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rlie2020 wrote:搞笑,婆三作为海军装备验收军官都说过指挥舰与普通驱逐舰区别,就你这相关军种资历都没有的还混淆什么。指挥系统每艘军舰都有但完整度不一致,俱备指挥舰功能的是多了不少设备但是并没到几百吨这么夸张。多的主要是大型通信电子设施但这个在舰体上占据面积很小,内部主要是软件层级和多几套指挥平台设施而已。就是伯克也俱备一定的舰队指挥编制能力但并不完善而已,相对于提子少了几个平台和软件层次限制为主。
在以前,只要是舰队指...(恕刪)
定保維修都有排定一定的時程, 時間到就會將該船安排進塢, 該船官兵作息就搬到艦隊部, 維修期間配合廠區作業進行派工保養.
旗艦與否要看船艦是升什麼旗幟而定, 不會因為船進塢就沒有旗艦.
jackyru01 wrote:
指揮官一般會選另一艦當臨時旗艦嗎 ?
這時,指揮官原本旗艦上的配合人員(例如參謀,警衛,其他-例如傳令等支援性質人員) 是不是都要搬上這臨時旗艦 ?
..(恕刪)
艦隊指揮官所在的那艘船就是艦隊旗艦,無關是哪一艘艦,如果該艦通訊能力差,就只能用有限的情資指揮艦隊作戰。
美國總統所在的那架空軍飛機的呼號(Call Sign becomes Air Force One)就是空軍一號,如果在陸戰隊飛機(比方說直昇機)就叫做陸戰隊一號 (Marine One) 無關是否是哪幾架特殊設計的飛機。
美軍第七艦隊旗件是藍嶺號,它是一艘已經服役48年的老船,但是它上面的通訊設備驚人,整個第七艦隊的幕僚作業可以全部搬上藍嶺號上。他一年前完成19個月的大修與昇級去年一月重回第七艦隊。
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80123002576-260417
由美國費城海軍船廠(Philadelphia Naval Shipyard)打造、為藍嶺級兩棲指揮艦一號艦的藍嶺號,它是二戰以來設計的最大的指揮艦。在兩棲作戰中,能提供海、空、陸綜合指揮控制設施。1970年投入服役。從1979年起,被調往日本橫須賀(Yokosuka)駐紮,擔任第七艦隊的旗艦至今。排水量約19,000噸、巡航最高時速可達43公里、最大巡航範圍約為19,000公里。作為指揮艦,藍嶺號編制為250名軍官、1,300多位男女士兵,可駐紮2架SH-60海鷹直升機(SH-60 Seahawk)。
這篇文章透露出它龐大的幕僚編制上艦能力,前面那個軍盲嘲笑基隆級增加200噸的目的,真是不斷秀軍盲下限。
當然中共海軍在2015軍演(才3-4年前)只能用052C 052當旗艦,也可以了解對岸的海軍指揮實力!





這種地方就告訴你艦隊作戰有很多眉角,可惜我無法舉實例,海軍只有一次對抗演習曝光,那次演習會曝光居然是因為政治原因,令人感慨。
未來最可能做海軍旗艦的反而是兩棲登陸艦!
1.採多功能模組化設計,可搭配不同模組整合(如艦載式偵蒐系統、無人載具、醫療貨櫃、防空飛彈及反艦飛彈等),依任務需求裝艦運用。
2.可搭載步兵連,並具備醫療作業室及病床,執行快速人員、物資運送或醫療援助等任務。
3.可於7級風力(含)以下執行任務,10級風力(含)以下安全航行。
4.駕駛臺、戰情室、機艙等部位操控臺,採統一、標準化設計,並具雙迴路備援功能,確保故障時
由其他部位操控臺替代,以提升艦艇安全係數,確保艦艇航行安全及具氣密防護設計,增強核生
化防護能力。
5.具備直升機飛行甲板及機庫,可提供海軍反潛直升機及空軍海鷗直升機起降與駐艦功能。
6.具備指管監偵能力,配置搜索及導航雷達、中口徑火砲及近迫武器系統。
7.具備海上整補、醫療能量及艦載式偵蒐系統。
在2015年12月15日,國防部公佈名為「迅能計畫合約設計」的商業服務標案的公告預告,外界曾推測這是以「迅海」為基礎的放大型雙體作戰船艦的方案 ,不過實際上這就是多功能人員運輸艦的海軍專案代號。
「迅能計畫」設計合約標案在2015年12月15首度公告,預算金額4905萬元新台幣,第一次投標只有財團法人船舶暨海洋產業研究發展中心(船舶中心) 投標,因而流標;2016年4月13日第二次開標,到4月22日再次流標。依照海軍官員解釋,受限於國內的採購法令,「合約設計標案」的得標廠商就不能進一步承包造艦工程,因此台灣各大船廠不會參與投標;而台灣唯一有資格設計軍艦的單位,只有船舶暨海洋產業研究發展中心(船舶中心) 。依照過去幾次合約設計標案的慣例,屬於公營財團法人的船舶中心為避免「與民爭利」,都不會參與第一次投標,第一次標案投標者未達三家,自然會流標。第二次投標不受首次標案「至少三家投標者」的規定,此時船舶中心才參與,並與海軍議價; 然而由於此次海軍的預算過低,開出的底價與船舶中心的報價落差超過20%,超過議價範圍,因而在2016年4月22日第二度流標。「迅能計畫合約設計」的第三次標案在2016年5月10日公告,在5月23日完成決標,由 唯一參與投標的船舶中心得標 ;第三次投標中,海軍的預算仍為4905萬元新台幣,而此次船舶中心的決標金額為4765萬元新台幣(底價為4769萬3468元新台幣),合約執行期間從2016年5月26日到2017年6月15日。 依照後續消息,迅能計畫合約設計工作開始之前,曾經過船型變更以及噸位調整。但是並沒有任何訊息關於這個修改到底是多少噸的增加?
迅能計畫合約設計完成之後,海軍將迅能計畫的艦體載台設計成果繼續用於「震海計畫」(新一代飛彈巡防艦),兩者使用共同的艦體來節省成本,而「震海計畫」建造的優先程度高於「迅能計畫」。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