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自願役(志願役)

想請教一下
台灣目前全國兵力約30萬
未來國防部期許募兵制度 是多少兵力呢?
又 目前募兵制度下有多少兵力?

因為我發現
徵兵制度的士兵
基本上進去 都是做雜物的
也就是說 徵兵制度的士兵進軍中 就是幫助募兵制度的真正軍人在打雜 讓他們來做真正的訓練跟戰鬥(應該是如此....)
但是 怎麼覺得募兵制度的數量目前還不多?
如果說目前全體有30萬 徵兵制度的約25萬 募兵制度5萬
再扣掉文書方面不是和戰鬥的2萬
真正可以作戰的.... 只有三萬?
三萬????
這怎麼打仗阿@@?(請別說甚麼國軍弱小之類的 我希望是以常理心態來討論)
2012-11-03 6:35 發佈
文章關鍵字 志願役 自願役

hitechfaithful wrote:
想請教一下台灣目前全...(恕刪)


5名徵兵可換一名募兵,現有募兵部隊約5萬,完全募兵後剩約10萬,試問將軍需求幾員呢?
海/陸/空/憲/海陸/海巡 總兵力10萬,真得很少!
總兵力就算降到十萬 還比加拿大或澳大利亞多

徵兵幾十年
陸軍上下早就習慣用大量廉價兵力 彌補訓練火力機動性等等不足之處
改為募兵 若能促成陸軍專業化 整體戰力不見得會降低
但我也同意 這種換腦袋的做法 並不容易

Mike H wrote:
總兵力就算降到十萬 ...(恕刪)


如果義務役進去是幫自願役的做打雜 好讓自願役的可以專心培養戰力
那我覺得這是狠正常的
但是
如果自願役也沒有在真正的培養戰鬥力
那.... 似乎是在浪費錢?

我的想法是
"自願役進軍中做戰鬥準備 義務役進軍中幫自願役做雜項 以達到自願役可以專心培養戰鬥力"
為目標需求

yesterday is history, today is happening, tomorrow is mystery.
ESQ wrote:
我的想法是
"自願役進軍中做戰鬥準備 義務役進軍中幫自願役做雜項 以達到自願役可以專心培養戰鬥力"
為目標需求

將文書後勤一類行政業參專職聘雇化,志願役全數野戰部隊化,義務役後備守土化
I come from the Republic of China,ROC Army AirBorne Paratroops 忠義驃悍 勇猛頑強
監察院97年募兵制研究報告
曾請來很多前部長、總長、學務長等高階現役或退役人員討論,
裡面就分析的都非常深入,
只是令人嘆息的是,
在位或在高位者都知道問題在哪,
但跟18%改革一樣,
牽涉到既得利益,
阻力非常大,
連在位者都沒魄力(或辦法)解決問題。
舉例來說:
有位退役將領提到,
如果我們實施志願役後,
應該以戰鬥部隊或戰鬥支援部隊為主,
國外除了部長或軍種司令等級,
校官或將官都自己開公務車,
士兵進去如果不是擔任第一線,
而是被調去當司機、或是傳令這種性質的工作,
不需要很多人的高司占了一堆人,
真正缺人的基層單位也永遠補不足人,
就會造成國家人力、財力資源極大的浪費。
今年才募到四千兵,僅想要募到人數的一半

而且絕大多數募的兵都不續簽

加上軍人社會地位低,多數人都不願從軍

未來兵力急速萎縮已是不爭的事實

臺灣本身的作戰縱深小,動員速度緩慢,加上財政不足,並沒有太多條件實行少兵力高花費的募兵制

看看人家韓國怎麼做吧..

我們政府都跟人家反方向,下場也都將是反方向,(嗯,友達裁員了)

就算募在多兵也沒用

國軍的內部管理食古不化

行政效率顢頇

裝備妥善率都搞不定

一堆涼缺沉員

運作效率不彰的國軍,就算有百萬大軍也沒用

過去我志願役6年這段期間(基層步兵營)

平時駐地全營單位編制永遠不到七成

只有專精下基地部隊編制才會達到九成九

一出基地又回到遇缺不補的窘態

反而是那些坐辦公室的永遠不缺人

現在我一個同事26歲私立大學碩士畢業的現在還在等當兵....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