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軍武雜論-俄製武器真的不好嗎?(10/22)

才疏學淺,但對一直對台灣近年花大錢買軍武得到效益卻非最大化很有意見可是想到要論述的想法一大堆,寫出來討論大概又要還要跟某些武迷們筆戰一番,所以實在犯懶,但還是寫出來輕鬆嘴砲一下。

我常講臺灣小島國一個,卻因歷史的風雲際會,變成不平凡又帶哀愁的命運,從老毛大敗光頭蔣開始,60萬國軍來台,後來因為國光計劃的失敗,台灣終於認清事實,三軍重心開始偏移至海空軍,(題外話:當時台灣是最早使用f-104,某將領曾經出來反對一個中隊可以養三個裝甲師,還好當時沒這樣搞,阿彌陀佛!!!),其中軍隊現代過程化中我認為最可惜的就是從1978開始(小蔣-李登輝)的轉型期,當時台灣國力達巔峰,蘇聯解體法國交好,小蔣魄力十足自主研發,終於能打破依賴美援的窘境,但轉型後你說他成功嗎?失敗我不敢說…但至少後遺症一堆,講古到此在講下去難聽了。

軍武雜論-俄製武器真的不好嗎?(10/22)
本表向數據哥致敬

戰略方向決定建軍思考,從1980年代開始臺灣就知道養不起這麼大的軍隊,開始喊什麼量小質精、決戰境外…巴拉~~巴拉,當然也是必然的結果,前面就講過台灣軍隊最高養到60萬人,攤開國防預算我沒記錯的話人事費高的可怕,最可怕的還不是現役軍人,反而是退休人員,加上軍武通膨,現在不是一架飛機一百萬美金的時代,都是幾百億幾百億起跳的軍購案,台灣的武獲案幾乎沒有犯錯的空間,而因為臺灣外交環境險惡,幾乎沒選擇只能用美貨,而且你想要他還不一定會想給你(想想多少條優秀飛官死在f-104上),還康別人之慨,很多的研發案都被偷渡研究自己的東西,最壞的還是自己不賣還不准你買別人的東西,這主人還真的很過分,爽的時候賞根骨頭給你啃,不爽的時候還踹你幾腳,好啦!美國人的壞話少說,不然打這麼多字又要進回收桶。

臺灣獨特的歷史因素及美國的操弄下,60年來幾乎僅以中國為假想敵,對其他國家敵意視而不見,其實也可以說是不願多面開罪,而台灣軍隊幾乎輪為美國的私人保全。假設?依台灣現況你認為軍事建設優先性(敵國防禦~~不只有大陸喔),當過兵的人臺灣80%的人會跟你認為,海、空軍優先、陸軍居次,我也贊同這個立論,無海空優勢,陸軍存活率低,頂多登陸戰打打,我都懷疑軍民有這麼偉大情操,會打城市巷戰或躲入山中野外作戰。



軍火市場本來在各國就是一種高獲利、高封閉的市場,台灣更是被美國壟斷,原因不外乎1.政治壓力、2.軍方惰性、3.人員滲透,第1項免談大家了,第2項軍方除了第1項的政治因素影響,軍事將領幾乎都是留美(…),再來就是美國人的雞腿特別香,就算國產多好在他門心目中都是臭的,而且政治和緩我們的領導人似乎也不願意花錢作軍備競賽,第3項太敏感了我還想活(反正很多老鬼)。


其實我也不認為要有多偉大的情操,什麼都要國造,都不要買美貨,而是認為,台灣應該要有核心軍事項目,什麼是拿手的可以自己造,什麼須要外購,而且不要單局限某一國家,增加談判籌碼,我舉俄製武器為例,一堆米國軍武迷不知道在瘋什麼,講到俄製武器就爛阿~無實戰經驗~後勤補級有問題~美國最棒(阿f-104用了38年,還要買拼裝貨回來後勤還不是一堆問題),俄制武器讓人的印象就是便宜沒好貨,其實是因為沒用過的人不了其意義,蘇俄的科技真的作不到像美國或西方國家一樣嗎?這要從戰爭思維來講,蘇俄早期對德戰爭(t-34vs虎式戰車),到冷戰時期單挑北約各國,如果都要像歐洲一樣追求精品,他早就被ko了,中心思想就是在惡劣環境下可以用就好,而且共產國家先天的財政弱點,越來越窮縱然有好主意,也沒錢能實現不然就作半套,我當然承認俄製武器爛透的東西不少坦客車~米格機...等,回過頭來說縱使這樣俄製武器還是有逸品,像s-300跟基洛潛鑑~超音速對艦導彈,這都是公認的好物,也有實戰年資(問題會有但至少較少,可不要跟我說美國的武器都是神器不會有問題的),而且蘇俄都要賣給台灣,是台灣自己不要,好事者一定會說又什麼後勤~性能數據差~~巴拉巴拉~~,從後勤面先講,俄羅斯(俄爾欽時代)雖然與中共簽訂4不公報承諾不提供武器給台灣,但如果後勤會斷蘇俄就不會從1990~~2010止一直向臺灣投標,之前2008年俄羅斯曾低價得標承作一批陸軍直升機料件,台灣竟然創下國際先例,拒絕俄羅斯承作標案,還修改標案拒絕俄羅斯參加軍事採購案,當然這麼作不違法,但卻是惡例,在很多人沒發現的時候,其實越來越多台灣人跑到俄羅斯作生意,對後續經濟交流影響還有待評估,至於性能方面的迷思,有些人不知道是不是眼盲,比較也要正經一點,但有些迷竟然拿2012年升級過後的f-16戰機的性能,跟1990年的su-27比~





蘇聯解體後經過十幾年的陣痛,許多技術甚至發現是領先世界各國,還讓美國偷了很科技,舉例沒西德的mig-29就沒現在即看即瞄的aim-9x…,而軍火工業原本就是他們搖錢樹,加上現在經濟成長驚人,有了活水的挹注,相關後續研發加速進行,不再事吳下阿蒙,現在進展如何到也沒人說得準,時代在進步別被米國軍火商洗成腦x。

話題轉回台灣,盲目的發展軍事,輕則毫無效益,重則蘇聯第二,台灣到底需要什麼樣的軍事工業及戰略發展,注意喔!我的是”軍事工業”及”戰略”,因為用詞必須精確,軍事的範圍很廣,且牽涉政治極深,如何取其輕重,個人建議如下,軍工的發展須要考慮三個因素,第一必要性、第二經濟性、第三延續性,綜和三因素,我以圖表舉例臺灣各軍種所必需武器,其中有分自製、外購,自製部分除了潛艦,其他都是綜核考量台灣技術及經濟負擔的起的項目。戰略上!必須脫離只有大陸是敵人的迷思,還要納入南沙島嶼防衛作戰,未來菲律賓起來後可能的劃界糾紛,雞x日本人的領海線糾紛
軍武雜論-俄製武器真的不好嗎?(10/22)

上述圖表上,稍微標示什麼要外購,什麼要自製,其實大家可以發現,自製的部分除了潛艦大部分都作過或正在作,可以說駕輕就熟,我覺得陸軍的中~重型坦克其實可以放棄發展了,改以快術型打擊,近來引進的阿帕契是正確的選擇,加上輪型裝甲車搭配120mm的主力砲打打,登陸完其時也差不多了,所以我支持輪型裝甲車發展跟輕兵器發展,空軍其實要再自主發展的空間趨近零,但是教練機絕對可以自己作,也不枉idf的發展(有誰決策要買韓果t-50,一定要翻臉),海軍就說來複雜在潛艦部分,我個人傾向買俄製基洛,下策在自製,其他的話是飛彈跟雷達系統是個人覺得是重點中的重點,少量投資最大收益(拜託把海邊那一"欉"換成vls版海劍二吧!),而且還能通用各軍種,實在經濟實惠~(待續)


2012-10-09 18:08 發佈

king2000 wrote:
才疏學淺,但對一直對...(恕刪)


好文
king2000 wrote:
才疏學淺,但對一直對...(恕刪)

AK-47系列才是戰場上經得起考驗之殺敵王牌武器。
台灣現在的將官太多,要花不少錢給他們養老。
king2000 wrote:
才疏學淺,但對一直對...(恕刪)


大陸 ishare上一堆俄文 武器文章 , 都是 scan pdf ebook . 大陸可能研究很多 ..
本來想找瓦良格的資料發現的.
taiwan2008 wrote:
大陸 ishare上...(恕刪)


當然多!!!解體時他就挖了至少2萬多個技術人員

當初台灣也要挖的,也是怕死自宮

不然現在f-ck-1就會長得很像su-系列

俄國武器不是不好

俄國設計風格粗曠但不粗糙
武器外表能夠不做多餘加工就不做
實用至上的外表
威力十足

麻煩的是你引進一項全新系統後
周邊設備也要跟著引進

假設當年有機會引進Su-27戰鬥機
俄系的敵我辨識系統
跟美式完全不同
戰鬥機的後勤裝備也完全不同
想整合?俄國佬會跟你伸手拿錢
空軍官員看到後續整合的麻煩
蛋蛋老早就縮起來了
根本沒膽量引進
很難啦
整個後勤補保要重來
使用手冊教育手冊教戰守則
維修工具相關零件國產化
除非一開始用俄系武器
半路出家會累死3軍
俄製武器是出了名的便宜又大碗...
以前俄方也有向台灣兜售...
可是阿,你想想,老共跟老俄這麼樣的關係良好...
買了...不怕哪天被斷料?
現在這種時空背景,想買老美以外的主戰武器更是難上加難~!
溝通就像空氣,要不要吸進肺裡全看你自己。
只知道步槍

讀軍校時,打過M14,M16,AK47

AK打完後擦一擦上點油就好了!

真的比較好保養!

king2000 wrote:
才疏學淺,但對一直對...(恕刪)

俄製武器沒什麼不好,很多科技還居於領先地位(別忘了第一顆人造衛星是誰發射的),但就如你所言,台灣在軍火市場上是沒有選擇權的,就算勉強買回來,性能上也會被削減一大半,(我們現有的荷製潛艦,法製戰艦、戰機,都是如此),就算是美製軍武,也是如此。這中間的問題太複雜,我們只能徒呼無奈!

美軍傾全軍精英去攻打一些裝備俄式武器的小國,當然會讓世人有美製武器精良可靠的印象,這當然不可否認,但相對性的俄製軍武真有這麼不堪一擊?數據看起來似乎未必!

戰爭的勝敗絕非三言兩語就能說清楚,武器的先進與否並不是全部的原因!
當俄製坦克衝進南越政府的總統府或蘇聯自阿富汗狼狽撤軍,這跟軍武是否先進絕對無關!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