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rwintu wrote:
外島的蛙人(海龍蛙兵)沒有因為受不了而自殺的,只有因為操練過度死亡的,受訓期間受不了操練,隨時可以離開,教官看你操到快不行時,還會慫恿你退訓,因為海龍不需要意志不堅的軍人,下部隊之後還是可以改分配到其它單位
以前,海龍的中心在金門(現在不知道), 結訓後抽籤就只有金門和馬祖兩駐地而已
馬祖冬天冷到不行, 海龍就只穿一條紅短褲, 上半身赤裸, 赤腳在跑步
海龍站衛兵比較奇怪, 以前看到的是拿M16, 但槍背帶一邊一定拿下來綁在手上
最近能在國家地理頻道看到以前部隊的介紹
真的覺得很開心(特別是還能看到以前的士官長)
其實以前中視有個節目叫紅白勝利(胡瓜跟曾國城主持的)
當時也曾經拍過克難週的過程
當時我剛下從新訓中心到兩棲偵搜大隊待訓
因為兩棲專長班一期是兩個月
我去時前一期剛開訓,所以我待訓就等了兩個月
紅白勝利拍的那一期是我的前兩期老大哥
這次國家地理頻道拍的內容
我有幾點跟大家分享
1.訓練
其實受訓期間一定少不了游泳、跑步、蛙人操等體能訓練
但是克難週裡很多演練項目都是有特定目的的
比如
平潛50公尺:就是訓練不換氣的狀況下在水下游超過50公尺,這樣就可以逃離手槍的有效射程
綁手綁腳游泳:是為了被俘虜之後,有機會逃生時,可在手腳被綁的狀況下游泳逃生
困難地形(在骯髒的糞水中):不管多骯髒的地方,都要能躲或偽裝在其中(我在部隊聽過一個故事
以前蛙人去對岸出任務,後來被發現,有一個躲在糞坑中幾天才躲過追捕~真實性不可考)
蛙人操:其實就是個暖身運動
天堂路:就是訓練人的意志,且能夠忍受肉體的痛苦
上面其實都是一些基礎的訓練
我當兵的年代,結訓後其實沒有太多的訓練(雖然還是有山訓、快艇訓...等)
但是現在多了很多CQB及城市攻防的演練
雖然我們以前在壽山上有驃悍演練
但是多是做樣子居多
現在能有這些訓練才像能打戰的樣子
把一些基礎的訓練溶入戰鬥中,這才是最重要的
2.裝備
雖然兩棲部隊有著更多特殊裝備(如橡皮艇、潛水裝備、快艇)
但是很多裝備都已經過時或不堪使用
我講個我受訓時的狀況
當時我們操練橡皮艇時一定要帶打氣筒出海
因為我們的橡皮艇很多都會漏氣
常在海上操到一半就洩氣了要趕快打氣
但是現在的裝備讓我看到真是流口水~怎麼我那時都沒有
我退伍後還玩了幾年的生存遊戲
那時候我才知道國軍的裝備真的很落後
什麼戰術背心、背包都沒有
但是現在都有了~真的國軍有在進步
3.傳統
我在影片中看到爬天堂路時,還有人在猶豫要不要爬
這讓我覺得是真的嗎?還是為了增加劇情效果
每一期受訓人員看到天堂路,就知道這是最後一關了
熬了兩個月不就是為了那個徽章
怎麼還在想要不要爬(應該也沒的選擇吧)
而已最前面跟最後面怎麼只有前仆
以往最後面的搶背怎麼取消了
這真的讓我覺得現在有些受訓人員的意志跟以前真的有差
沒辦法,環境就是這樣
我的老大哥也覺得我受訓比起他們以前好很多
希望兩棲有些好的傳統不要因為時代的演變而消失不見
因為那些東西真的就是代表兩棲部隊的與眾不同
希望骷髏旗能永遠飄揚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