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

南韓以彈道飛彈打擊海面快艇測試


kruppag123 wrote:
而你要用GPS+GNSS+北斗一起來也要注意干擾問題。在不濟重點區域多裝幾台高功率變頻發射器
來個寬頻干擾...(恕刪)



這東西干擾低飛巡弋飛彈是有可能的啦 ! 畢竟低飛時指向性天線作用不大 ...
美軍03年在伊拉克就曾吃過苦頭哩 ~~

不過由於功率大極易被定位 , 所以這些干擾裝置大多開機後兩三下就被反輻射飛彈及
其他精確打擊武器收拾啦 ! 事實上03年侵略伊拉克行動中 , 美軍大量使用ATACMS
(450枚)戰術導彈 , 應該也與伊軍擁有GPS干擾裝置有關 ~~ 畢竟彈道類武器並不會
受干擾影響其精準度 .

piwu0536 wrote:
光纖陀螺儀是上個世紀七十年代就有的東西 , 成本與精確度相較現在衛星末制導差多了 ~~
連搞慣性導引最厲害的美國 俄羅斯 , 都早就放棄在戰術導彈及遠火上裝那些有的沒的
機械陀螺,光纖陀螺,浮懸陀螺,靜電陀螺,激光陀螺囉


所以到底是誰在騙人??
中国高精度激光陀螺仪实现量产

摘錄內文~~

现代的微机电陀螺仪成本非常低廉,精度也可以满足一般领域的使用需求,而且可集成到微型芯片上,因此成为了当前民用领域的主流陀螺仪

但在军用领域,激光陀螺仪和光纤陀螺仪仍是主流产品,尤其在中远程导弹制导、航空、航海导航、航天等领域激光陀螺仪应用仍十分广泛。这主要是由于微机电陀螺仪的精度仍不能达到激光陀螺仪的水平,包括卫星制导炸弹、短程弹道导弹等武器可以使用微机电陀螺仪进行制导,但必须通过卫星定位进行修正,而远程武器上由于积累误差过大,就难以使用微机电陀螺仪了。尤其是在潜艇上,高精度激光陀螺仪意义很大,潜艇长期在水下活动,无法通过卫星定位来修正其惯性导航系统的积累误差,其惯性测量元件必须具备极高的精度才能满足使用要求。


瑞士生产的高精度激光镜片,可用于陀螺仪

美国80年代研制的MX(和平保卫者)导弹上搭载的机电陀螺仪是世界上精度最高的机械式陀螺仪,每小时仅偏离1.5*10-5度,使该导弹可以在完全不依赖外部信息的情况下在14000公里射程上偏差小于100米,然而这一设备成本也极为高昂。因此在研制潜射“三叉戟”弹道导弹时就改为使用环形激光陀螺仪,降低了成本,并大幅度缩减了导航设备的体积。


2011年俄罗斯莫斯科航展上展示的新型环形激光陀螺仪

目前在激光陀螺仪领域较为领先的国家有美国、俄罗斯、德国、法国和日本,其中美俄法都将激光陀螺仪用于制造本国的洲际导弹。中国参与欧洲“伽利略”导航时就曾向法德提供过环形激光陀螺仪部分技术。不过由于中国一直没能实现这一技术的产业化转化,因此只有在洲际导弹、航天发射等领域使用国产高精度激光陀螺仪。而在一般运用领域尚需购买俄罗斯的高精度光纤陀螺仪。俄罗斯的光纤陀螺仪技术较为先进,印度不久前发射的“烈火4”中远程导弹上也使用了俄罗斯的光纤陀螺仪,光纤陀螺仪的主要优势在于成本较低,同时出口门槛不高。相比之下,高精度环形激光陀螺仪仍属各国的重要机密,轻易不会出口。

军用激光陀螺的发展取决于战争对武器自动化、机动性和准确性的要求。今后几年激光陀螺技术本身将主要向更高精度、更高可靠性的高要求方向和体积更小、价格更便宜、结构更牢靠的超小型战术应用发展。前一发展方向的目的在于为航天、航海(特别是潜艇)提供高精度的惯性元件。后一发展方向主要是为战术导弹、中近程火箭、火炮瞄准线稳定等提供更坚固、廉价的传感器。

上世紀70年代的東西,2014年中國才能量產?

電車痴漢 wrote:
所以到底是誰在騙人...(恕刪)



唉 ~ 激光陀螺儀與你前面提到國研院發表的光纖陀螺儀是兩回事好嗎 ~~ 兩者的
誤差等級差很多 .... 不過就算如此 , 美國還是早在1976年就把它裝在戰術導彈上
試驗成功了哩 !

不過 就算美國在這種傳統慣性導引領域這麼厲害 , 它的新型戰術導彈還是照樣是
衛星制導的喔 ! 畢竟兩者精確度差太多啦 ~~ 以ATACMS為例 , 早期慣導型射程僅
150KM , CEP高達50米 ! 而後來的衛星制導型號 , 射程增加為300KM , CEP卻降
為僅10米哩
~~

所以現代各國新型戰術導彈及遠火都改為衛星末制導 , 不是沒有它原因的呀 !!

電車痴漢 wrote:
所以到底是誰在騙人...(恕刪)




一架台幣三五萬的大疆空拍機都能自動返航了
對岸要透過類似科技要準確命中台灣的固定目標只會越來越輕鬆

衛星導航普及化真的會對台灣防衛造成大壓力

以目前趨勢看來,台灣還是多發展進攻武力還能稍稍有些嚇阻效果

跟台灣相比
美國真的對南韓很夠意思
想要什麼武器就賣
還駐軍協防
800公里射程...北韓也不用那麼遠
是協助打中國嗎?

trdtinn123 wrote:
跟台灣相比美國真的...(恕刪)



美國應該不會提供800公里等級彈道飛彈科技給韓國 , 這射程打不了多少中
國目標 , 卻能涵蓋半個日本哩 ! 而韓國與日本因為獨島爭議及過去歷史因素 ,
是有潛在衝突可能性的 .....






在外國討論區有些軍迷認為 , 玄武-2技術應該是來自俄羅斯 . 當然 這也只
是根據玄武-2與俄羅斯Iskander M導彈外觀類似所做的猜測而已 .....

piwu0536 wrote:
在外國討論區有些軍迷認為 , 玄武-2技術應該是來自俄羅斯 . 當然 這也只
是根據玄武-2與俄羅斯Iskander M導彈外觀類似所做的猜測而已 .....


會有人這麼猜並非空穴來風 俄羅斯製的火箭作為南韓"自製"的衛星發射火箭的第一節

第一節都賣了 何況技術 所以要有這樣的聯想是很正常的事 坦白講800公里只是一個說法

南韓真要打日本的核心地帶800公里的射程是很夠的 所謂限制南韓的導彈能力只是一個假設

那是區域穩定的說法 真要打起仗來 其實沒有太大的意義
光纖陀螺儀 雷射陀螺儀

摘錄內文~
氦-氖環形雷射陀螺儀(He-Ne RLG),相比傳統的機械式轉子陀螺儀,主要優點是無機械轉子,結構簡單(少於20個部件),抗振動性能好,啟動快,可靠性高,數字輸出。此外,一些研究 人員還提出用固態增益介質替換氦-氖氣體,能夠使陀螺儀的工作壽命更長、成本更低和製造更簡單,這種陀螺也被稱為固態環形雷射陀螺儀(固態RLG)。目 前,基於氦-氖環形雷射陀螺儀的慣性導航系統已經廣泛應用在航空和航海導航、戰略飛彈的導航、制導與控制領域,成為主要的高性能陀螺儀之一。

原文網址:https://read01.com/0doBOD.html

雷射陀螺儀也會做了啊!

光纖陀螺儀,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美國海軍研究辦公室希望發展一種比氦-氖環形雷射陀螺儀的成本更低、製造流程更簡單、精度更高的光纖角速度傳 感器,也就是俗稱的光纖陀螺。目前,最為常見的光纖陀螺儀是相敏光纖陀螺儀,通過測量在一個光纖線圈中的兩束反向傳播光束的相移以敏感載體轉動,從而計算 出其角速率。因此,光纖陀螺儀的精度主要取決於其採用的光纖種類和光電檢測系統,偏值一般處於0.001度/時-0.0002度/時之間。現在,光纖陀螺 儀已經被廣泛應用於魚雷、戰術飛彈、潛艇和太空飛行器等。

原文網址:https://read01.com/0doBOD.html

國產光纖陀螺儀

國產縮裝型導航儀


不知屁武兄覺得~這樣灣灣能不能做出像 中國AR-3 一樣厲害的神兵遠火呢?

電車痴漢 wrote:
光纖陀螺儀 雷射陀...(恕刪)



不必再大談陀螺儀了啦 ~ 世界各國在新型戰術導彈及遠火上使用衛星制導技
術而淘汰慣性導引 , 不是沒有其原因的喔 ~~ 所以台灣在可見未來 , 發展這
類武器的可能性不大 ....

事實上 不要說末制導彈頭的問題 , 連是否有國家願意賣台灣新型固態燃料這
都頗有疑問 ... 人家國外122mm口徑火箭現在都能打40km了 , 台灣同級的雷
霆2000的MK-15火箭只能飛15公里 ~~ 國外227mm火箭射程已能達120km ,
雷霆2000的MK-45射程卻只能到45km ....

各種指標都只有人家國際水準的三分之一 , 這要怎麼玩 ?? 所以政府要放棄發
展中程導彈 , 可說是有自知之明呀 !!

電車痴漢 wrote:
我說屁武兄~您之前...(恕刪)



沒有國家會願意賣台灣衛星導航軍碼的解碼芯片喔 ~ 難不成台灣要學
中國 俄羅斯 , 發射一套自己的系統 ?

至於雷霆兩千是2012年才服役的 , 已經算是台灣相關技術最新結晶啦 !
可是其射程跟其他國家同口徑火箭差異就擺在那邊 ~~

現實如此 , 卻想要短期內大幅進步 ?? 我看頗難喔 .....
  • 1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