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fxldm wrote:
呵呵,自己去看看查...(恕刪)
lumin1986 wrote:
我不明白,為什麼在你們眼裡,統一就一定是一方徹底改變另一方呢?大陸都沒有要台灣接受馬列主義的想法,幹嘛台灣要大陸恢復中華民國,執行跟你們一樣的政治製度?我想,你們首先會有一個概念,台灣的政治制度是正義的,而大陸的政治制度是非正義。我認為有必要重新去審視這種看法,反思其中的客觀性。
你們堅持你們的三民主義,我們堅持我們的馬列主義,這不正是信仰自由的體現嗎?
想併入美國是正常的,估計這地球上有很多國家都想併入美國。
我同意這段話,但有個前提
那就是需要先將對方的述求納入考量
有了不同角度的陳述,客觀才有機會呈現
台灣這邊雖然只能做到我不同意你的意見就把你罵得亂七八糟
偶而還在自己的立院練武功
但至少我們都覺得議題是可以討論的
單就這點而言,請問對岸做得到嗎?
你們可以接受台灣獨立的選項嗎?
如果連這點都做不到,反思客觀不就是你個人片面的想像?
一個連自己人民都百般嚴防的政黨卻奢談信仰自由的體現,
這是對信仰自由的最大反諷。
電車痴漢 wrote:
個人認為只要中國答...(恕刪)
你要不要問問謝爾曼願不願意這樣做?
謝爾曼寫給林肯總統的信提到 :南部必須由我們來統治,不然南部就要統治我們。我們必須征服他們,不然我們就要被他們所征服。他們除了要征服我們之外別無他求,而妥協之談全是胡說八道。我們知道,任何妥協都只能遭到他們的嘲笑。……所以我是不願意去哄他們的,更不願用讓步去迎合他們,只有讓他們飽嘗戰爭的苦頭,使今後幾代再也不敢訴諸戰爭。”
在這封信中,他還提出這樣一種恐怖政策:“我們應派軍官、員警、法庭深入到南部的各個角落。……至於時間,一年、兩年、十年、二十年都在所不惜。我們一定要清除和摧毀一切障礙,有必要的話,就殺死每一個人,奪走每一寸土地,沒收每一件財物,一句話,破壞我們認為應該破壞的一切東西。不達目的,決不甘休。

farefeeee wrote:
所以chrischenslayer...(恕刪)
我有別的理解
我理解的是
現在80年代以後出生的人們
因為教科書的變革
已經無法體會像老朽這種上了年紀的人
在讀了清季當時
因為政府昏庸外強欺凌國仇家恨
國土遭列強劃分或割據的國仇家恨
甚至日本殖民台灣期間對台灣人民的欺凌屠殺
心中的憤恨
老朽曾經做過一件幼稚的事
把中華民國的秋海棠地圖
在清末因列強欺凌而割讓的土地
從庫頁島到外興安嶺到唐努烏梁海到貝加爾湖到噴赤河到中蘇阿巴未定界
一塊一塊劃回中華民國的秋海棠地圖
這種對過往歷史的緬懷
讀了林覺民烈士與妻訣別書
節錄
吾今以此書與汝永別矣!吾作此書時,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書時,吾已成為陰間一鬼。吾作此書,淚珠和筆墨齊下,不能竟書而欲擱筆。又恐汝不察吾衷,謂吾忍捨汝而死也,謂吾不知汝之不欲吾死也,故遂忍悲為汝言之。 吾至愛汝,即此愛汝一念,使吾勇於就死也。吾自遇汝以來,常願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屬;然遍地腥膻,滿街狼犬,稱心快意,幾家能夠?司馬春衫,吾不能學太上之忘情也。語云:仁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吾充吾愛汝之心,助天下人愛其所愛,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顧汝也。汝體吾此心,於啼泣之餘,亦以天下人為念,當亦樂犧牲吾身與汝身之福利,為天下人謀永福也。
讀了方聲洞烈士的秉父訣別書
節錄
邇者與海內外諸同志共謀起義,以撲滿政府,以救祖國,祖國之存亡,在此一舉。事敗則中國不免於亡,四萬萬人皆死,不特兒一人;如事成;則四萬萬人皆生,兒雖死,亦樂也。祇以大人愛兒切,故臨死不敢不為稟告;但望大人以國事為心,勿傷兒之死,則幸甚矣。夫男兒在世,不能建功立業,以強祖國;使同胞享幸福奮鬥而死,亦大樂也。且為祖國而死,亦義所應爾也。兒刻已念有六歲矣,對於家庭,本有應盡之責任,祇以國家不能保,則身家亦不能保,即為身家計,亦不得不於死中求生也。兒今日極力驅滿,盡國家之責任者,亦即所以保衛身家也。他日革命成功,我家之人,皆為中華新國民,而子孫萬世,亦可以長保無虞,則兒雖死,亦瞑目於地下矣。惟從此以往,一切家事均不能為大人分憂,甚為抱憾;幸有濤兄及諸孫在,則兒或可稍安於地下也。惟祈大人得信後,切不可過於傷心,以礙福體,則兒罪更大矣;幸諒之。
心中熱血沸騰繼而潸然淚下
現在的年輕人,因為年代不同背景不同
已經很難感受了
中國人對這種國仇家恨,領土被分割
使得老共願意付出我們無法想像的犧牲與完整
也要維持領土完整
而主張台獨的人士
又願意付出怎樣的代價
一個人要主張台獨
這當然是言論自由
但要想一想,如果真的去做
自己要承擔怎樣的傷害
要承擔怎樣的責任
要付出怎樣的代價
看看這群覺青
你相信他們願意付出怎樣的代價呢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