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

今天聯合報報導台灣取消購買M109A6的新聞

中國的坦克車大多沿襲俄式軍備, 在砲塔放火藥.... 幾千台坦克全都是易開罐.

台灣多買一些知名的反坦克飛彈, 就可以讓登陸的解放軍失去裝甲保護, 然後輕鬆屠殺殆盡.

中國還沒把坦克更改設計並量產到一定數量之前, 無力發動對台登陸, 這已是確定的事情. M109A6 晚一點到, 對大局影響不大了.
YC_Jiang

同感 除非有極大數量能登陸台灣 否則光靠少數MBT戰力 是無法突破數千枚反甲飛彈的國軍反裝甲部署的...[打氣]

2022-05-05 1:51
鵝爹2S7M 牡丹花203自走炮,射程約40km ,可打核彈頭,每分鐘2.5發。

據說造價只有52萬盧布,約新台幣21萬。一台帕拉丁A6的錢可以買2602台2S7M,組織10個炮兵軍。
如何,心動了嗎?請撥打普丁大帝專綫:0800-000-000
vspebrian

買帕拉丁海馬斯是因為GPS精準定位. 老砲台灣很多. 幫不了你

2022-05-04 14:28
吃太飽撐著

買一輛Luxgen的錢可以買三輛2S7M自走砲還有找,那你中國還等什麼?還不趕快把你鵝爹買爆?

2022-05-05 2:54
https://www.armyrecognition.com/defense_news_may_2022_global_security_army_industry/us_m109a6_155mm_howitzers_planned_for_taiwan_could_help_ukraine_in_its_fight_against_russian_army.html

美國Army Recognition 報導說美國計劃把台灣的M109A6先給烏克蘭。不過最好的狀況是有自走砲,又有海馬斯,海馬斯成本高,數量有限打完就沒了,魚與熊掌不能兼得。如果法國人願意賣凱撒輪式自走砲也很好,價格只有一半,雖是法式系統,但維修應沒有比飛機、戰車難,我想拉法葉都願意幫我們升級了,自走砲算是防衛性武器,使用增程吹氣彈,比M109A6打的遠,可以到40-70公里。退一步不行找最近與我們不錯的捷克,合作生產DANA自走砲,前蘇聯附庸國,軍火工業都很發達,各式的火砲也很不錯,提升台灣重型火砲的技術,發展52-55倍徑的砲管,台灣無法自製大口徑砲管。將225輛舊有的M109A2/A5升級到BAE為巴西陸軍 M109A5 + BR一樣,已與M109A6幾乎是一樣,巴西才花5400萬美元,很值得陸軍考慮。

https://www.baesystems.com/en/article/bae-systems-congratulates-brazilian-army-on-successful-live-fire-demonstration-of-m109a5--self-propelled-howitzers
JakeBauer

謝謝指正,只是匆忙看了標題。

2022-05-04 15:56
萊七逃

英文維基記載美國現役A6聖騎士992輛,要升級A7舊A6是689輛,兩造相減=剩303輛A6,真要支援烏克蘭這數量就夠,會動到不確定在生產台灣訂單支援烏克蘭沒什麼邏輯。 参考看看

2022-05-04 16:42
alanchentw wrote:
據說造價只有52萬盧布,約新台幣21萬


這款自走砲建造於1975年

1975年 一塊盧布可以換1.3699美金, 而當時台幣美金兌換比約 1 : 38

也就是1975年建造的該自走砲要價當年台幣約2707萬!
(若換算到今天的幣值應該破億了)

絕不是你拿2022年的匯率去計算出來的21萬!
(拿明朝的劍 斬清朝的官?!)


alanchentw wrote:
鵝爹2S7M 牡丹花...(恕刪)



買軍火你以為買網拍比價找便宜就好喔?

拜託軍盲也作點功課

一個軍購專案,除了裝備外,還要買下後續後勤、操作訓練維護維修,美國不是只賣裝備還有賣技術,買下後我們國家軍官是要去美國受訓上課的,而且還有採購射控射管系統,補給車、砲兵指揮中心現代化,還有彈藥,7.5億是以上全部一整套的總價,一些軍盲以為是只買40台車而已

美國數位射控精準度是歷代實戰驗證可靠的,那些俄國貨、東歐貨表面參數乍看厲害,實戰成績乏善可成問題一堆,後勤備料美國貨穩定,其他國家勒?

更不用說還有買操作人員訓練、管理人員訓練、維修保養課程,是有那個國家實戰經驗比美國好?比美國會教?

美國自己m109a6都要延壽升a7用到2040年了,世界最強軍事強國在用的東西你說爛又貴,別笑死人,中國貨俄國貨和其他軍工業更小的國家作的東西不用拿來吹,紙面數據灌水很強,真打杖時毛病一堆故障就好笑了
JakeBauer wrote:
美國Army Recognition 報導說美國計劃把台灣的M109A6先給烏克蘭。
美國目前1台A6現貨都沒有~是要去那喬出本來要給台灣(應該說要賣台灣的才對!而且台灣不是美國人援助的國家⋯台灣是美國的客戶才對!)的帕拉丁A6來給烏克蘭呢?
媒體斷章取義(懷疑這些報導背後都有中宣部在運作)炒這個新聞⋯就如昨天大陸的新聞裡有一個報導說杭州馬某被捕、阿里巴巴股價隨即馬上暴跌!因為大家聯想到馬雲!後來大陸政府立刻闢謠說被捕的是馬某某…騰訊股價又立刻暴跌!大陸政府又趕緊闢謠說不是馬化騰被捕!這都是不了解實情又斷章取義的結果!
Goldenwolf

呵呵,當然是故意的呀[口哨]

2022-05-04 19:00
PainterJ wrote:
認真思考一下,台海戰(恕刪)


要這樣想下去,就沒完沒了。烏克蘭也沒制空權,不也打爆鵝軍?

怕空襲,更是需要快速火砲,不然怎麼快速轉移陣地。

還有另外一種方法,但是這種方式花費高昂、且需要大量發射器。

美國早期取消的FCS未來作戰系統計畫,裡面除了NLOS-Mortar、NLOS-Cannon,還有一個NLOS-LS,翻譯應該是,非直射-發射器。

你可以把它直觀的當作一個自動化、垂發的、標槍飛彈發射器。至於座標來源當然是所有觀測源。

這種概念可以對空、也可以對陸,你可以想像直升機、坦克只要靠近城市,被觀測到就招來一顆小型飛彈?偏偏發射它的還不是士兵,你要找誰去。

這種概念也出現在蘇聯的一種無人式、自動化、迫擊炮。當然填裝還是要士兵去。

戰鬥之前在作戰區域內,佈滿一堆自動化砲擊炮。平時處於待命狀態,當敵軍進入區域後,迫擊炮獲取目標資訊,直接調整砲管方向並且轟炸。

事實上,FCS雖然被老美取消,但是它的概念非常適合台灣陸軍。有興趣可以看看。

制空權概念,在蘇聯與阿富汗戰爭之後就應該要分層與分時。區域制空權不代表點制空權。

點空防系統的感測器、雷達、觀測士兵,不一定會被高空偵測到。密接支援的戰機、直升機容易被擊落。

台灣國防部只看到了F-35的匿蹤,卻都沒想過,陸軍要怎麼樣建軍,才能把自己的火炮與士兵變成匿蹤的F-35。

芬蘭的NEMO自走迫擊砲,為何需要做到邊行進邊發射?下一代的野戰雷達,為什麼要行動化,在行進間做對空掃描?

事實就是我國的三軍其實都很老舊,不管是裝備還是思維。
兩岸和平:接受集中營、特色管理、坦克輾人民。
M109A6 速度56公里/小時,速度太慢,跟不上雲豹和M1,會變成部隊的拖油瓶,美國為了讓M109跟上部隊只好換掉M109的底盤,結果陸軍買了M1、雲豹卻又回頭買M109A6,整個計畫一開始就有點牛頭不對馬嘴,只因為買M109A6是十幾年就已經決定好了,所以一直因循到現在?

如果陸軍一直強調台灣公路發達這個特性,應該是要往輪砲發展,而不是履砲,老陸建軍方向沒有全盤思考,現在又一直強調增購M142來補償,火箭和火砲兩者在戰場上跟本是不同的東西,如何補償?在短期內無法獲得較新式的M109A6之下,陸軍不去思考如何建立現代化野戰砲兵系統,隨隨便便說句把預算移去買「海馬士」就打算矇混過關,直接省略手上大量二戰、韓戰阿公級的火砲要怎麼處理這個大問題,陸軍整個野戰砲兵系統落後先進國家快兩個世代,繼續擺爛嗎?一支砲要十幾個人操作,然後再喊員額不足?三皮將軍跟刺槍司令的問題真的不小。
天衣神水 wrote:
M109A6 速度56(恕刪)


是啊 台灣整個建軍的思維就是很落後

甚至可能還不到老美90年代打伊拉克的水平....

這點對岸的匪軍確實比我方高明一點 但也很有限
畢竟也是幾十年沒打過仗 只對學生百姓開過槍的嘴砲部隊而已...
但匪軍的無人機賣得不錯 也確實有戰場經驗
中低階戰術無人機領域 算是沒落後老美太多 還有以量取勝可能...
這是國軍要趕緊追的...

國軍地面部隊 就是以傳統步戰砲聯合作戰為核心進行
主角就是步兵 戰車 後方砲兵 戰術也是數十年如一日
幾乎沒什麼變化 20年前的砲兵跟20年後戰車/砲兵教範
基本上沒什麼不同...

所謂武器更新 只會想買新一代MBT 火砲 自走砲等
但要如何更有效率進行戰? 好像不曾認真研究過...
至於要跟當代無人機與資訊技術結合 那更是緣木求魚
像最近要購入的海馬士戰術飛彈 能打到300km外目標
但陸軍有手段能夠偵測到這麼遠距離目標? 我估計連30km都難保證

至於堅持履帶車為作戰主力 也是過時思想
又不要反攻大陸 台灣本島西部這個主防禦作戰地區 道路網極為發達
且實際機動距離也不會太長 30 km射程砲兵已經綽綽有餘
根本不需要跑到越野地型進行發射 除非要馳援隔壁戰區
怕被切斷橋樑有必要涉淺灘而過 否則不實用 且後方彈藥車也跟不上
戰車這種直射武器要越野還有道理 砲兵越野幹什麼?
即便最遠的海岸線 開到20~30km外道路旁 進行射擊就能支援了...

老美持續改進M109 是因為它全球打透透 野戰需求很高
但國軍在自家打防衛戰 又有優秀公路網可以機動行軍 要履帶砲車幹啥?
以砲兵射程 它根本不應該跟著戰車 步兵跑 離越遠越好 只要打得到需支援區域就夠...
不過國軍的武器本來就是跟著美軍跑 至於適不適合台灣戰術需求 那就不重要了
畢竟敢賣台灣武器的國家也不多 前陣子捷克據說私下推銷其155mm輪車自走砲
後來似乎被共匪施壓吹了 連談都沒談起來...

只是我認為暫先以增購海馬士取代M109A6 算是還可以接受的方案
畢竟區區40輛自走砲 真遇到打陸戰起不了多大作用 但多買一倍的戰術飛彈
卻能彌補台灣尚在努力的源頭打擊能力 畢竟老美飛彈都是戰場常客 只怕你買不起
不怕性能過不了關 能幾枚飛彈就消滅匪軍重要設施與單位 比整個砲兵群齊射嚇人 有效率多了...
vspebrian

中國砲兵無用, 海峽太遠, 砲再多望海興嘆.... 想把砲運到台灣岸邊, 究竟有多少船會被打沉, 他自己都無法估算. 而且他也沒有M777那種輕量砲與大台的運輸機.

2022-05-05 9:34
YC_Jiang wrote:
是啊 台灣整個建軍的思維就是很落後
甚至可能還不到老美90年代打伊拉克的水平
這可不是落後哦,
是台灣軍事整備,
完全偏離了一個正常國家應有戰略,
全部都是盯著支共一個方向使力,
如果日本、韓國、菲律賓、越南甚至美國
任何一個國配合支共攻擊台灣,
我們沒有任何計畫能因應,
因為有用的計畫已經作廢很久了,
原本設定的人員、武器、基地、陣地…
都退役、除役、改編、都更或成了觀光區。

so不用care本島陸軍武器及訓練的陳舊,
因為即使新兵戰力不足,
也有20年來的後備兵力可以補充,
只望國軍"決戰境外"能做大做強,
共軍剛出港口、機場先死一半,
過了中線再死一半,
來到近岸全部死光,
"灘岸阻絕"變成善後收屍,
那就可喜可賀可歌可泣。
可悲支那韭 母親鐵鏈鎖 殘女生八胎 長成五毛狗
  • 1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