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造無人潛艦似美國「殺人鯨」】讓中國海軍無所遁形!國防部將研發百艘「無人潛艇」可偵蒐、圍剿敵人潛艦2019/11/04 上報 UP Media 上報 UP Media國防部在 2017 年提出的《四年期國防總檢討》(QDR),強調以創新不對稱作戰思維,發揮聯合戰力,國防部未來將投入空中、水面與水下等無人載具科技研究;據指出, 國防部委中科院以「慧龍專案」編列 36 億 6 千多萬元,從 2020 年起以 5 年的期程研發無人潛航原型艇計劃。慧龍專案研發無人潛艇 外型與美海軍「殺人鯨」相當據了解,「慧龍專案」研發無人潛艇,還是由潛國造 IDS 戰鬥系統的「神龍計劃組」來負責,初步規劃研發無人潛艇外型上,與美海軍採購的「殺人鯨」(Orca)無人潛艇相當,長度約 20 公尺到 30 公尺之間,第一階段無人潛艇的性能具有偵蒐、掃雷與電子作戰為目標,研發成功後,才會進入攻擊型無人潛艇的研製。----------------------------------------------台海軍情》國防部委中科院研發無人潛艇 將可偵蒐解放軍艦隊據傳國防部將委中科院進行5年為期的無人潛艇計畫。圖為劍龍級潛艦。(資料照)2019-11-02 15:37:59自由時報〔即時新聞/綜合報導〕國防部在2017年提出《四年期國防總檢討》(QDR),希望能發揮聯合戰力,更將投入空中、水面及水下等無人載具研究。現有消息指出,國防部已委中科院,以「慧龍專案」編列36億6千多萬元預算,將自2020年起以5年的期程研發無人潛航原型艇計劃。據上報報導,「慧龍專案」研發無人潛艇的團隊,仍是由潛艦國造IDS戰鬥系統的「神龍計劃組」來負責,且外型與美海軍的「殺人鯨」(Orca)相似,而第一階段無人潛艇的性能目標,將具偵蒐、掃雷與電子作戰,成功之後才會進入攻擊型無人潛艇。報導指出,早在潛艦國造IDS展開後,國防部就開始發展無人潛艇計畫,而小型又大量、宛如自動化魚雷的潛艇,面對解放軍水面的航艦,和水下潛艦就會形成壓制性戰力,將是打「不對稱戰」的利器。報導也指出,台灣國防產業在無人系統的開發設計上,已有豐富經驗,且相關軟硬體產業也在世界享有盛名。只要中科院整合國防產業和商用軟硬體產業,同時學習潛艦國造技術,一定能開發出精密的水下無人潛艇。而未來研發的無人潛艇,除了電戰設備之外,還有慣性導航系統、深度感測器,還能浮上海面,透過GPS修正定位,也能利用衛星回報情資等;無人潛艇更具備平時偵蒐中國解放軍艦隊或海岸線的能力。報導寫說,下一階段發展出攻擊型的無人潛艇,除了能攻擊水面戰艦,甚至可以與我方潛艦聯線,成為誘餌,讓敵方潛艦無法有效攻擊。
https://www.cna.com.tw/news/aopl/201912040247.aspx越南首艘國造潛艦救援船下水 提升海上搜救能力最新更新:2019/12/04 17:44(中央社河內4日專電)越南首艘國造潛艦救援船今天下水並投入服役。越南國防部表示,這艘潛艦救援船交由海軍使用,專門救援失事潛艦,以及參與深水救生等,藉此提升越南海上搜救能力。「人民軍隊報」新聞網站今天報導,越南首艘國造MSSARS 9316潛艦救援船由國防工業總局Z189造船廠自去年5月開工建造,救援船近100公尺長、16公尺寬、32公尺高,排水量4000噸。Z189造船廠今天在海防市(Hai Phong)舉行MSSARS 9316潛艦救援船下水與交接儀式,這艘救援船被命名為葉喬927號(Yet Kieu 927)。報導指出,這艘潛艦救援船裝備先進的動力和電力系統、船舶和通訊設備、救生、救援和醫療設備以及導航系統等,可以在惡劣氣候條件下運作,海上自持力30天。除了作為潛艇救援船外,也能夠進行水下測量、海底測繪、海洋研究和國際海底救援行動。報導稱,成功建造大型潛艦救援船可視為越南國防工業的重大成就,滿足基洛級636潛艦隊伍的後勤需求,有助提高潛艦隊伍作戰能力,為越南軍隊現代化建設以及確保國家海島主權做出貢獻。越南2009年出資20億美元向俄羅斯洽購6艘基洛級潛艦,雙方於2017年初完成交貨,由越南海軍接收使用。這些潛艦屬於「阿爾羅薩」(Varshavyanka)級636M型柴電潛艦,是俄羅斯基洛級的改良型,具噪音小、可遠距攻擊目標、難被偵測等特性。潛艦排水量3100噸,下潛平均深度240公尺,最深可達300公尺,艦載52人,裝備魚雷發射管等武器,可執行淺水區反艦和反潛任務。另外,越南國防部11月25日公布2019年國防白皮書,強調越方堅持奉行和平與自衛的國防政策;堅決在國際法基礎上透過和平措施解決與他國的所有爭議;另外,主張推動國防發展,以打贏所有侵略戰爭。(編輯:高照芬)108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