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1

勇鷹現況

yoshiyoyo wrote:
我還是堅持我的看法 這樣的翼型 真的適合當教練機嗎?

等以後就知道

不同意見的也不用回我 我只是先當個標註 不討論

先看美軍還在用的 T-38 噴射教練機機翼 :

再深入一些探討 :

翼面負荷 --- 噴射教練機 不宜太大 .
滿油狀況 :
T-38 為 71.1 LB/SQ-FT ,
T-5A 為 67.3 LB/SQ-FT ,

F-16滿載時為 141 LB/SQ-FT )

功能 --- 小國 , 必須兼具 作戰需求 . ( 全球例子一堆..... )
*******************************************
南韓的 T-50 噴射教練機 跟 FA-50 戰鬥攻擊機 , 機翼是否相同 ?!
HanBoss

T-38在1972年就停產了吧...跟勇鷹同世代的教練機是T-7不是嗎?

2024-12-13 16:06
莊孝爺
莊孝爺 樓主

某位堅持 勇鷹 這個 [ 翼型 ] 不適合當教練機 .

2024-12-13 18:21
Jimmy Dai wrote:
重點是…..台灣拿到了F-414發動機,也
沒有能力完成「整架」得匿蹤戰機…..

可能造出來「外型」有五代機的樣子,實
際上卻是不折不扣的四代機…

因為,我國要取得例如AESA雷達、內置彈
倉得技術、還有系統的整合能力….,台灣
有的資源可是遠遠不如南韓….

美國現階段也不希望我們購造五代機,而是
美國希望台灣現階段是發展不對稱戰力,對
抗中國攻擊有強大的韌性…..

不要說戰機
就算是很普及的汽車
哪一家汽車是全部零件該國完全自己生產製造的?
HanBoss

蠻多國家都有能力將汽車全部零件由該國完全自己生產製造,只是成本考量才委由他國製造

2024-12-13 15:57
lkk77

HanBoss 包含AI晶片嗎?

2024-12-18 16:54
臺灣人就只敢欺負臺灣人
rukawa1 wrote:
自製生產時也幾乎都是在趕單(爆肝)生產,生不足就罰錢。
如勇鷹,新聞說過年只放3天,每天3班24小時生產,
軍方有必要這樣催單嗎?
然後美國生產慢沒來得及交貨,延期可以拉到用年當單位,
軍方卻頂多先扣下款,也不敢罰(美國比較大)。
MBUSA wrote:
臺灣人就只敢欺負臺灣人
rukawa1 wrote:
自製生產時也幾乎都是在趕單(爆肝)生產,生不足就罰錢。
如勇鷹,新聞說過年只放3天,每天3班24小時生產,
軍方有必要這樣催單嗎?
然後美國生產慢沒來得及交貨,延期可以拉到用年當單位,
軍方卻頂多先扣下款,也不敢罰(美國比較大)。

靠別人不可靠,靠自己才可靠
idf的經驗也不是你說的那樣方式

沒合作和外購就是現在這樣的情況花了錢也啥都沒有

六月牛車 wrote:
Escent...(恕刪)
lkk77 wrote:
勇鷹高教機1138

1138

也來補一張地面的 ....

今年預計交機 18架中的第 11架 .

鼻錐罩 ( nose cone ) 怎麼沒噴漆 ? 或是 雷達罩 ( radome ) ?

rukawa1

這幾天看到新聞,說有個專案在研發IDF用的AESA雷達,預計2027年結案。可是IDF的鼻錐罩那麼小,能塞進去的AESA雷達預計很小台.....

2024-12-12 14:14
六月牛車

小不小沒關係,夠用就好。看得遠,打不到(機載飛彈射程)也沒用。

2024-12-15 10:14
( 補 先前的消息 )

2024.11.28

勇鷹號高教機逐步成軍 , 漢翔公司今年預計要交機18架 .
但受限於國外供應鏈斷鏈影響 , 目前僅交機10架 .

漢翔表示 :
今年仍力拚年底全數交機;軍事專家則預估 , 完成 16架應為樂觀目標.

勇鷹高教機預訂今年要交 18架 , 但受到國際斷鏈嚴重衝擊 , 進度有所落後 , 距離今年18架的目標還缺8架 , 有著相當差距 , 年底達標看似不可能的任務 .


如果延遲交機 , 漢翔會被罰多少 ?
六月牛車

國外供應商供貨不及,漢翔要求償多少?

2024-12-15 10:19
rukawa1 wrote:
這幾天看到新聞,說有個專案在研發IDF用的AESA雷達,預計2027年結案。可是IDF的鼻錐罩那麼小,能塞進去的AESA雷達預計很小台.....

T-BE5A 勇鷹的 鼻錐尺寸應該跟 F-CK-1 一樣.

在相同的空間 , 用 AESA 會比 傳統雷達 好嗎 ?!
任務需求 夠不夠用 ?!

如果需要 ......
很多 軍用 民用 飛機都可 隆鼻整容手術 .

看要 加粗 加長 變形 都行 .

看圖 :
rukawa1

嗯,真的有點難看。

2024-12-12 16:38
HanBoss

在相同的空間,用新世代AESA一定會比舊世代傳統雷達好

2024-12-13 16:22
莊孝爺 wrote:
勇鷹的 鼻錐尺寸應該...(恕刪)


IDF的雷達好像來自於F-20…..

F-20的機頭尺寸應該與F-5E一樣吧….

但是F-20是可以打AIM-7…..
(探測距離一定比F-5E來的長)

所以能得出結論說….

如果換成是主動陣列相位雷達的IDF……
不會因為機頭尺寸小…探測與接戰距離會
明顯縮短..?
rukawa1

一般來說,雷達尺寸(面積)越大,上面能塞的陣列單元就越多,能掃描到的範圍就越廣,但也要機鼻夠大才可以塞入(不夠就用小型的或隆鼻),但也因為陣列單元(零組件)更多,所以更耗電。

2024-12-12 16:54
Jimmy Dai

作為「國土防衛戰機」應該夠用…反正戰管引導攔截,位置方位都有了…自身雷達很快就能抓到的

2024-12-12 21:56
Jimmy Dai wrote:
IDF的雷達好像來自...(恕刪)

同世代的主動相位陣列雷達一定比傳統雷達好

光是相位陣列雷達可以少掉轉向關節機構就能提升妥善率了
加上主動相位陣列雷達還有多工模式,可以將天線分區塊群組同時掃描多個區域執行不同任務就強多了

其他優勢還有很多請自行研究

更何況還是老世代傳統雷達更換為新世代主動相位陣列雷達一定是屌打啊
  • 8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