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來聊聊對岸的步兵連


tetete999 wrote:
75無後座力砲?民...(恕刪)


的確,在70年代"75無後座力砲"早就是"地區的防禦武器"了,

也就是從"正式編裝"中移除了!

各位知道這種"無後座力砲"(包含106無後座力砲)有多危險嗎?

從砲體的設計到彈藥的搬移.儲存,在基層連隊來講都是重大的"隱患",

算是"傷敵1000,自損800"的武器吧!.....
hx135cb750 wrote:
我是1996-199...(恕刪)

誤會大了!
我說的是75無後座力砲不存在於步兵連,不是步兵連不存在!
tsaichan wrote:
的確,在70年代"75無後座力砲"早就是"地區的防禦武器"了,

也就是從"正式編裝"中移除了!

各位知道這種"無後座力砲"(包含106無後座力砲)有多危險嗎?

從砲體的設計到彈藥的搬移.儲存,在基層連隊來講都是重大的"隱患",

算是"傷敵1000,自損800"的武器吧!......(恕刪)


106無後座力砲在1996年新訓中心中有看過擺在地上陳列的

而裝在M151吉普車上的106無後座力砲車在1997年金門其他單位有看到裝上車陳列,簡直跟古董車一樣

至於金門地區的防禦武器大都是古董居多,連上就有
57mm戰防炮
90mm高炮
75mm/76mm戰車炮(汰除的M24/M18戰車)
40mm高炮

像57mm戰防炮,當初跟連上弟兄聊,是連二戰後期的戰車都打不穿的炮
大概只有榴彈還有用


https://pt.wikipedia.org/wiki/Canh%C3%A3o_sem_recuo#/media/File:JGSDF_Type60_recoilless_gun.jpg


tetete999 wrote:
誤會大了!
我說的是75無後座力砲不存在於步兵連,不是步兵連不存在!..(恕刪)

原來如此..
以前的步兵連。打不打的過現在台灣的營級單位。
北台灣純種步兵,基地在新豐,新庄子。不是出沒新竹一代至龍潭。
聯勇在保力山。
兵器連除外,配有65k2,t74,M249,60迫砲。66火箭彈。
在这里钓鱼?
台灣向後退 wrote:
一直以來,對岸的步...(恕刪)
你這資訊是30年前的了!
最新的我知道也不告訴你
台湾向后退 wrote:
一直以来,对岸的步兵...(恕刪)

hx135cb750 wrote:
感謝分享..看完影...(恕刪)

是練台灣那種刺槍術無意義,台灣的刺槍訓練已經落伍了,還停留在一戰時期水平,各國幾乎都是練刺人型靶,還有格鬥術,一般步兵就有訓練近身格鬥,絕多數國家軍隊都保留刺刀和刺槍術,台灣的訓練水平和強度,連二戰時期美軍都不如,家父當兵在陸戰隊,就是依照美軍顧問團指導訓練的,戰力很強,工兵部隊幾乎人人會用炸藥爆破,射擊要求也是非常高,家父還是優良射手,跆拳班出身,講難聽,當年一個陸戰排可以輕鬆幹掉現在一個連,還是使用各自武器的情況下(當時裝備M1步槍跟30機槍,家父500碼距離可以用M1打中靶心)。

台灣的步兵的組織和訓練非常落伍,基層軍官沒幾個懂佈置機槍陣地或是,小部隊戰術更是連二戰時期都不如~~~怎麼撤退,怎麼伏擊,怎麼構築防禦陣地,有幾個會? 需要火力支援有幾個懂的觀測指揮炮擊的? 國外早已經普級幾十年的雷射演訓方式,台灣幾乎沒看過。

Xantia_L wrote:
以前的步兵連。打不...(恕刪)


老實講現代化步兵,基本一個班至少要有3~4部無線電步話機(班長/副班長/2位機槍伍長),10人步兵班,要有2挺班機槍,1~2具M203型40榴彈發射器,依需求攜帶66火箭筒或AT-4火箭筒,8把步槍或卡賓槍(我個人是反對全用T-91這類卡賓槍級武器,至少保留一半編制標準18~20吋槍管的步槍),優良射手一名裝備加重槍管附雙腳架和4倍瞄準鏡的自動步槍(類似老美海陸的M27),手槍配4~5把,每人至少4枚破片手榴彈和部分特種彈,星光瞄準鏡一個班起碼2~3具。

排級,除了3個步槍班,還有一個機槍組配2挺T74排機槍4人編制,機動配屬M4古斯塔夫無後座力炮炮組(每門1個射手,2名觀測與彈藥手共3人)。

連編制3個步兵排,一個支援排(砲組有2門60迫炮與2門無後座力炮,重機槍組2~4挺50機槍或榴彈機槍,工兵組/化兵組/衛生分遣組/勤務組)與一個連部組(約20人),配吉普車或悍馬車3~4輛,軍卡2~4輛。

個人均配有防破片背心(擋一般砲彈破片),並可以插防彈板,戰術背心與突擊背包,整套式化防裝備。個人急救包等。

排部與連部均裝備背負式或車載無線電機。

夜視鏡,不需全部配發,但是至少要人人會用

射擊訓練要全面引進雷射式射擊訓練設備,增加實彈固定/不固定靶射擊訓練。

受訓至少6個月(基礎訓/步兵訓/個人專長訓),下部隊服役6~12個月。看役期,超過的按一般志願役給薪,退伍前6年,兩年一次教育召集(每次一周,每天射擊實彈12發,雷射模擬器30發,個人專長復訓),再六年是每年一次點召(每次1天,接受基礎體能與射擊復訓),等於12年內入營4週。

個人傾向維持徵兵制,但是採行並軌制,例如徵兵18個月役期,志願入營3年可以抵役期(完成六月基礎訓才能入志願役,領志願役薪資),表現良好可以延長役期,步兵役期至多8年,士官依照階級12~15年,士官長以上可以比照軍官,但需要有缺才能留營,非專業軍種,建議留營年齡不要超過35歲。

國民兵可以討論,各地訓練基地(營旅級規模),做為新兵與後備部隊訓練,以及戰時武裝編組的基地,兵員就近受訓與編組,編制至少一個營級常備兵力,配有一座三線自動化靶場,2~3組貨櫃雷射靶場,一個綜合模擬器訓練靶場(射擊重兵器與小部隊作戰訓練),一座歸零射擊靶場; 重要據點和大門才由常備部隊站哨,其餘哨點由受訓部隊負責。

各基地庫存至少一個旅級部隊的裝備跟彈藥。


對岸的地面部隊確實已經開始走機械化路線,走重裝作戰路線,跟台灣差異很大,台灣日後也會至少輪甲化部隊,傳統的固定陣地防守會變少,畢竟現在的火力強度,靠傳統固定工事,跟活靶沒兩樣,台灣環境也不可能到處修一堆工事。以後火炮也會以能自走或是輕型車輛可以快速機動為主。
台灣砲兵裝備/戰術和訓練也是跟不上時代,射擊指揮車,砲兵雷達都不普級,很難做到分散部署與集火打擊的作戰方式。

每次看到演習的灘岸反登陸展示,都覺得是當活靶,光靠臨時用沙袋構築的陣地,在現代戰場等於毫無防護可言,中共登陸部隊是裝備艦載多管火箭的,無人觀測機也已經普級,裝甲部隊和砲兵集中放海邊部署,根本是給對岸當靶子打而已,人家武器射程還比你遠。不用說現代作戰還有直升機跟氣墊登陸艇可以快速突擊。

Oceanian wrote:
防弹背心只有治安战...(恕刪)

大陸軍隊多久沒有打過像樣的戰爭了??
城鎮戰能打贏ISIS那樣的半職業化軍隊??
連作戰經驗豐富的美俄兩國軍隊都有幾次吃鱉的紀錄

之前看到大陸維和部隊的表現~~~竟然放棄自己負責保護的難民營,遇到三流的部隊都不敢打~~選擇逃跑~~~ 還是維和都是派最弱的部隊示敵以弱?

防彈背心或防破片衣許多國家都是基本配備了,基本上只要是交戰區,不論是否城鎮區,多數還是會穿,另外多數戰場損傷是因為破片造成的傷害,你說的爆炸衝擊波造成的傷害,要近距命中才致命,但是這種距離基本必死,殺傷範圍最大的還是破片,只要中要害或是大血管或是傷口感染,反而更容易有死傷,現代作戰遭到伏擊可能就是一輪機槍壓制你,然後快速打一輪迫砲或是榴彈機槍,在野外空曠無遮蔽情況下,沒穿防彈衣或防破片衣傷亡會很慘。

airbear wrote:
大陸軍隊多久沒有打過像樣的戰爭了??...(恕刪)

說得好像你們的四個月役期草莓冰就打過仗一樣?

哦,我忘記了,你們是打算讓美日幫你們打一場獨立戰爭的,你們自己不會打仗沒關係。
你啥都不懂,關我什麼事? 你說的都對,你開心就好。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