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南韓 KF-21 獵鷹

TW Energy wrote:
結果是花更多的錢卻比閃電差,何苦來哉?


日本買的到F35,為什麼還要自製F-3? 各種數據都說F-3採購數量少,F-3會是天價!
韓國買的到F35,為什麼還要自製性能比F35差的KF-21?
日本和韓國同樣做了你說的話,
那日韓是為了什麼花更多錢?

台灣要做的話,做出來的性能當然不如美國,
但是也因為我們各項成本都比美國低,也花不到像美國那麼多錢!

另一邊台灣終究還是要買戰機,但是跟國外買戰機的話,
就是整筆錢都給國外了,但是台灣技術依舊停滯!
自己研發自製,雖然做出來性能差,但最起碼錢是用在本島,可以提升研發和自製能力!
台灣當年"花大錢"買進F-16和幻象2000後,因此減產停產IDF到現在都過去20幾年以上了,
結果台灣現在能提出做出什麼戰機和引擎?
IDF輕量版勇鷹? 依舊是那個F124,F125?

台灣為什麼要自製潛艦? 不就是因為買不到!
台灣為什麼要自製戰機? 不就是因為經常買不到! (上次買F-16到這次買F-16V隔了幾十年了)
台灣很多產業都是如此,一句花錢開發不值得,導致台灣成為代工產業,
技術都在國外的手,台灣只能低價幫國外代工。
自己不開發,只有國外會時,就開罵台灣不求進步沒用!
要自己開發,卻又在那邊說花錢不值得!
rukawa1 wrote:
日本買的到F35,為(恕刪)


酷斯拉是六代機,人家是砸錢慢慢做,即便是日本自己也沒有五代。他們沒有面對敵人的備戰壓力,我國有。

等你有了日本、韓國的1.3兆台幣國防預算再來說這種話,才會有國家安全。

日本和台灣一樣是二十萬人的軍隊,人家隨便丟點出來,國防預算就是我們的三倍。

日韓可以買外國貨的情況下,一年再丟個幾百億上千億台幣給陸海空三軍研發,根本不痛不癢,也不怕失敗。

台灣去年今年國防預算三千六百億,平均下來,光是人事成本就接近一半一千七。剩下的錢後勤又吃一半。每年新的軍事投資都不到千億還要分三軍。

你每年幾百億丟下去做五代,看不到結果怎麼辦?空軍不用活了?科科飛彈所、電子所那些都不用預算了?

等著看吧,我國一定會走上這條道路,因為預算根本不夠。能外購的部分就外購,能降規格的絕對不會客氣。
兩岸和平:接受集中營、特色管理、坦克輾人民。
台灣能團購個60架換幻象2000嗎
羡慕韓狗
lordkon wrote:
這兩個
一個是仿抄法國的(幼獅美國發動機)
一個是法國代工操作的(光輝研發方式跟IDF類似)
還有發動機都是美國貨

台灣不算獨立研發
不能研發發動機.其實不能算獨立自主


南韓這個自己都講是取代現役老舊的F-4「幽靈」(F-4 Phantom II)和F-5「虎式」戰機(Northrop F-5)。並不是自己的下一代戰機,他的主力還是跟老美買的F35,而且他還要搞輕航母買F35B
TW Energy wrote:
酷斯拉是六代機,人家(恕刪)


其實早年我已經提過台灣比起不少國家的軍費GDP佔比並不高,而台灣的財政亦算穩健,稅率亦算低,適當增加軍費GDP佔比已可大幅改善排擠預算,妥善率的問題,同時亦可改善軍人薪俸福利、增加歸屬感,必要時亦應對個別方案另行編列預算。

至於戰機開發費用的問題,其實早年已經有人提出過應與工商界、學術界共同發展軍民兩用的技術,非但發展時可灘分成本、改善行政和開發效率,在將來亦可按取得的相關專利、付出的比例收回成本,台灣的在飛機相關的產業鏈基礎算是不錯,複合材料、半導體設計能力及生產能力在南韓之上,而且美軍的F-35就已經用上不少民用的技術,台灣應認真考慮一下向軍民兩用的方向發展。
KF-21 出廠 4 年後的今天 .

傳出 :
中國多方滲透韓國 , 韓國有列入 敏感國家 之慮 , 讓美方嚴控及管制技術輸出 .
大統領 尹錫悅 宣布戒嚴以便清除傾中勢力 , 可惜失敗下台 .

看來 , KF-21 除非自己突破 , 否則 , 一些機敏技術是沒辦法了 .

可能就目前這樣量產 .


印尼 : 花了大錢 , 才這樣 ^%$#*& ..........


rukawa1 wrote:
日本買的到F35,為...(恕刪)


研製新武器,上面絕對有很多零件是台灣不會造的!
所以〝錢是用在本島〞這句話並不成立。
以新造勇鷹機為例,全機只有45℅自製率。其他55℅都是外購件。
戰機引擎最貴,機載電戰、航電系統,哪個台灣會造?

當然,不計代價用錢砸下去,是有機會做出來!
但那要用〝幾個十年〞才有成果?
KF-21屬於四代半戰鬥機,始於2016年由韓國主導
印尼參與研發與投資的KF-X/IF-X戰鬥機項目
目標是作為韓國與印尼空軍之多用途戰鬥機

韓國空軍預計至2032年底將部署120架KF-21獵鷹
印尼空軍則預計訂購50架量產機
據傳該款戰鬥機在印尼空軍服役後,代號將是F-33

印尼官方媒體曾宣布
該國國防部將針對與韓國的聯合開發計畫進行重新談判
以爭取獲得更多的本地生產與出口權
印尼國防部表示,儘管在KF-X計畫上遇到了許多挫折
但印方仍希望該計畫能繼續執行

根據2019年1月的會議議程
印尼政府希望能將付款期限延長至2031年
並希望能用印尼自製的國防設備來支付部分款項
印尼政府也提出以印尼本土生產的運輸機來支付KF-X計畫的研發經費

要正式服役還有好一段時間
既然是四代半戰機,那乾脆買f16v比較快
這一代的匿蹤戰機怎麼每台看起來都很像?
莊孝爺
莊孝爺 樓主

然後 , 各國抄來抄去 , 表弟一堆 . [偷笑]

2025-04-13 14:45
rukawa1

如果匿蹤和空氣動力學等相關理論是一樣的,那做出來的東西看起來都很像那是正常的。例如車子,你有看過哪台車的輪胎是方的嗎? 因為理論上用圓的才能得到容易推動的效益,除非有更好的,不然大家都是用圓的。

2025-04-13 15:50
六月牛車 wrote:
研製新武器,上面絕對有很多零件是台灣不會造的!
所以〝錢是用在本島〞這句話並不成立。
以新造勇鷹機為例,全機只有45℅自製率。其他55℅都是外購件。
戰機引擎最貴,機載電戰、航電系統,哪個台灣會造?

當然,不計代價用錢砸下去,是有機會做出來!
但那要用〝幾個十年〞才有成果?


老生常談!
誰說的或誰規定研究新東西,上面很多零件一定都要是自製的?
台積電生產晶圓,過程中會用到一堆軟體和原物料,
這些東西一堆都是國外廠商才做的出來的,國內做不出來。
沒有這些外國廠商的技術和原物料供應,
台積電根本生不出晶圓出來,所以台積電也算扶不起的阿斗?

至於你說的只有45℅自製率,來看看台灣的"研發"文化。
IDF當初出來,不但被砍單,等生產完後,連"研發"也停了。
後來F-16第一次購入後,長年無法續購F-16,
所以之後又想到IDF,投入研發專案,然後專案停了,後續研發也跟著停了。
之後又想到ADF,又開始研發專案,
這時才包括織女星 (IDF短腿由來已久,這時候才想到? ),
但沒幾年專案停了,研發也停了。

有沒有看出問題?
都是平常不做,想到才做,但平常根本沒累積技術,
然後專案來了都被要求短時間內做出成效,沒到標就停。
這種方式是想作出什麼好東西出來?
只有45℅自製率? 這種作法有45%自製率就不錯了!

平常有去研究戰機引擎,機載電戰,航電系統嗎?
沒有! 因為台灣沒這文化! 台灣只會專注在"現有"的製造。
10年前會做的,跟10年後會做的都差不多。

韓國KF-21目前引擎是用美國F414,
而在去年韓國廠商有提出10年第一階段自製引擎,
而在今年前陣子的新聞表示,
韓國政府已經同意並撥款研發該引擎。
韓國好笨喔! 都買的到還花大錢和時間去研發引擎。

台灣沒這本錢?
知道F-16的V版研發費用是台灣出的嗎?
台灣出資新台幣1100億元給美國進行F-16V版的研發,
而台灣無法取得任何研發技術成果,只能拿一點分紅。
真凱!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