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

漢翔前總經理徐延年 : 以經國號戰機為基礎的「國機國造」是正確之道。

莊孝爺 wrote:
就 F-16XL 來說, 空重增加 3100磅, 總重增加 5700磅.
但引擎沒改, 等於 推重比降低, 讓 爬升率降低, 機動再加速變慢......
IDF 想改 XL 外型, 想保有原機動性能, 粗估動力需增加 20%. ( F-125 增至11000磅級兩具 )
再想.....
當初 F-16A/B 升級至 F-16V, 如果更換更大推力的引擎, 原 F100- PW -200引擎移至 IDF-XL , 剛好可搞個兩聯隊.
那...更高的爬升率, 更大的作戰半徑, 更大的外掛武器量, 更長的航程......

lordkon wrote:
幻象戰機的引擎是落伍的
為何穿音速飛行的阻力比F-16還低
就是三角翼戰機的特色
可以靠XL構型來增加內油
XL空重也比F-16增加了1300kg
這還是大量採用碳纖維複合材料減重後的結果
F-16XL的機身長度比F-16長出1.4m
因為機身拉長為了防止起飛/降落時擦地取消腹鰭
改進的結果是
相比F-16超音速條件下F-16XL的升阻比提高了 25%;亞音速條件下提高了11%
可以看到機翼有兩種構型



飛鼠一號火箭董事長說
IDF戰機-1042 噴射渦輪引擎
可以從無人機慢慢改良


中華民國台灣把IDF戰機-1042 噴射渦輪引擎 裝到無人機
無人機墜機也沒關係
沒有中華民國台灣空軍飛行員會受傷
在慢慢改良提升渦輪前溫度
IDF戰機-1042 噴射渦輪引擎 熱段高溫段
經過30年長期使用 IDF戰機T-1042 引擎可靠安全





dailoan wrote:
飛鼠一號火箭董事長說
IDF戰機-1042 噴射渦輪引擎
可以從無人機慢慢改良
中華民國台灣把IDF戰機-1042 噴射渦輪引擎 裝到無人機
無人機墜機也沒關係
沒有中華民國台灣空軍飛行員會受傷
在慢慢改良提升溫度 IDF戰機-1042 噴射渦輪引擎 熱段高溫段


美國 F-16 XL
1.選字幕
2.設定
3.英文自動產生
4.翻譯 繁體中文
https://youtu.be/6l3Ixa_WmSg
https://youtu.be/6l3Ixa_WmSg

這是一種極具發展前景的航空發動機新材料。例如,碳化矽陶瓷材料的強度是傳統合金鋼的 1.5至2.5 倍,密度也小於合金鋼,可以降低發動機重量。陶瓷複合基材料中最先進的碳化矽纖維,在當下全世界只有日本和美國可以產出,而可以批量生產的只有日本碳素公司和日本宇部興產株式會社。就連美國的“ADVENT”新發動機計劃中,需要的碳化矽也由日本企業壟斷。

除此之外,渦輪盤採用了自行獨立研製的TMW-24鎳鈷高溫合金溶制鍛造。摩擦焊接、3D列印等先進製造技術也被運用在生產中。這些新材料和新生產工藝的應用,使得XF9-1的核心機可以在渦輪前溫度1800攝氏度下穩定工作。甚至超過了F119發動機的渦輪前溫度(1690攝氏度),已達到現代大型渦扇發動機效能的先進水平

莊孝爺 wrote:
故, 近代戰鬥機往 (恕刪)



莊爺,請問一下,

下午4:55,台中水湳逢甲附近
雲層過低

像幻象,但是不夠吵
到底是哪一種飛機在飛啊?
macross_sato wrote:
莊爺,請問一下,

下午4:55,台中水湳逢甲附近
雲層過低

像幻象,但是不夠吵
到底是哪一種飛機在飛啊?

不在台中, 不知 .

不好意思.....
dailoan wrote:
F-16 XL 買回(恕刪)

我以前很希望IDF II是三角翼
啊... 結果不幹了
只能看JAS39想像一下IDF II有可能長那個樣子
fque wrote:
我以前很希望IDF II是三角翼
啊... 結果不幹了
只能看JAS39想像一下IDF II有可能長那個樣子



台灣在和通用合作前,是和丹尼爾公司合作的,以F-104G為基礎發展,但後期構型有點類似當時為機密的F-117而被美國政府反對繼續發展。其中F-104M6是使用兩台F404發動機。為什麼會以F-104G為基礎發展一架新機呢?就是考慮到自身的科技小平及時間的迫切性(當時台灣評估PLAAF九十年代會有J-8II,Mirage2000,甚至是F-16A。F-5E及F-104將不是對手。丹尼爾公司是由丹尼爾先生所率領,他在當時是已退休之Lockheed副總裁;由於Lockheed當時已不再生產F-104,於是便授權他負責全球F-104之後勤保養工作。所以台灣便找他來合作發展F-104。

30年前
就有隱形三角翼IDF構想







隱形戰機塗料台灣製造,國軍二代戰機科技部助威
作者 中央社 | 發布日期
2019 年 04 月 29 日
在科技部「運用法人鏈結產學合作計畫」輔導下,中原大學研發出可
量產石墨烯的製備技術,已獲中科院採用,將用於隱形戰機的機身塗料,為國軍打造二代戰機。其中,中原大學的「綠色石墨烯製備技術」,能夠將原本難以量產的石墨烯,用成本相對低廉的方式量產,且能維持高品質,因此深獲業界重視,研究團隊已經在美國、中國與台灣申請專利

負責研發這項技術的中原大學化工系副教授劉偉仁表示,石墨烯具有優異的導電性、導熱性與透光率,是很好的吸波材料,可廣泛應用於電子、通訊系統以及航太科技等領域。目前製備石墨烯的各種技術包含剝離法,亦即從石墨礦中剝離,或是氧化還原法、化學沉積法等,但不是成本過高,就是製備出來的石墨烯品質不佳。

不過,劉偉仁說,中原大學所研發出的綠色石墨烯製備技術,不使用強酸或氧化劑,只使用純水,透過瞬間高溫及超音波震盪,克服石墨烯層間的凡得瓦力,進而將層層石墨烯剝離出來。此方式不僅節省廢酸處理成本,也能維持石墨烯品質。目前中科院已向中原大學採購石墨烯,將用於發展國軍二代戰機,做為隱形戰機的塗料

在商業應用層面,劉偉仁表示,石墨烯的吸波特性,可以做為電磁波的屏蔽膜,諸如孕婦裝、手機零組件等,都可以派上用場,且優良的導電性,也可發展鋰電池快充的應用,目前已有竹南科學園區的通訊線材廠商洽談合作。
dailoan wrote:
台灣在和通用合作前,是和丹尼爾公司合作的,以F-104G為基礎發展,但後期構型有點類似當時為機密的F-117而被美國政府反對繼續發展。其中F-104M6是使用兩台F404發動機。


補上構型演化圖,紅圈部分類似JAS-39的構型。

天衣神水 wrote:
補上構型演化圖,紅圈(恕刪)

dailoan wrote:
其中F-104M6是使用兩台F404發動機。為什麼會以F-104G為基礎發展一架新機呢?就是考慮到自身的科技小平及時間的迫切性

印象中, 是正在服役中的 J-79 渦輪噴射引擎 ( TURBOJET ) 兩具 .

這年代, 台灣因政治定位, F404 都買不到, 何況更早期的年代.......
只好考慮現實及可靠性, 能買新的 J-79 就買, 買不到就用 阿里山殺肉 J-79引擎.
直到 TFE-1042 出現......
dailoan wrote:
(恕刪)

如果有就很爽
  • 1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