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空軍大訂單,漢翔、洛馬競標

AT3服役時 小弟才出生而已,看來果真是老了~

就我所知AT3在F-16服役後 不再擔任夜攻的關鍵之一,是因為AT3根本不具備夜間對地攻所需的能力,執行夜間攻擊任務時 AT3要靠僚機投下照明彈標定目標~
反觀F-16 BK20則有IR莢艙+IR版小牛飛彈 單機即可獨立進行夜間精準打擊,

如果這批高教機能搭配雷射標定/前視IR莢艙之類的行頭, 那也就具備完整對地攻擊機的能力~

教練機兼差巡邏/戰場阻絕任務, 韓國的T-50就是很好的例子

而且拳頭沒人在嫌少的, 96年飛彈危機,中共大軍雲集台海時,國軍甚至還有在灘頭戰時 讓C-119出去投彈的計畫(事後軍方自己批露的,據說當時安排鐵製炸彈直接由機組員由艙口扔出,(真的是該說非常時期 非常作法嗎???)

空軍有可能會讓60架噴射機 在戰時毫無作為嗎?

minhua0317 wrote:
呵呵,我也是有老到經...(恕刪)

cche1079 wrote:
空軍有可能會讓60架噴射機 在戰時毫無作為嗎?..(恕刪)


如果還有飛行員, 讓 F-16 從關島飛來補充比較好

如果已經沒有一線飛行員, 用二線飛行員駕著二線都稱不上的飛機應戰, 結果就不用說了吧!
Edison
edison01 wrote:
讓 F-16 從關島飛來補充比較好

老美真有這麼大方???
cche1079 wrote:
就我所知AT3在F-16服役後 不再擔任夜攻的關鍵之一,是因為AT3根本不具備夜間對地攻所需的能力,執行夜間攻擊任務時 AT3要靠僚機投下照明彈標定目標~
反觀F-16 BK20則有IR莢艙+IR版小牛飛彈 單機即可獨立進行夜間精準打擊,

如果這批高教機能搭配雷射標定/前視IR莢艙之類的行頭, 那也就具備完整對地攻擊機的能力~

教練機兼差巡邏/戰場阻絕任務, 韓國的T-50就是很好的例子


雖然我覺得台灣鄉民一廂情願在M-346上有點興奮過頭
但衍生出教練機是否兼差的議題倒也還有點意義

當初AT-3被抓去兼差的時候
想想“夜攻中隊”這字面上的意義
為什麼使用在夜攻?
就表示空軍也認為教練機這種較呆又慢的機種不適合在高強度的白天出擊
只能夜間偷偷摸摸去搞你一把
有戰果算賺到

然後,後來買了一堆新玩具
空軍有再嘗試把這些夾艙之類的裝到AT-3上面去玩玩看嗎?
沒有,一點也沒有

一方面是術業有專攻
一方面也是,當初AT-3設定的攻擊模式已經被陸航的AH-1, AH-64給取代了

教練機兼差巡邏/戰場阻絕任務是很好
但適合的是低強度環境
比如說有些國家拿來打打毒梟或威嚇一下軟弱的鄰國
這搞不好都可以當作新飛官高級課程的一環
但我們不一樣
我們沒有毒梟或軟弱的鄰國就算了
還面對了仗一打就是高強度的殘酷環境
當然我也同意打仗要用盡一切手段
但要用生手生澀操控教練機去做平常沒做過的事情
那幾乎等於是拿戰場勝負在賭博

當然空軍要做這件事也不是不可以
採購架數要增多,對地攻擊要納入教範內那才有意義
然後搞了半天發現任務又和AH-1, AH-64重疊
然後到時候戰時這些支援機種要聽空軍的還是陸軍的?
戰爭一開打大部分機場跑道被破壞,起降能量要優先供給戰鬥機
那這群教練機要怎飛怎降?
考量了這些
就不由得嘆了口氣
唉,教練機還是好好做教練機的工作就好了.........
教練機最重要的就是代訓功能,密集支援也是有需求的(對地轟炸練習)

從低階到高階的噴射機,都能整合代訓是最好的,台灣的AT3是為F-5E/F時代的需求

例如學飛F-16還特別弄一台F-16B來教你,例如能夠用低階機種( M-346 / AT5 )代訓最好

等到真正需要F-16在去飛F-16B,可以減少飛行成本(F-16每小時16萬)與 高階機種折舊.壽命

最貴
F-22 每小時/$68362美元
F-16 每小時/$22514美元

只計入變動成本,不含折舊成本

F-16每飛行1小時作業維持費是16萬元
IDF 為25萬元
幻象 卻要80萬元

cche1079 wrote:
AT3服役時 小弟才出生而已,看來果真是老了~

就我所知AT3在F-16服役後 不再擔任夜攻的關鍵之一,是因為AT3根本不具備夜間對地攻所需的能力,執行夜間攻擊任務時 AT3要靠僚機投下照明彈標定目標~
反觀F-16 BK20則有IR莢艙+IR版小牛飛彈 單機即可獨立進行夜間精準打擊,

如果這批高教機能搭配雷射標定/前視IR莢艙之類的行頭, 那也就具備完整對地攻擊機的能力~

教練機兼差巡邏/戰場阻絕任務, 韓國的T-50就是很好的例子


現在就看空軍的要求,現成機種中,
如果只需要教練機,首選當然就是漢翔合作的M-346
如果要對地攻擊就剩台灣洛馬T-50,歐洲沒膽輸出有武力的攻擊機.

以成本來說,最經濟的就是M-346.
以泛用程度來說當然是T-50.
以上兩機都可以在台組裝,符合國造原則.

jrta1597 wrote:
如果要對地攻擊就剩台灣洛馬T-50,歐洲沒膽輸出有武力的攻擊機....(恕刪)

那M346-漢翔改,您看如何?
rukawa1 wrote:
如果是"重開生產線"造新的IDF教練機,
生產成本過高!
聽說外購只要這種一半不到的預算......

外購跟國產預算一樣
且勇鷹已經交機給空軍了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