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太平洋戰爭中,零戰貫穿整個海戰,已經沒有更多的進步來解決自身動力不足的問題,而老美的新飛機卻一直出現,而且伴隨更大的發動機動力及更堅固的裝甲。美軍對付零戰的方式很簡單,不跟日本玩最小迴轉率,乃是徹底實現老美粗曠不拘小節的作風,用更大的壓制力去捅靈戰~!老美後期的戰機馬力可說是變態到極致,這也為噴射時代戰機跟大推力發動機相應而生埋下伏筆。
PLAYER553386 wrote:這片中是零式 vs...(恕刪) 題外話,片中深深感到日本人對戰爭的反省....相反的,某大國的拍片卻到處存在喊打喊殺。某大國人民發言不是核平這裡、核平那裡、又留島不留人的.....軍武版幾乎每個主題討論到後來結果就是台灣被彈洗了幾次。J20厲害嗎⋯⋯打贏F22又怎樣,搬磚的還是一樣搬磚不是。
1941年8月,美國志願航空隊(也就是著名的飛虎隊)成立,由陳納德任司令,志願航空隊裝備了100架美制P-40戰鬥機。陳納德根據這段時間裡中國空軍和零式交戰的情況,將零式的性能特點和P-40進行了分析和對比,認為兩種飛機速度不相上下,火力也相差不多,但零式在爬升率和垂直機動上占優,而P-40則在俯衝性能上占優,因此制定了有針對性的戰術——爬高占位、俯衝攻擊、迅速脫離、絕不糾纏的打法,並據此進行了強化訓練。1941年12月23日,志願航空隊在緬甸仰光上空首戰吿捷,新戰術大顯神威,一舉擊落4架零式。此後,飛虎隊在空戰中連連蠃得勝利,終於扭轉了零式在中國戰場上橫行無忌的猖狂局面。1942年6月3日,日軍飛行員古賀忠義駕駛的零式21型從阿留申群島附近的「龍驤」號航母上起飛,在對荷蘭港的空襲中油箱被地面火力擊中而漏油,由於燃枓大量泄露無法返回航母,只好在阿庫坦島上迫降,結果迫降時飛機側翻,古賀因此喪生,但飛機只是輕微受損。五個星期後,一支美國部隊發現了這架倒扣在沼澤中的日本飛機,當時古賀的屍體還在座艙中。隨後,美軍將這架飛機運回並修復,這可以說是美國在太平洋戰爭中最重要的情報收穫之一。美國人對其進行了徹底地分析,並在不到一個月內,由海軍試飛員愛德華•桑德斯上尉進行了24次試驗飛行,使美軍獲得了零式寶貴的第一手資料。據說這就是古賀的A6M2,塗上了美軍標誌分析結果表明零式具有很好的爬升率,能輕易超過當時盟軍現役的任何戰鬥機,而且航程也占優。零式具有卓越的機動性,低速與零式進行格鬥無異於自殺,但在高速時就不一樣了,只要超過370公里的時速,零式的機動性和靈敏度就會急劇下降,翻滾控制十分困難,這時拉動操縱杆必須花很大力氣,而且零式機向左滾翻、轉彎比向右要容易得多。此外,在負加速條件下零式的發動機極易熄火——這是它使用的浮動式化油器的最大缺點。同時美國人還發現了零式的機翼結構存在嚴重缺陷,俯衝速度因此受到限制。被咬尾的零式能通過高速俯衝或者小半徑轉彎輕易擺脫,所以盟軍飛行員一定要保持高速,避免陷入低速糾纏。空戰中,只要以垂直方向進行動力俯衝並打開加力,就可以迅速擺脫攻擊,而零式此時因為發動機的緣故往往會突然停車。此外,還可以在370公里時速以上時突然向右轉並橫滾,這種速度下的機動動作零式根本無法追上。同時零式為了減輕重量,沒有安裝自密封油箱和任何自動滅火裝置,飛行員也沒有裝甲保護,機體中彈就可能起火,美軍為此特地研製了穿甲燃燒彈。這種子彈能夠輕易穿透零式的鋁合金蒙皮,並引燃整架飛機。美國發現了零式的缺陷,並迅速通報給在太平洋戰場的一線作戰部隊,這些寶貴的技術分析迅速幫助美軍飛行員改進戰術,使其能夠以現有裝備來擊敗稱霸太平洋上空的零式。就在美國航空技術部門仔細研究分析零式的同時,在太平洋上和零式浴血苦戰的美軍飛行員也在付出了慘痛代價後摸索出了對付零式的有效戰術。第3戰鬥機中隊中隊長約翰•史密斯•薩奇少校發明了「剪刀交叉」,這種戰術也用薩奇的名字命名為「薩奇曲線」或者叫「薩奇剪刀」,就是2架F4F相互交叉飛行,相互掩護對方尾部,這樣如果零式咬住了其中1架的尾部,就會被另一架F4F咬尾,很有幾分「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的味道,這是美軍雙機編隊對付零式最有效的辦法。同時報據歷次空戰的慘痛教訓,美軍飛行員被告誡一定要儘可能保持高度,採取俯衝攻擊,不管攻擊是否得手,立即利用俯衝的速度優勢迅速脫離,然後再爬高準備進行下一次攻擊,總之儘量避免與具有機動性優勢的零式進行近距纏鬥。
kws0130 wrote:軍武版幾乎每個主題討論到後來結果就是台灣被彈洗了幾次。...(恕刪) 事實上根據洛馬官網報告 , 美軍在這幾年作戰中已發射超過三千枚精確導引遠火哩 ~ 使用量很驚人吧 ?所以未來老共當然也有可能在台海大量使用這類精確導引遠火囉 !洛克希德馬丁官網
piwu0536 wrote:事實上根據洛...(恕刪) 是喔⋯⋯那真是恭喜你了,是不是發這樣的文就可以少搬幾塊磚了?又來彈洗台灣,有進步啦⋯⋯我記得以前念書時都說要血洗台灣。J20成軍啦,我好怕....這樣你有沒有很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