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小春2525 wrote:
現代戰爭都是視距外戰...(恕刪)
那來的美國時間生產....
像二戰時那種前線拼命丟機,後勤還能像下雞蛋一般撲通撲通下產線補充前線需求的年代已經過去啦
當年漢翔那個交機速度就已經是戰時生產速率了,不然現代戰機生產量通常是一年交個個位數.十位數機而已
另外現代戰機機身壽限都8千~一萬小時以上在起跳,可以至少用上30多年,而相對之下引擎到壽限結束之前大部分組件可能已經換過不知N次
由於對零組件的完整性敏感度頗高,比如大檢時葉片要一片片抽出來檢查.照X光,甚至平常起飛前就要用牙線啥得去檢查有沒有裂痕,免得飛上去後哪片葉片心情不好就當場噴掉直接摔機給你看(老美以前曾有一段時間對於普惠的引擎可靠度跟過於纖細,對損傷容忍度過低很頭痛正是常有這種事故導致)
因此飛機引擎的檢修雖然很耗時間,但定時更換.檢修還是很重要的事
任務過於頻繁時很容易碰上引擎或其他系統達到檢修時數了,但後勤沒時間修,廠商臨時生不出零件等窘況,這時候最快的方式就是以模組為單位整個抽掉換上新的,所以備用引擎很重要,國軍的軍備採購案裡都會看到大量的引擎備品清單也是為了萬一需要時才有辦法直接更換,然後安全的重回戰線,而不是停在地上或冒險讓壽命超限或超過檢修時限的飛機冒險出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