兵力結構調整計畫「精粹案」,將在今年底結束,兵力降為二十一萬五千人,國防部長嚴明上週說,國防部將接續推動「勇固案」組織及兵力結構調整,將未來兵力目標調整為十七萬至十九萬人。

嚴明說,勇固案的「執行整備」階段,從明年一月至六月;「推動執行」階段,從明年七月開始至一○八年的十二月底止。

根據國防部最新送達立法院的「五年兵力整建及施政計畫報告」指出,勇固案將採能力導向及重點建軍模式,減少指揮層級,優化指揮及管制能量,以加快決策及指揮速度。

報告書說,未來執行勇固案時,將把軍方參謀本部及三軍各司令部的高司組織單位檢討整併。

軍方現有十一個戰略執行單位,根據國防部報告書指出,軍方將依新的兵力結構,規劃調整戰略執行單位的數量、指管能量及指揮幅度。軍方官員指出,主要將檢討金馬澎及花東等四個防衛指揮部的層級,這四個目前為中將編階指揮部,在未來五年內將分階段降編為少將指揮官編制。
===================================================
陸戰隊裁警衛旅 特種部隊整併
http://news.ltn.com.tw/news/politics/paper/809201

儘管馬總統多次宣稱,海軍陸戰隊任務還在,絕不會裁撤海軍陸戰隊,但國防部在最新送達立法院的報告書中,並未明確對陸戰隊保留、裁併與否表態,卻表示要「保留兩棲作戰核心種能,應援外離島防衛作戰」,顯示陸戰隊將以「不裁撤,要精簡」為目標。

國防部將在明年七月起,執行新一波的組織及兵力結構調整計畫「勇固案」,軍方內部多次傳出海軍陸戰隊、憲兵及後備指揮部可能遭到裁撤的命運,雖然馬總統及國防部長等政府官員多次澄清解釋,但陸戰隊與憲兵、後備退伍官兵反彈的力道相當大,甚至揚言要在十一月縣市長選舉,以及二○一六總統大選中,給馬政府好看。

縣市層級後備指揮部將保留
對於後備指揮部未來的走向,國防部在最新送達立法院的「五年兵力整建及施政計畫報告」中明確指出,將會保持地區(縣市)後備指揮部,並修訂相關法律與編管模式,使動員「編、管、訓、用」合一,發揮後備動員戰力。

縣市層級的後備指揮部確定保留,至於中央層級、中將編階的後備指揮部,軍方則另有考量。國防部在報告書中指出,將檢討整併「性質相近、功能相似」機關機構及參謀編組,建構一元化的脈絡體系,相關官員分析說,中央層級的後備指揮部有可能與國防部相關單位整併,不再單獨成立。

至於陸戰隊及憲兵指揮部,相關官員說,基於任務依舊存在,兩指揮部也都有存在的價值與需要,但組織將會大幅精簡與整併。

他指出,目前海軍陸戰隊除有兩個陸隊旅之外,還下轄有基地警衛旅,負責海軍各營區的基地警衛任務,但未來在執行勇固案後,基地警衛旅將會裁撤,警衛任務改由作戰區進行整體安全防護的規劃。

此外,地面部隊中,包括陸戰隊現有的特勤部隊,也將依性質進行整合,其中,陸軍的「海龍蛙兵」與陸戰隊的特種部隊性質與功能相近,兩者將會進行整併。

軍方官員還指出,憲兵負有護衛中樞、執行正副總統安全勤務等重要任務,憲兵現階段裁的程度其實已經夠大了,但二○二指揮部及憲兵警衛大隊都將承擔重要安全任務,編制只會微調,不會大動。
=======================================
看來陸軍ARB與ARP鐵定要整合了,那陸軍突擊兵是不是也該正式建軍了
小水水以後沒有大老虎可以飛了
2014-08-31 9:20 發佈
我大概想得到我軍以後發生戰爭會兵敗的起因了
國軍勇固案 岸置飛彈與網戰單位擴編

http://udn.com/NEWS/BREAKINGNEWS/BREAKINGNEWS1/8905461.shtml

國防部「五年兵力整建及施政計畫報告」出爐,內容透露國軍「勇固案」規劃輪廓,具體指出將有一裁撤、兩汰除、三擴編、五整併精簡的方向。F-5戰機與鷹式防空飛彈將全面汰除,空軍空運部隊、專機隊、陸軍裝甲旅、機械化步兵旅、海軍陸戰隊面臨整併或精簡,海、空軍的基地專責警衛部隊則整個裁撤。部分警衛變保全,戰機要封存。但國防部資電作戰指揮部的資訊與網路戰部隊、海軍司令部的岸置機動反艦飛彈部隊與陸軍航特部UAS戰術偵搜大隊,都將擴編。
報告中說明「勇固案」國防組織與兵力結構調整規劃。在高司部分,將「規劃調整戰略執行單位數量」、「軍種司令部功能轉型、簡併業務,檢討人力充實各戰略單位指參人力」;地面部隊則「精實戰略單位及外島部隊」、「整合裝甲、機步同類型部隊」、「整合特種(勤)部隊」。

在海上部隊方面,將「保留兩棲作戰核心種能」;空中部隊「依機型整併聯隊編組與基地數量」、「汰除F-5等老舊機型、整併部隊」、「整併空運部隊、縮減專機規模」、「檢討機隊規模及機種封存汰換」、「整併防空飛彈,納入空中部隊指管、汰除老舊飛彈」等。此外,報告也表示,海軍與空軍的基地專責警衛部隊全數裁撤,納入作戰區安全防護規劃。

在一片精簡與裁撤聲中,報告內容指出,「將擴編資訊與網路作戰部隊」、「擴充UAS無人飛行載具部隊及能量」、「擴充岸置機動反艦飛彈部隊」而國軍要朝戰鬥型無人載具發展,還要提升雷霆2000多管火箭性能,朝向遠距打擊的區域效應武器發展。五年兵力整建內容也指出,將發展岸置機動遠程精準打擊火力的戟隼飛彈,現有的海龍、海虎兩艘柴電潛艦,則配備攻陸、攻船飛彈。

資深國防立委林郁方研判,國軍現有11個「戰略執行單位」,將進行整併;海軍與空軍的基地專責警衛部隊可能整個裁撤,所遺留的基地警衛勤務,除持續進行基地整併外,部分由作戰區派遣部隊擔任,也不排除比照美國,將非機敏哨所委由民間保全公司執行。而陸戰隊雖不會完全裁撤,但由於國防部的指導是「保留兩棲作戰核心種能」,可能仍會有相當幅度的裁減。

林郁方說,勇固案中陸軍現役裝甲旅和機械化步兵旅將進行整合,旅級單位的數量可能減少;防空飛彈指揮部的鷹式防空飛彈將逐步汰除,人員轉用於「愛國者」與「天弓三型」等新接收的飛彈系統;空軍的聯隊編組和基地數量將進行整併,F-5E/F戰機將全數汰除,專機隊的規模也會縮減,甚至不排除對若干戰機進行封存。

林郁方表示,民國104年國防部預算書顯示,受「常備部隊全志願化」延後2年實施,與國防部接續推動「勇固案」等影響,104年志願役官士兵的「預算員額」僅14萬0584人,較103年15萬9000人大幅減少1萬8416人,也低於102年的15萬1500人。
==================================
阿水仔,沒有大老虎了要改飛什麼???
I come from the Republic of China,ROC Army AirBorne Paratroops 忠義驃悍 勇猛頑強
terrywu77 wrote:
這樣裁下去還買AAV7幹嘛

那些高官的隨扈為何不順便裁

白癡執政府

改成保全公司好了

AAV7買回來救災的吧。

這樣下去我看直接外包算了
a750828 wrote:
http://new...(恕刪)



沒什麼好意外

3月把一些防衛部縮編
7月把金門編製降到3千人出頭

不降編成少將要幹嘛?

早在20多年以前
還在外島派駐那麼多軍力根本是錯的


至於汰換一些老舊裝備那也必須的


比較關鍵的是戰鬥兵科的
陸軍裝甲、機步等同類型部隊將進行整合。

這到底會不會如同前幾個月透露出來
要把8軍團跟海軍海陸的軍種搞混合軍團

搞這套裁軍那戰鬥支援兵科的砲兵也要繼續動?



至於人數

104年志願役官士兵的「預算員額」僅14萬0584人

這很正常去年洪案在加上加薪幅度太低
(收入還在搞其他募兵制國家的文職軍人待遇)

又苦又累同酬不同薪是要找誰來?
(福利又被砍,隨便舉個小福利好了
像是100年以前的志願役可以有兩戶水電減半)

另外在101年11月當時國軍就統計有13.6萬志願役了
(結果過了一年到去年底人數降到13萬
當然主因是去年下半年大概少招募了將近4千人
但看得出來也是沒明顯再次成長)

現在這種員額14萬0584人就可以知道募兵制為何要再加薪

加薪後的效果是? 較去年相比上半年多2548人
但是整體來說上半年已經招募7127人(這些數字不包含中途退訓的)

另外志願役繼續留營人數較去年上半年多了361人 (對比去年下半年可能差更多)

以前大概志願役再繼續留營人數大約在4500人左右
(所以國軍才說募兵制在2017年上路後每年只需要招募7~8千人就是補不留營退伍的)


基本上來說就加薪後的效果
今年招募人數有可能達到1萬2~3千人之間
但扣除退伍的志願役大概一年只多5~7千人

那2017年大概志願役僅14.5~15萬人
(根本沒達到2017年募兵制上路的人數)



所以國軍哪時候要放出已經傳很久的戰鬥部隊加給
同酬不同工真的是別鬧了

(司令部每年共100億的預算制該放給基層了了)
另外每年編給後備的100億出頭的預算 (教召次數跟制度也該改了)


不然每次教召我7天回去
加上交通費我就領大約1萬台幣了(領導加給每天在加100=多領7百)
(志願役軍官還有可能會被教召10天的...一次領超過1萬5)

再加因為志願役退伍算的是志願役退伍階級的薪資 (我是算中士2級的薪水)
所以少花點錢不要老是想教召志願役>>>我平均兩年一次>>>志願役不限教召次數

(教召到現在只有上上次演習那次真的有累到但是有當軍人的感覺也蠻不錯的

但其他幾次是去混的,預計我明年又會被教召了)




另外教召未來應該會教召到當四個月的兵的
(倘若這些人未來教召到應該0薪餉,才當幾個月那最多4次教召還國家是應該的)
勇固案要不要更名成"國軍自殺專案"比較符合現況?

imhung wrote:
勇固案要不要更名成"國軍自殺專案"比較符合現況?..(恕刪)


完全同意,
不懂, 那兒有看到 "勇" 的精髓,
那兒有看到 "固" 的目的嗎?

上面的長官, 應是以東方不敗為師, 所以要先練自宮..
imhung wrote:
欲練神功,必先自宮。...(恕刪)


笑一笑永不老

只是看到可能歷史重演

滅六國者必六國也, 不是秦國

消滅這個神主牌者必然在位者, 選這個一帆風順的總統一任我超後悔的, 和平是要靠實力的

最大內應我甚至懷疑...

拿各國人口與軍隊比例然後進行軍隊遞減不是不可以, 但要考慮的是變因, 自己在降低整體武裝同時, 那個

對岸有因此降編嗎? 攻佔威脅有因此降低嗎? 現在按照二岸認知, 人家仍認為處於內戰狀態, 人民共和仍未

完整, 只是暫時休兵, 要不擺二個垂範是擺假的?

若沒有降低憑啥自己的軍隊要按照全球一般國家人口與軍隊數比例進行調配?

不要以為隔個海峽就是天險, 以前是不代表以後也是, 以色列人口八百萬, 常備兵數就約19萬, 約百分之2.4

自己也降到19萬, 相較人口數居然只有千分之八? 比美軍還不如(約千分之五)

不要說自己戰力像以色列就算了, 人家只要守二萬平方公里土地, 我們還有海域及南海島嶼(不要說海巡除非海

巡建制可以隨時變換為常備軍隊訓練等級), 要用如此低比例軍隊卻要固守大面積, 就算現在是按紐高科技時代, 以色列可沒有因此大幅降編

編制起碼參照以色列為最低也要有30萬以上軍隊 約百分之1.5

搖頭



imhung wrote:
勇固案要不要更名成"...(恕刪)
赤壁之戰因為火攻連環船.
我們不會那麼笨,我們會用拖的,
一台拖兩台,而且會有安全距離,
壯大我們的軍威,恫嚇我們的敵人.
小客5509 wrote:
笑一笑永不老只是看到...(恕刪)


不切實際的說法

看看以色列跟台灣花在軍費上的GDP比重

高出台灣一倍以上

要搞你說的這種說法
請把國防預算提高到至少六千億+


話說有沒有興趣去看看內政部公布的資料?

搞不清楚現況,台灣的稅基早從李登輝接手(民國76年)
到現在稅制導致歲入減少了超過40%


如果要大幅擴軍那首要目標是大幅加稅到民國75年以前的水準
尤其是對企業主大幅加稅

再來由於靠著房地產拉高的稅收也得玩美國那套資本利得稅

但這又得考慮到外資(連個電價都不太敢漲了)
還不就是產業轉型早在20年前就太慢


所以要大幅調高軍費太困難
(全世界就連中國大陸在軍費薪資占比都約30%
還不包含各項福利<<<他們連軍眷都可每年約領1萬人民幣的現金+福利
他們的人均才不到5萬人民幣)


而台灣的軍費現在養約6~7萬名義務役+13萬多的志願役
薪資只有軍費的40% (加上其他福利花費也不到45%)

當然如果把司令部約百億 (自肥)
跟給後備的100多億的預算算進來 (教召)
人事支出是有到50%
(但這些跟現役軍人多數沒關聯,算在一起根本沒道理)
這就跟把海巡改成行政院管轄之後也不算在軍費上


若是考慮民生水平,台灣志願役軍人待遇只有別人的7成出頭
(別提義務役,內政部公布的出生率
就算改成2年義務役也搞不出當年的40萬以上的軍隊)

30萬? 這到是可以,但綠的都先砍役期了 (你們認為改得回去?)
台灣現在適合服役的最大的占比可是在南部

台灣現在一年真正的本國籍(把大陸OR港澳定居成為在台灣的戶籍不算在內)
一年是低於18萬人口出生 (加上上述那些也只有約19萬人)
男性大約只有19萬人(以男性來說<<<部隊正常9成男性)
男性只有約9萬5千人


所以我才會說就算改兩年
(那一年男性才出生不足10萬人
改成兩年制也就不過不足20萬的義務役軍人
更何況還有一些不符合服役的體格標準
在扣除替代役需要的人數以及海巡需要的
真正能剩下15萬人的義務役就萬幸了

當然除非台灣以後要改成女性也去當兩年義務役軍人
但這有可能嗎? 請說服一下你身旁的女性去領義務役薪水去當兩年兵
看有幾個人願意接受? 別忘了台灣可以婦權全世界排名前四名的
鬧都鬧死了,要一群比少爺還要爛的公主來當義務役是來搞笑的嗎?
我看第一年大概就有0.5~1%的義務役女兵死在軍中)

所以實際上那要如何有30萬的軍人數?

(所以不靠志願役來維持兵源根本是不切實際的幻想)
要靠志願役又得回到源頭=軍費
(在來義務役的軍費也不低>>>如果以15萬義務役跟15萬志願役來說
光軍費大概就得比現在多300億以上>>>今年國防預算的伙食口糧費就55億了
志願役伙食費可是自付的...呵呵,請拿出這些軍費預算)

所以說未來年輕人口下降已成定局=軍費光維持就會提高負擔了
要再大幅提高軍費那種可能性是?




另外倘若完全募兵制以國軍的招募預算增加
那是否可以招募更多兵源上

我還可以潑一些人冷水
以近年來說雙北+台中又占了其中45%的人口出生
這三個城市的平均收入,你們認為招募會理想?
(美國在收入較高的洲招募都比較差了)


回頭看現況
倘若南部的政客要維持他們的選票>>>他們是要政府提高軍費稿募兵制

你認為這能通過改回搞義務役? 所以台灣只能搞募兵制
(這早在15年以前就有美國國務再提出警告了)


而募兵制的兵源若是以台灣出生率主要在南部的現況
在薪資福利等等各項條件都充足的情況下

以台灣過去15年來的出生率
至少未來幾年要維持總人口0.7%左右的軍人數是可以勉強負擔的
(而且要再多招募也很有困難性
國軍101年底跟102年底相比志願役人數可以少了5~6千人
從13.6萬人降到13萬人初,今年小幅調高起薪後大約也只能比過去多招募5千人

加薪那種只是短期效應把可能吸引近來的都吸引了
隔年之後大概又回到正常招募水準的可能性是很大的
所以現在的招募的起薪之後勢必得再做調整<<<國軍玩多數同酬不同工根本搞笑)



但20年以後? 如果軍費占的GDP還是3%以下
那? 那就得刪減訓練經費了

(以匈牙利為例光維持軍人的軍費支出就占比超過60%)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