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戰時,政府因為失去民心,所以失掉戰爭」
這結論常見,但我最近越想越不對勁。
有幾點不對勁的地方:
1.中共建國時,有三百萬人跑到香港,有二百萬人跑到台灣。辛亥革命時,也沒這樣的逃亡潮;北伐時期,也沒見過這樣的逃亡潮。「有能力跑的,就想跑掉」,這難道不能說明民心不盡然屬於中共嗎?
2. 內戰時期,各有勝負。但從來只聽說有大批難民跑到國統區,沒聽說有大批難民跑到中共區。黃百韜部隊還為了大批投靠的難民而拖累。
所謂「失掉民心」云云,在當年,沒有民意調查、沒有選票統計,只有任由勝利的一方瞎吹牛。所以我認為:這是很有問題的說法。
samuel1987 wrote:
在打戰的時候,百姓當然往後跑,誰還往戰線裡頭衝~用這點要推論國民黨沒失去民心,也不妥吧
當年,江北一帶冒死跑來京滬的難民不少。哪怕是要衝過戰線,也比留在老家受中共階級鬥爭的鳥氣要強。
中共代表來南京和國民政府談判,被這群難民圍著打。後來,中共把這些難民宣傳為「國民黨特務鼓動的打手」,根本胡扯。老作家王秉鈞訪問過這群難民,知道他們個個在老家受盡折難,一個不假。
反過來,除了一些頭腦不清的左傾知識份子跑到「解放區」之外,一般平民百姓大批跑到「解放區」的例子,根本沒有。
我覺得,對手宣傳我們「失去民心」也就算了,連我們自己也相信這套,那就太自虐了。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