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國軍量產︰雄三飛彈「發射車」,機動力大增

cche1079 wrote:
非正規登陸的能在灘...(恕刪)


火力運用計劃是砲兵編寫的
登陸戰的登陸部隊最弱時不是在灘頭
而在舟波換乘時

那些要下餃子準備登陸時是火力發揚最好時機⋯⋯
守方才不會放過攻方最混亂的時機

砲兵要指揮要火力運用分配
但平時也要做好集火點設置與分配
萬一FDC,觀通指全毀
砲班還是可以自行針對預設集火點一一點名
仗不一定會照計劃走
所以當然有好幾套劇本在走⋯
指參作業很耗時很累人

砲兵是技術軍種
講的是技術與戰術~
心的通透 並非沒有雜念 而是明白取捨
柴犬大果然專業(看到那張頭像圖,都有想狂捏附近店家柴犬的衝動)

請教一下大大, 就小弟所知外島砲兵早已陣地化, 外島空間有限 也沒有機會進行射擊後的轉移

那本島一般的砲兵有制定射擊後(LT2000射擊後直接車子開了就跑,但老舊的105/155榴必須車輛牽引),

立即轉移後備陣地的制度/演練嗎?


rogerkuo2001.tw wrote:
由於在外島當過砲兵預...(恕刪)

cche1079 wrote:
請教一下大大, 就小弟所知外島砲兵早已陣地化, 外島空間有限 也沒有機會進行射擊後的轉移
那本島一般的砲兵有制定射擊後(LT2000射擊後直接車子開了就跑,但老舊的105/155榴必須車輛牽引),
立即轉移後備陣地的制度/演練嗎?(恕刪)


我不是砲兵

但是也知道
砲兵砲班訓練就是穩打快跑

看砲班下基地每天被操轉移陣地

操了和狗一樣


一般陣地不會只有一個

一定是打了就跑

以打造終極 Skyline GT-R 為目標的職人 http://roadflight.pixnet.net/blog
了解~

您說的也都是砲兵基本準則~

但小弟擔心的是那占多數的牽引式火砲 (自走砲/LT2000倒不是問題),

陸軍真的有足夠數量的卡車 來拖曳大批老舊的牽引式火砲,進行陣地轉換嗎??

平常演習最多也不到百門的火砲數量,應該還好處理~

戰時一個登陸灘頭周遭要地, 可能會有百門以上的岸防火砲數量, 需要卡車來拖曳,

扣除戰時一堆物資/兵員調動所需的卡車,還剩多少輛 載重卡車可供砲兵使用??

擔心陸軍真的搞的定數百門火砲的拖曳調動嗎??



roadflight wrote:
我不是砲兵
但是也知...(恕刪)
cche1079 wrote:
了解~您說的也都是...(恕刪)


基本上外島砲兵是守勢作戰,與本島的野戰砲兵不同
不過下基地是考野戰砲兵
小砲(105榴)有堡內與堡外射向
大砲(155H含以上)就只有堡內射向
各有職掌
大砲為反砲戰
小砲是打海面與登陸
外島那些放地砲堡內的砲在現在的一些飛彈/精靈導引砲彈的威脅下
存活率讓人擔心

不過退伍20年多
現在的進步就不知道了

其實砲兵不是只有看砲班本身
打灘頭或海上目標也不是一定要拉到海邊
每種砲有不同的射界
看目標的遠近找己方的火力配置做調配

牽引砲的編裝一定卡車夠
砲兵只有前進觀測官在步兵那要走路
其他都是坐車
平常公令憑單一大堆妥善率不好
個人覺得是國軍勤儉建軍捨不得拿來用
戰備儲存一定夠
像兩國論飛彈危機時我已退伍
但戰備儲存一打開
數量一定補到足
只是日後高裝檢怎麼藏就不知道了~

舊型的牽引砲的問題是配套國軍守舊
還在方向盤射向賦予還要插標桿
還要測地拉有線通訊
雖然下基地阿兵哥操到時間可以儘量縮短
還不如GPS測地,自動射向賦予
射擊指揮自動化
我那時當兵時準則還在二戰時那套
FDC還在拉計算尺,陸山光電當擺飾
不是只看砲的性能那麼簡單

砲兵是技術軍種在講戰術
阿兵哥的體能與技術熟練度只是其中重要的部份

砲兵本來就是打帶跑
反砲兵/迫砲雷達早就有了
以前在砲校還進去參觀過AN/TPQ-37
敵我陣地在砲彈射出後都算的出來~
敵方砲彈還未落地就可以去問候對方了
不過37這台好像沒搬去外島...



心的通透 並非沒有雜念 而是明白取捨
了解~

您說的雷達好像已經退役了(軍事雜誌訊息)~

外島的砲兵火力應該都在縮編, 很多陣地都廢棄了

(在沒有早期那種絕對空優/反攻大陸的需求下,外島好像只剩雷達預警/設電子偵蒐/監聽的功能)~

之前有聽說 陸軍有運LT2000至外島據點增強火力~

猜測現在外島防禦重點可能是東引島(島上有天弓導彈/還有雄二反艦導彈,而且無法兩棲登陸)

rogerkuo2001.tw wrote:
以前在砲校還進去參觀過AN/TPQ-37
在沒有完全壓制海岸部隊
沒有任何的船艦敢接近沙灘或港口的
只要有小型迫擊砲
就可以消滅船團了

雄三飛彈只會讓敵人
重要船艦不敢接近台灣

阿 丹 wrote:
國人不要過度神話飛...(恕刪)


目前世界上任意一款飛彈尋找攻擊目標都是靠衛星傳送GPS(x,y,z)座標導引
,再加上電腦自動修改參數,進行修正位置方位座標,尋蹤器也只是分析
衛星所給予的參數,其他更詳細可以再慢慢聊________________
yumico wrote:
目前世界上任意一款飛彈尋找攻擊目標都是靠衛星傳送GPS(x,y,z)座標導引
,再加上電腦自動修改參數,進行修正位置方位座標,尋蹤器也只是分析
衛星所給予的參數,其他更詳細可以再慢慢聊________________


全部?

搜索雷達跟射控雷達可不是吃閒飯的...

中短程飛彈可是由自機/艦/陸上雷達等給初始方位座標等資訊後,剩下的就靠慣導跟自體尋標器等方式接手了,不見得要衛星的GPS支援

各式主動.被動.半主動尋標技術早在上世紀80年代就已經發展的有聲有色,GPS只不過是再提供一個較方便的定位方案而已

後來發展的的資料鏈能力再給予中途修改與較方便整合協同接戰,也不一定得靠衛星才能做到

就算沒有任何衛星支援,飛彈依然有其他的內建其他主要和備用方案可以自動轉用

天劍2一枚3千萬台幣,射程才30公里,這種中程飛彈真的是性能不上不下,但台灣還是需要買一些補長程飛彈網掛掉的洞,但應該不會需要很多,不然多買些弓三還划算

刺針一枚才300萬台幣
Sam Tsou wrote:
這個絕對對台灣的防衛...(恕刪)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