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

看到台船的人說明潛艦的操作系統與設計


JommyWoo wrote:
這話有意思也就是在...(恕刪)

不是隨便抓個飛行員就能當試飛員,
所有系統都難免失誤,
老美到第N代戰機一樣有可能因為設計不良摔機.
但不表是示就可以說:
我設計了一個架飛機,懷疑某種結構可能導至摔機,大家不妨先試試看......
自製潛艦如果說有跟外國合作做出來,說沒有學到甚麼?那就太外行了(台灣的工業有些也是先跟別人合作完成然後在自己改良)

有人說航空引擎沒辦法自製,我相信現階段一定有辦法自製,只是耐用性比較差(但飛彈引擎只用一次所以我相信自製應該沒問題)

不管任何武器自製,一開始一定困難重重,但是只要努力一定可以完成

至於是不是比較貴,看你用甚麼條件去估算,如果計入產業升級整體國力提升,政府花一些錢來研究比花消費劵好處多太多了(至少還多了工作機會)


就怕人謀不臧,台船&海軍的弊案剛抓包
人謀不臧, 外購的更嚴重

這是管理問題

經費是否濫用,這就是全民的責任,選些有作為的民代,而不是選能幫你喬事情的民代
whitesox wrote:
MDC那群人有些是有軍方背景的,態度常是(恕刪)


抱歉我的發言有點離開主題, 之前我也經常光顧MDC以及一個美國軍武論壇叫Militaryphotos.net(現已永久關閉). 兩個網站裡面很多如你所說自大心態的"圈內人士", 經常看不順眼別人的發言然後就打起筆戰口水戰. 至於那個美國論壇呢? 更可怕, 站長和大部分網管都是美軍或英軍退役. 有些有派遣到伊拉克或阿富汗實戰經驗, 它們管理網站的手段可以說接近納粹獨裁, 要是有人講錯話或不喜歡他的論點, 就會被禁言數星期或者就直接被ban.

JommyWoo wrote:
曉得台灣軍方和廠商明知潛艦設計存在有可能導致沈沒的瑕疵,卻還打算無視硬上?

這只是個態度問題,
不能因為軍人不怕死,廠商做事就可以隨便.
lkk77 wrote:
自製潛艦如果說有跟外國合作做出來,說沒有學到甚麼?那就太外行了(台灣的工業有些也是先跟別人合作完成然後在自己改良)
有人說航空引擎沒辦法自製,我相信現階段一定有辦法自製,只是耐用性比較差(但飛彈引擎只用一次所以我相信自製應該沒問題)
不管任何武器自製,一開始一定困難重重,但是只要努力一定可以完成
至於是不是比較貴,看你用甚麼條件去估算,如果計入產業升級整體國力提升,政府花一些錢來研究比花消費劵好處多太多了(至少還多了工作機會)



學到什麼?

IDF 給我們什麼教訓呢? 人家把 引擎推力 限制住..........你再怎麼玩 也完不出原廠老美的手心


20年過去了

自製戰機引擎 連一個最基本 渦輪葉片 都做不出來............

勉強做出來 耐用度 不夠...............還好意思說 可以用在 一次性的 "飛彈上面"

這不是有點 "笑話" 嗎?

引擎做出來 這種只能實驗室 玩得............ 商用引擎 都做不出來 還能說啥

重點你沒看到............20年錢 花了大錢 學到什麼..... 台灣航太產業 那邊進步可以拿出來



有決心 自製潛艦

馬上花個 300億 發包給台船............. 做幾台 實驗潛艦 先去 台灣東部外海 先實驗個 幾年吧

才能決定是否 基本款潛艦 是否到位..........

敢花這錢嗎? 敢花下去嗎?



跟外國合作 學技術 你以為 花錢是老大嗎?

你跟 德國合作......... 他會把 最高機密的 潛艦技術 跟你說嗎?

你跟 英國合作......... 他會把 引擎上 渦輪葉片的 治金技術&材料科學 跟你說嗎?

想太多了..........真的想太天真.........

人家 潛艦 引擎 這麼好............對手 恨不得花大錢 買技術 都難買到

你只不過跟人 "合作" 人家這麼好~都跟你說?????

想太多了..............


簡單 對岸在渦輪葉片的治金技術&材料科學

不知花了多少年 多少錢 多少人 多少物力 多少次的實驗

才有不錯的成果................這都是 花錢 跟國外交流 (偷學 偷技術)

自個在花錢做實驗 慢慢累積的成果.............

這是花錢





勉強做出來的東西...............唉~~~~~~~~~真不知說啥呢?

IDF 引擎推力 被人限制住

經過20年 ............. 還沒有辦法 弄一個全新的引擎 取代 嗎?

耐力 推力 效率 不位..................裝上去..........

馬上就能知道...............20年航太科技 進步多少!!
中科院有提到~

引擎100%自製沒問題,但渦輪扇的使用時數剩不到4成!!
看中科院提供的版本,IDF渦輪扇使用時數目前是4000小時
如果100%自製,使用時數會降到1500小時~~

我們不是沒進步~
而是材料的研發太燒錢!!
看看中國研發太行發動機就知道...
人家也是燒了很多錢才有現在的規模!!

台灣有做水下載具的經驗~
不至於做出浮不出來的潛艦!!
重點不是在做不做得出來...
而是做出來能潛多深而已~~~~~

加油啦~
以目前台灣技術!!
潛艦下沈到200米的焊接技術!!
要比渦輪材質技術容易得多...
小熊維尼~Winnie在哪裡!?
skycc wrote:
學到什麼? ...(恕刪)


單這一句,我幾乎可以斷言你絕對不是工程(理工)背景,且有擔任過任何產品設計經驗的人,才會有這種觀念

理工背景且與所讀科系相關的人都知道,學校所學的出社會幾年就不夠用了,都是要一直學習新知才能跟上科技的腳步

有人會教你嗎? 大部份是需要自學及自己研究(不然哪來的創新設計),什麼都要現成的,那是不可能

lkk77 wrote:
單這一句,我幾乎可以斷言你絕對不是工程(理工)背景,且有擔任過任何產品設計經驗的人,才會有這種觀念
理工背景且與所讀科系相關的人都知道,學校所學的出社會幾年就不夠用了,都是要一直學習新知才能跟上科技的腳步



哈~我本身就是 電子系 不才還是在業界中 持序接收新的資訊~ 還在實戰中

你的判斷力 真差


且我這種推論.........發表的言論

跟我所學 什麼背景 沒什麼太多關係

多翻點 網路資料 & Google 一下

只有 稍有 "清楚" 腦袋 就知道








  • 2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