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0609 wrote:中俄尼布楚條約http...(恕刪) 請問現在是中國的那一個朝代我真的搞混了第一句寫大清皇帝不就要改成中國皇帝那大明也是中國蒙古也是中國講到這裡還有一本書名叫蘇俄在中國.......那現在應該是民國104+268年=民國372年
ccclibg wrote:請問現在是中國的那...(恕刪) 分裂的朝代,中華民國理論上國祚未盡,但是遲早會放棄正統之爭.清跟明都是政權使用的國號,"中國"兩個字比較偏向文化/地理/國家的含意,跟國號並不衝突.
ccclibg wrote:康熙,雍正,乾隆這...(恕刪) 國、國家這個概念從古代到近代(不包含現代)全世界的定義都是不一樣的,而現代的"國家"概念跟古代更是南轅北側的東西。"中國"可以是地域、區域、國、政權、地理上的稱呼,而且也是從古到今都不太一樣。目前能找到有"中國"這個名詞記載最早的是西周成王五一個叫"何"的貴族所鑄的尊(銅壺)上面的銘文(鑄在銅器上的字)。也就是"何尊銘文"。隹武王既克大邑商,則廷告於天曰:余其宅茲中國,自茲乂民。意思是:由於武王已經滅了大商國,於是昭告上天,說:我要住在這個天下之中的都邑,從這裏治理庶民而這裡的中國指的是洛陽平原一帶。在往後的還一堆不同的概念,比方日本不管當時是什麼朝代都會稱"某朝"或"中國",但國書基本稱國名也就是某某朝,或是中原王朝以外的割據政權也稱定都中原的政權為"中國"。這種概念很複雜的想知道你自己去找資料,但可以確定的古代中國的概念跟現代的是完全不一樣的。也就是跟你在學校學的不是一樣的東西。
中國兩個字在明、清之際是否從內涵到外延都跟現在完全一致, 這當然有討論的空間。但如果說中國是民國元年以後才有的概念,或者說之前純粹是地理上的涵義則明顯不符合事實。如果是純地理涵義,那就只是一個自然物,不構成國際法上的主體資格,那麼清朝與外國之間的各種外交文件就不會有「中國」的主張、權利、義務等等的表述。而事實上這樣的表述在清朝確實是正常的用法。(就好比我們不會在法律文書裡看到台灣島、中央山脈、台北平原、某號公寓...的權利義務為何這樣的表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