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中華民國海軍陸戰隊 AAV7兩棲突擊車操演記實

按這裡檢視網頁
看片頭,坐在AAV7砲塔裡,在海裡乘風破浪時,讓人有海賊王的感覺


水上策飛馬,灘頭建奇功

美國布希政府於2001年4月批准出售AAV-7A1兩棲突擊載具給中華民國,中華民國海軍陸戰隊自2003年起著手規劃換裝,2005年7月與12月分兩梯次運回,2006年3月28日舉行換裝典禮,由海軍司令林鎮夷上將主持。服役後取代部分現役的LVTP-5,分別部署在台北林口與高屏地區各27輛(1個加強登陸步兵營),分屬2個陸戰旅(66旅及99旅)。
代號「飛馬計畫」的採購案,總經費為新台幣61億元,為「熱車移交」,選擇的構型為RAM/RS。這批54輛兩棲突擊載具中,包含48輛人員運輸車(AAVP-7A1)、4輛指揮車(AAVC-7A1)與2輛救濟車(AAVR-7A1)。

(轉載自維基百科)

2012-09-23 18:14 發佈

a750828 wrote:
看片頭,坐在AAV7...(恕刪)


作戰防災兩相宜
這批AAV7買的數量好像還不夠多
上一代的兩棲登陸車,還有不少特殊車款依舊服役中

傑森 包恩 wrote:
上一代的兩棲登陸車,還有不少特殊車款依舊服役中...(恕刪)


因為美帝的陸戰隊密接支援早已進化到空中了,所以AAV7原廠就沒有設計砲車型;

國軍的能耐沒這麼大,所以支援車輛仍須留用。
alexr19 wrote:
因為美帝的陸戰隊密接...(恕刪)

國軍到目前給陸戰隊的裝備更新也只有做半套。
目前不只陸戰隊籌建航空大隊的計畫被擱置,汰換輪型砲車也是遙遙無期。
歷年來的演習計畫也從來沒有陸軍攻擊直升機支援陸戰隊兩棲登陸的組合,每次攻擊直升機都只有扮演反登陸的一方,導致陸戰隊仍然必須依賴老舊的H6砲車做灘頭火力壓制。



美日聯合兩棲登陸演習的差異。


還有,不知道為何國軍總是挑加祿堂這種都是石頭的礫石岸做搶灘演習,一上岸部隊就被這些大石頭給拖住,車輛也沒辦法直接往內陸推進。正常來講是不會挑這種地形登陸的,因為只是無謂的提高風險,國外包括美軍、解放軍都是在平緩的沙灘上演習。
以漢光28號來說,難道不能把聯興跟後備部隊的反登陸操演都整合到台南喜樹進行嗎?這樣模擬起來也比較合理,登陸軍由陸戰隊扮演就不需要叫幾個兵在那邊舉旗做代表,陸戰隊上岸之後也有"實體"的目標作為假想敵。
這種演習頂多就是打空包彈,在槍上面裝個彈殼回收袋跟槍口制退器也是非常安全的啦!
別讓任何人告訴你,你不能做什麼。 即使是我也一樣。 如果你有夢想,你就要去捍衛。 你想要什麼,就要努

傑森 包恩 wrote:
這批AAV7買的數量...(恕刪)


AAV7已經停產,當初美國是分別賣給台灣跟韓國
所以數量不多
前幾年在伊拉克又損失不少
要再買應該很難


請問這台可以噴水嗎???
可以噴多遠??噴遠一點才可以去釣魚台
這台車 理論上 不具備任何反裝甲能力
請注意
所以 他只有運兵功能 不要把它當作 坦克來用
碰上 老共的 坦克獵殺隊 請 迅速轉進 感謝
我 不清楚 我也沒參予過 專案
更沒 開過P5
我只是個 路過的 人

陸戰隊從來都沒有 直接支援火力
運補要看海運
空降要看陸航
密接支援 要看 空軍臉色
三軍聯合作戰 是假的
陸戰隊只能靠自己!!
失控的喵兒 wrote:
這台車 理論上 不具...(恕刪)

八六海戰就是死在這套組合模式。
國軍的高官自以為陸海空三軍能做到完美聯戰。
但實際上各軍指揮體系各自獨立,要向美軍那樣空中密接支援隨叫隨到還是必須讓空中部隊直接配屬在該軍種體系內。
否則美國都已經有空軍了!海軍跟陸戰隊又何必再有自己的航空兵?
別讓任何人告訴你,你不能做什麼。 即使是我也一樣。 如果你有夢想,你就要去捍衛。 你想要什麼,就要努

失控的喵兒 wrote:
這台車 理論上 不具...(恕刪)


它的防護力其實很差
美軍一堆AAV7在伊拉克街頭被路邊炸彈炸翻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