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委王定宇表示,在3月28日海軍的機密報告中,已檢視合約設計階段的輸出許可等所有文件,這是非常難能可貴的事情;原型艦第一年預算75億元,除半數用在替台船興建潛艦廠房外,其他用於與各設備廠商簽約金,這樣才能獲得各設備的重量、大小、電流量、耗氧量等各項參數,有了這些參數後,才能依這些數據進入實質畫出潛艦各系統各空間的建造施工藍圖。對於原型艦建造施工藍圖可望提前完成一事,王定宇只表示,與設備商的簽約都已順利展開,在還沒完成建造施工藍圖前,「我不能說」。但他表示,若提前完成建造施工藍圖,多出來的時間,是要用於各系統之間整合測試,有了更充裕的整合測試,讓IDS原型艦品質更有保障。王定宇表示,若提前完成建造施工藍圖,多出來時間,是要用於各系統間整合測試,有更充裕整合測試,讓IDS原型艦品質更有保障。
據指出,海軍在3月28日的機密報告中,已出示了各主、次系統、零組件、武裝設備所簽的各項文件與部分輸出許可後,4月間陸續與歐美各家主、次系統廠商開始簽訂正式合約,並付出簽約金後,有關各設備的重量、大小、運作的電流量、熱能對氧氣產生耗能的使用量等各項參數,都陸續交給台船的潛艦設計部門,經過歐洲與日本地區聘用了超過20位協助細部設計進行的工程師,對潛艦舵翼、結構、電力等各部分系統設備進行計算與位置分配等確定後,就開始著手畫出建造施工藍圖,因進行相當順利,經計算原訂在2020年9月完成建造施工藍圖時間,至少提前到6個月以上。
台船建造潛艦「造修合一」封閉式專用廠房,設計最大容量可同時放置三艘潛艦進行建造或維修,因此廠房地基要打近四千根的地樁來穩固,這也是最費時的工程部分,廠房要到2020年底完成後才能進入建造階段,原型艦預計2024年第三季下水,2025年交船給海軍。即使潛艦的建造施工藍圖可提前完成,但還是得等建造潛艦專用廠房完成後,才能動工建造;因此多出來的時間,可多次進行各系統之間的整合運算測試。
據指出,因為IDS原型艦與第二艘的內部系統會有不同的改變,例如原型艦,並不打算使用「絕氣推進系統」(AIP),但第二艘就要規劃運用,海軍也思考第二艘採用鋰離子電池的技術,類似日本成功打造全球搭載鋰離子電池的潛艦「凰龍號」(SS-511),原有的鉛酸電池已經換成鋰離子電池,除了蓄電量提升2倍,潛航續航力與作戰彈性也將略為提升;若原型艦的建造施工藍圖提前完成後,除進行各系統的整合測試外,第二艘潛艦的規劃也將提前展開。
假如報導內容屬實,那重點就毋須膠著在提不提供美方我潛艦戰訓資料這類的枝節上,而是該當如何藉此機會擴大與美方協商兩軍(兩國?) 在水下作戰領域的合作架構。臺灣發展潛艦戰力必須走的路很長遠,其間會需要美國支持(甚至有些也只有美國可能提供關鍵協助) 的地方還很多,不只是建造專案管理而已。水下測場,後續潛艦的籌建與技術精進,戰術準則發展乃至於若干特殊訓練等等,都不能沒有老美玉成或至少不阻滯。更不要說初次嘗試自造潛艦的臺灣如果在建造或服役過程中遭遇困難時不可能全都自己解決,勢須事先就安排可恃的奧援管道。
更何況,臺美雖沒有正式軍事聯盟,但畢竟美國是我們平時主要的安全合作夥伴,戰時更是唯一(最) 可能實兵助戰的外力。美軍的台海應急作戰計劃對於美臺軍方如何區隔責任區,敵友識別,避免友軍衝突 (deconfliction)乃至共通作業等,均有在美臺雙方最高層共識基礎下的嚴謹規劃。也就是說,無論是平時的技術援助還是戰時的作戰協調,美方都明顯握有主導優勢,我們欲發展水下戰力,脫不出其影響與支持。故美方若真提出要求了解我潛艦作業範圍,想必是有備而來,我們軍方需做好談判前的功課,不能僅一味堅拒,而提不出博弈論述。但在美國促迫印太盟邦積極籌建軍事能量圍堵中共的氛圍下,我們也不是必須全然被動的。事實上,澳洲當年柯林斯級潛艦案出問題,進退維谷時,除了向美國尋求在戰系與艦艇靜音等方面的技術協助外,也積極把握機會進一步開拓,深化及正式化與美方的合作關係。
最後,美國不僅幫澳洲解決了艦體噪音問題,還提供了其核子攻擊潛艦上所使用之最先進戰鬥指管系統 (CCS Mk2/BYG-1,後為美軍維吉尼亞級採用)。更重要的是,澳洲與美國在2003-2004年期間先後簽署了兩份水下作戰合作備忘錄,對美方採取了前所未有的開放尺度與政策裕度。這不僅為澳美兩海軍在水下武器系統技術的正式合作鋪了路 (除了共用戰系技術外,美軍現在最先進的重型潛射魚雷Mk 48 Mod 7 CBASS也是美澳聯合研發的),並促進了雙方水下作戰暨其他機敏軍事資料的交換,更是美澳兩國整體政軍戰略關係走向更密切的公認里程碑之一。
我們當然不能跟澳洲的地位相比,也不見得能夠爭取到相同檔次的待遇,但他山之石可以攻錯,別人成功的做法還是值得借鏡的。老美索求的東西不是給不給的問題,而是在什麼條件之下給,能換來些什麼?手上有限的籌碼自然不可恣意賤賣,但如果機會來了也不應怯於押上。主事者的視野,高度,專業,積極,擔當與跟美方打交道的經驗嫻熟終將決定我們能否爭取到豐碩成果!

dailoan wrote:
站波(Manning...(恕刪)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