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聯合艦隊司令長官:山本五十六

昨天剛看完這部電影,
片中把山本五十六描寫成極力反對發動戰爭的海軍大將,
他策畫了珍珠港事件,
後來為了跟美國談和要一舉攻下中途島,
但以失敗收場,
後來甚至在飛機上被刺殺。

網路上很多訊息都指出中途島的失敗跟日本在那段時期訊息對外透漏太多所造成的,連一般民眾、日本陸軍所寄的明信片都含有這方面的訊息,當然還包含美國破解日本的電文,掌握了大半的情資,可能都造成後面的失敗。我在想,日本當時在面對一連串的失敗時,有沒有想過可能是他們的訊息被破解掌握了? 還是繼續一意孤行的打下去?? 直到投降。除此之外,根據片中的描述和維基百科的相關訊息,珍珠島奇襲時,對於攻擊的相關內容是保密,當然也可能美國已經先知道了,才事先把重要的戰艦開出去了。

請問各位01網友們,怎麼看呢??
2012-11-27 10:16 發佈

英文不在行請說中文 wrote:
昨天剛看完這部電影,...(恕刪)


根據911、伊拉克、科威特的經驗往前推,預先知情的機率太大了!

就是早就想打你,只是等個正義的口號,設局給你跳!
介紹你一本書 "來自擇捉島的緊急電報"

山本曾經在哈佛留學, 深知與美國接戰絕對必敗, 是屬於反對與美開戰的陣營.
但是由東條英機等主戰派內閣給的壓力很大, 所以建議以奇襲的方式攻擊珍珠港.

我相信美國事前一定有收到情報, 否則怎麼那麼剛好, 兩艘航母都不在呢?
美國當然有收到情報,但問題是所謂的情報,並不是每個你都會知道是百分之百可信的。事實上,美國不是毫無準備,在禁運令之後,美國早就對日本可能的行動做好準備,但並沒有想到會是以這樣的方式來進行,這才是日本偷襲珍珠港能夠成功的原因。

要說陰謀是不太可能的,美國海軍的損失非常之大,太平洋艦隊損失了超過百分之六十以上的戰力,這讓美國在開戰的前半年是處於戰力遠弱於日本的慘況,這也讓美國多丟了菲律賓這個重要的亞洲屬地。

兩艘航母不在港內是運氣,事實上企業號當時離港不遠,如果聯合艦隊的偵察機有偵察到,企業號也肯定會遭受攻擊。而且在當時還不算完全體認到海上航空武力的重要,直到珍珠港後太平洋艦隊藉由剩下的三艘航母還能繼續跟日本打了珊瑚海海戰跟改變實力劣勢的中途島海戰後,才算正式把航母推向海軍的主力。所以珍珠港事件也算是終結海軍以往大艦巨砲主義的一個重要指標。
依照中期之後美國人開外掛的生產實力
就算一開始二艘航母照計畫被打掉
日本也還是不可能贏這場戰爭

到後期,美軍一個航母戰鬥群至少都有10艘以上的大型航母
艦載機數量更是比日本多三倍有找
那怕是一開始連珍珠港都丟掉,最後還是拿得回來的...
就算有十個山本大將˙日本也是會輸給美國˙當時的情勢˙美國資源比日本優勢˙國民素質比較好˙山本是反戰的條約派˙也曾是 日本駐美武官˙明知不可與美國開戰˙可惜當時形勢比人強˙整個日本被主戰派的日本以關東軍為主的陸軍主導˙看到這裡還有興趣的請參考二二六事件˙山本聯合艦隊司令官˙偷襲珍珠港又只偷一半˙看到主力戰鬥艦大街就狂炸˙最重要的油庫與航空母艦都沒有摸到˙日本在太平洋只維持空中優勢不到一年˙陷入了美國佈局之下太平洋戰爭必敗的歷史洪流裡˙日本如果不要改變當時的美國在夏威夷跟菲律賓的既得利益的話˙歷史會很不一樣˙台灣現在是掛哪國˙國旗還很難說˙

大雄. wrote:
就算有十個山本大將˙...(恕刪)



國家地理頻道有看到
當時油庫如果炸掉結果就不一樣了
~~來自美濃的鄉下客家人~~
日本本來就不認為自己能比贏美國
他們當初是認為,美國人怕死、怕傷亡、怕戰爭,所以會抗拒戰爭
相反的,日本大無畏精神可以讓日本死撐,撐到美國放棄

guderian wrote:
到後期,美軍一個航母戰鬥群至少都有10艘以上的大型航母...(恕刪)

美軍一個航母戰鬥群至少都有10艘以上的大型航母
總覺得是日本為了在戰後挽回一點顏面,才拚命把山本洗刷成反戰派.
(就跟戰後許多日本人,都說他們也是被蒙蔽的戰爭受害者,是一樣意思).


打不贏美國,所以先發制人,拖到老美受不了願意和談...怎麼想都覺得不是正常思維.

再看珍珠港之後,日本在東南亞瘋狂攻佔的都是些看著有現成豐富資源,但實際付出多於
得到的地區,石油,鋼鐵,煤...長期而言一樣也沒撈回本.

本來就資源不足,衝過頭反而浪費更多資源,一整個惡性循環.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