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海軍評估自造潛艦 向美尋求技術協助

當年小布希政府2001軍售台灣的三項重大軍購,愛國者飛彈 P3反潛機,柴電潛艦,前面兩項陸續交貨建軍,但柴電潛艦至今一直沒有下文....

台灣目前軍力最迫切需要補強的就是反潛戰力,特別是潛艦,台灣現有4艘,兩艘是二次世界大戰時期艦艇,已經超過使用年限,沒有戰鬥力了,至於80年代向荷蘭購買的海龍海虎,兩艘經過20幾年,性能應該也不足以應付未來戰爭需要,台灣海軍真的非常需要現代話的潛艦補強反潛戰力....

今天網路聯合新聞網的相關訊息 台灣海軍要自行製造潛艦,這機會有多大?




轉錄聯合新聞網--海軍評估自造潛艦 向美尋求技術協助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1/8347598.shtml

【聯合報╱記者程嘉文/台北報導】
2013.12.09 08:24 am

海軍採購潛艦的政策將出現變化。由於美國二○○一年批准售台潛艦後,至今十二年沒有進展。軍方態度已從「全力等待美國」,漸轉為考慮自行建造,但向美方尋求技術協助。國內造船界也正在規畫,對潛艦國造評估,預估明年六月完成。

知情人士表示,美方當初在售台潛艦型號都不確定下,就要求我方支付一百多億「合約設計費」,但朝野對立,立院不願埋單。全案延宕的結構性因素,在於美國海軍「核潛派」當道,擔心一旦擁有製造柴電潛艦能力,國會將要求改買較便宜、但性能較差的柴電潛艦。

在國防部長與海軍司令換為嚴明與陳永康之後,「不再一味等待」的主張抬頭。上月底在三軍軍官俱樂部,海軍舉行潛艦國造可行性的研討會,邀請產官學界發表論文,由陳永康主持。研討會雖未對外公開,但將潛艦國造列為可能選項。

軍方與造船業表示,國內仍無法自製魚雷、聲納、主機、戰鬥系統、潛望鏡等設備,藍圖設計需技術支援。這些關鍵裝備與技術,還是須向美方爭取,道理略似當年通用動力(GD)協助設計經國號戰機。


2013-12-09 12:25 發佈
文章關鍵字 海軍 技術協助
這樣的報導只是在告訴你,『我們有在進行』,就這樣,沒別的。至於會有多少進度,我相信十年後的進度會跟現在的一樣。
wucl_2008 wrote:
軍方與造船業表示,國內仍無法自製魚雷、聲納、主機、戰鬥系統、潛望鏡等設備,藍圖設計需技術支援。


從網路新聞看,製造潛艦需要的相關技術與設備供應,台灣目前似乎一項也不具備,

此外台灣現在政府與領導人,沒有當年蔣經國發展IDF時的決心與魄力,加上台灣經濟狀況也今非昔比,現在的台灣經濟長期處於衰退趨勢,已經不在是80年代那"台灣錢淹腳目"的輝煌時期,能大手筆研發投資軍事設備.



pcgamer wrote:
至於會有多少進度,我相信十年後的進度會跟現在的一樣。


認同大大的看法.....

2001至今已經12年過去了,台灣海軍在潛艦上還是一無所獲,兩艘二戰時的潛艦更老邁了,海龍海虎也逐步老化,台灣海軍的反潛戰力真令人憂慮 ~



wucl_2008 wrote:
從網路新聞看,製造潛...(恕刪)


應該不會有下文了.......

現在環境不像當年發展經國號時可以埋頭就硬幹下去
現在一堆噬血媒體虎視耽耽(不管背後是否有紅色影子)

只要你花了大錢,又沒有立竿見影的成果出來
馬上就會被媒體批成垃圾,相關人員通通變成浪費公帑!!
不如通通拿去做營養午餐

造潛艇就是這樣子:花大錢作功課,又不能馬上交卷
媒體拿來作文章的肥美獵物!
There is something more than you will ever see...
另外一個重點是,當年研發IDF時,國內預算沒被這一票接著一票的福利措施項目給分食掉,這幾年來多了這麼多福利津貼項目,錢從哪裡來?還不就是從國防項目東挖西挖,哪還會像當年那樣有財力進行自製戰機這種等級的研發?也更別提水下游的潛艇了。

wucl_2008 wrote:
當年小布希政府200...(恕刪)

我覺得請老美找二手貨來給我們吧
成功機率也比較高阿.....

找老美提供技術支援...
我們現在還有那個財力嗎?
>>我覺得請老美找二手貨來給我們吧
>>成功機率也比較高阿.....

美國這麼多年來的確有幫台灣仲介了幾個國家即將除役的潛艦,但是台灣就是非新貨不可,偏偏服役了那麼多年的潛艦就是那副快要爛掉的德性,這也是沒辦法的事。
無人飛機體積小,成本低,不用受限駕駛員的耐G力與生理續航力

台灣是否能發展出一種無人潛艇? 低噪音,能潛得又快又深又久

pcgamer wrote:
美國這麼多年來的確有幫台灣仲介了幾個國家即將除役的潛艦,但是台灣就是非新貨不可,偏偏服役了那麼多年的潛艦就是那副快要爛掉的德性,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恕刪)


不知有無資料出處, 畢竟二手潛艦即使美國願意牽猴子, 也要宗主國願意才成的了案
Edison
台灣目前僅有4艘潛艇作為水下戰力,其中「海獅」與「海豹」兩艦服役已超過半世紀,早已無法肩負現代化水下戰爭條件。因此,採購新潛艦、強化水下戰力長期為我國海軍最大願望。在四處求購無門的情況下,海軍決定採取「國艦國造」模式,透過歐洲潛艇製造商協助我國培訓造艦人才和採購生產設備。

根據美國《戰略之頁》網站報導,雖然美國在2001年4月宣布售台8艘柴油動力潛艦,但是美國自1950年代之後不再生產傳統動力潛艇,美國海軍全面配備核子動力潛艦,因此即便美國願意協助,但恐怕也愛莫能助。報導引述一位軍事物專家的話表示,台灣已差不多放棄從美國購入柴油動力潛艦,並期望藉助外國協助,實施潛艦國造計劃。

報導還指出,2003年,美國國防部曾建議台灣採購義大利二手潛艇,當時義大利同意出售4艘「薩烏羅級」(Sauro Class)潛艇與另外4艘即將退役的潛艇。

「薩烏羅級」潛艇約於1980年代服役,服役20年後相繼退役,台灣方面不願採購這批二手潛艇,執意要購買新艦,加上歐洲其他國家害怕得罪中國大陸,都不願直接為台灣生產潛艇,結果導致台灣水下戰力汰舊換新的夢想越來越遠。

據報導稱,台灣已經跟歐洲潛艇製造企業接觸,並與潛艇技術專家簽訂臨時性合約,由他們協助台灣培訓能夠焊接潛艇船殼的造船工人。在此同時,台灣也從歐洲採購大批用於生產潛艇的特殊設備。

台灣最希望擁有具備AIP(Air-Independent Propulsion,AIP,不倚賴空氣推進)技術的傳統動力潛艇。AIP技術能夠使傳統動力潛艇像核潛艦長期潛伏在水下,不需要時常浮出水面換氣、充電,減少暴露位置的風險。

〈戰略之頁〉網站認為,台灣也有可能從印度獲得潛艦製造技術,印度獲得法國授權,正在建造6艘法國設計的「天蠍級」潛艦,這是目前全球最先進的AIP潛艦之一,雖然法國禁止印度用法國的技術為台灣生產潛艦,但是印度已經從組裝潛艦的過程中,獲得相關生產技術。

http://www.nownews.com/n/2011/12/24/7097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