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J20近期換裝國產發動機

鴨翼真的跟發動機有關,推力夠強的發動機,用尾翼下壓就可以快速起飛,鴨翼則是抬舉機身,發明飛機的萊特兄弟也是用這種設計,j20不能等到ws15量產了才量產,所以,這樣的機身佈局是權宜之計,鴨翼還要用複合材料與吸波塗層和遠離主翼,來避免雷達波反射,而f22的尾翼金屬部份也多,偏轉時一樣會反射,資料說j20的DSI進氣道隱身性比f22更好,這一點我是同意
鴨翼真的跟發動機有關,推力夠強的發動機,用尾翼下壓機身就可以快速起飛
youuyouu wrote:
鴨翼真的跟發動機有關,推力夠強的發動機,用尾翼下壓機身就可以快速起飛

我不認同這種理念,IDF剛研發時,發動機也是動力不足,也沒改用鴨翼改善,可見鴨翼只是其中一個原因,不是必然的理由。
其實j31也沒用鴨翼, 更接近f35的設計, 老共還不愛.詳細這裡暫時先不討論,
而是鴨翼對於戰機的影響與優缺點
https://kknews.cc/zh-tw/military/6kjj6zv.html

他說,
發動機動力不足的現實下,採取的一種折中方案,可以增加機動性,犧牲部分影身效果,實際上對隱身影響不大。

我的看法是, 當你選擇了三角翼構型, 可以達到機翼小型化(方便高速衝刺)以及增加結構強度等優點, 但沒有尾翼,j20也只剩下鴨翼可選了..
IDF不是三角翼, 增加鴨翼可以加速起飛時間(發動機不夠力), 卻要犧牲高空高速, 這一點很不划算, 所以IDF就不用鴨翼了, 至於不是三角翼的SU33, 當然也是為了航艦起飛要縮短滑跑距離, 但高速性能也比sU27惡化了
9
MrRone wrote:
用什麼引擎有差嗎? ...(恕刪)


和十几年前的歼10一样,小批量量产,交付部队先期试用。

我们这边的军迷很多对于发动机的状态相对悲观,毕竟对比美俄确实是短板。俗称白裤衩BKC。

然而看对岸不少军迷对20那种迷之鄙视,也觉得很呵呵……鄙视毕竟也是要有本钱的……
以前老美就鄙視日本人的軍事實力,珍珠港被炸了才醒過來,日本人後來被勝利沖昏頭,弱點被找到之後,只剩下武士道可用..當然j20不比零式,中國現在的軍事實力還在增強,只要軍事投資花對地方,後面就有錢可賺
军报消息说已经国发开始装机测试

re-pk wrote: 人家的引擎一代接一代


有人覺得很可笑


我卻覺得很擔心


三腳阿喵 wrote: 台灣是命好有老美幫忙,所以能笑對岸造不出,也造不夠
性能堪用的發動機.


但是換個角度看,對岸就算步履蹣跚,至少在努力,在進步.


反而台灣,老美:朕給你的才就是你的,朕不給,你不能搶.IDF就是最好例子.



你們怎麼能說實話呢,你們不愛台灣


bbvvccjojotv wrote:
各位有沒有想過,為...(恕刪)


发动机不够力,机体太大太重,用了鸭翼能保证一定的机动性,没有鸭翼就只能是轰炸机。这个就好比凤姐化妆,虽然化妆后还是丑,但是不化妆会吓死人。

这个不是说J20没用,重型欺负中型,单机对付F35还是很靠谱的,就看产量是否跟得上了。
bbvvccjojotv wrote:
採用鴨翼是跟發動機...(恕刪)


结果还是装了三代发动机,所以采用鸭翼还是因为发动机不够力。至于后期换发,实话实说,换发就换机身了,没见过把发动机升级一代而不换机身的案例。发动机比机身难造得多,发动机升级半代,机身都要大改。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