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孫立人和林彪交手,沒打過敗仗。
當年孫立人如果不聽南京的停戰命令,追擊林彪,恐怕如今又是另一番局面。
軍人在前線不聽命令,不算是新鮮事。當年日軍不聽大本營約束,打完了上海直撲南京,基本上也沒吃過敗仗。
我猜:孫立人不追擊林彪,恐怕有別的考量。兵力在東北,備多力分,才是主因吧?
就已經抗命過一次了,是早有前科了
不過那一次抗命的結局是好的,因為主張要循野人山路徑回國的杜聿明部隊死傷慘重
孫將軍的新38師則全師撤到印度整補整訓,之後還建立戰功
而在打東北打共匪的時候,是老蔣要換人的
(怪的是把孫立人調回,換杜聿明全權指揮...)
可能老蔣當時對孫將軍有時不聽指揮的脾氣已經受不了了
加上孫杜之間早就有歧見,杜又是老蔣的學生愛將
(好一個黃埔精神是不~)
很自我良好的以為孫將軍的新一軍已取得了勝機,接下來讓杜接著指揮肯定可以一舉盪平林彪的東野部隊
剩下來的都很簡單~~
然後就把孫將軍調到台灣來...
只要不打新一軍,不怕中央百萬兵
新一軍換人領導之後,江河日下...
而杜聿明之後也被中共俘虜了~
(阿對了,當時在東北,孫杜之間早已吵得不可開交,杜又三天兩頭告委員長,陣前換將也是可預料的)
nhc1107 wrote:
當年孫立人將軍不被撤換,東北情勢應該有機會改寫,至少能夠延後國軍潰敗的時間,但當時大環境如此,已經不是單純的軍事實力問題,相信孫將軍最後應該也是無力回天~
張正隆的《雪白血紅》一書中寫道:「從當年的林彪到今天的老人,都說國民黨沒向江北推進是失算。否則,共產黨的日子將更難過。」
同年7月,蔣介石將孫立人調離東北,出任陸軍副總司令兼陸軍訓練司令官,在南京成立陸軍訓練司令部,負責全國國防新軍訓練的重任。此消息一傳到哈爾濱後,毛澤東開慶祝會道:「我們唯一的敵人被杜聿明趕走了,東北將是我們的天下了。」
孫立人離開東北時,東北局勢雖已被動但尚未惡化至不可為地步,是國軍在東北唯一全身而退的主要將領。
孫立人離開後,潘裕昆任軍長,新六軍、新一軍則在1948年先後在東北遼瀋戰役中被包圍殲滅,新六軍軍長廖耀湘被俘。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