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

理性分析台灣自製潛艦的成功機率有多高?

chrischenslayer wrote:
哥笑了

中國鋼鐵不強怎麼造出港機設備?不是哥瞧不起台灣人

你們不如先把龍門吊鋼性腿的鋼材先造出來

你笑,我還大笑,中國鋼鐵是爛爆。
我工作就含鋼鐵買賣,台灣向外國買鋼鐵,
日本,澳洲,美國。
國家大產量多不代表材料好。

看清楚資訊,振華重工是生產鋼結構公司,不是鋼鐵生產公司。
你不是這行,鬧笑話也搞不清。
chrischenslayer wrote:
哥又笑了台積電5奈米(恕刪)

原來你還未放棄用斷章取義、偷換概念的方式來撒謊呀?

我看你不停搬龍門,然後就得出台灣無能力製造半導體,所有東西都是進口、台灣是幫人打工就笑了。

第一,台灣自製半導體竟設備在google上並不難找,連專踩台灣吹捧中共的中時都有提過。

而且這個世界無一個國家能完全自製生產設備,美國都要向ASML買設備,ASML自己都一堆海外供應商,光是台灣自己都有一堆。

那ASML的中國供應商呢?硬將台灣供應商說成是中國的,還藉此討論反制荷蘭出口禁令可行性的中媒我倒找到一家。


第二呢,荷蘭 ASML 的 EUV 機,是經比利時IMEC和台積電合作開發是已經有我講過幾次的事實,是你自己要選擇性失明罷了。

第三呢,要做到世界第一都要有相符合的技術能力,台積電的無論專利申請最還是專利強度都是業界之冠,其他國家呢?中芯呢?上海微電子呢?兩年前自稱美國無法制裁的華為呢?代表全中國三千所專上學府的中國科舉院呢?



第四呢,中芯的股東一半以上是被中國定義為外資的港交所,港交所的主要股東又是美系投行,加上中芯的專家很多都是外國人,那根據你的定義,中芯還算是中國公司、中國技術嗎?



第五呢,你們中國晶圓曝光用的 EUV機其實一直都無解,無論中芯還是之前全國性芯片大躍進騙局被曝光而倒閉的武漢弘芯,全都是向ASML買曝光機的,早陣子有親中台媒說鴻海在大陸新建的晶片封裝廠向中國採購 28 奈米的 EUV機 ,反而是大陸媒體來打台媒的臉,根本是皇帝不急太監急!其實有點邏輯都知封裝廠要 28nm EUV 機來幹嗎?

最後,我倒想問你中國半導體設備自製率有多少?
為何美國對華的科技禁令一出,中國製造2025就破產?晶片自製率在美國強力制裁、迫使中國憑實力迅速轉用更好更先進的中國技術下反而會下降呢?


為何中芯會找幫美國佬打工的台積電棄將兼叛徒,香港時任特首董建華踢走的張汝京創立?入面有多小工程師是外國的?
為何大家都是進口設備,台韓都已可量產 4nm製程,中國連量產 16nm 都有問題?
既然你說台灣皈設備是進口、台灣是低端打工仔的話,那些設備生產國又有幾多個能自產 4nm 製程?

人家是要將污染和高耗能產業轉移的話,為何現在又一堆國家反過來求台積電到他們國家設廠,而不是人家自己直接開廠呢?

自己產業鏈就一堆台灣美國荷蘭日本,還想借台灣的力來打美荷,居然還敢跳出來槓台灣,真是恬不知恥的傢伙。
cougar2015 wrote:
你笑,我還大笑,中國(恕刪)


1450有工作?
我大笑了
話說1450還真玻璃心
被噹沒常識 連 "光刻機只有ASML才造得出來 台積有一半股份" 這種鬼話都說得出來
被打臉後還哭訴向01檢舉
麥惱啊啦
你們鋼鐵業不行就是不行
中鋼改名台灣中鋼後的世界排行還是節節敗退
龍門吊還要用日本的
造出來的鋼材這麼好用怎不賣給其他可以造潛艦的國家
做個粗淺的殼就可以說能自製潛艦?
來呀 說說自製率有多少?
紅區設備自己能維修維護嗎?
chrischenslayer wrote:
哥笑了中國鋼鐵不強怎(恕刪)

方才才貼過中國有能力造特鋼,但質量低、無競爭力,仍要大量進口、你自己吹噓有全球八成份額的上海振華、他們的財務年報提過要進口關鍵組件,而且有一年年報是提過進口率高達八成,中國媒體自己都承認的,你還說中國有能力造吊機所以代表鋼鐵質量高來幹嗎?





又依你邏輯引申,我用幾分鐘隨便google一下,都找到三家製造起重機的台廠( 青盟三永誠黛),那是否又證明台灣鋼鐵工藝群拔?你又自打嘴巴?
記住邏輯是你自己的。
cougar2015 wrote:
全世界就只有 ASML(恕刪)


光刻機只有ASML能造? 把佳能、尼康(Nikon)當空氣?

全球18吋晶圓(450mm)開發主要是由Global 450 Consortium(G450C)組織主導,這是由全球五大半導體廠台積電、英特爾(Intel)、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IBM和Global Foundries在2011年成立的組織。

G450C的成立宗旨在於協調半導體廠和機台設備業者對18吋晶圓世代技術開發的不同意見。18吋晶圓的技術障礙高是一大問題,但未來半導體客戶過度集中,設備廠開發成本高,但未必能有足夠回收,卻是更嚴重的問題,因為這將導致設備廠投資上的疑慮,進而拖延半導體產業進入18吋晶圓世代的時程。為了讓半導體廠與設備業者能更緊密合作,因此才成立了G450C。

2011 年是 G450C 成立的時間。ASML 要在 18 寸光刻機和 EUV 上兩線作戰,實在沒那麼多錢。而且 EUV 的風險巨大,造出一堆廢鐵的概率也不低。

因此 2012 年 ASML 提出了客戶 投資 計劃,拿出 25% 的股份請主要客戶做聯合投資,那時 ASML 市值也只有 200 億美元。注意,這其實是風險投資,是當時最窮的 ASML 主動發起,而不是三巨頭主動投的。

英特爾率先認購了 15% 。但是,其中 10% 是對 18 寸 晶圓 光刻機的投資,只有 5% 是對 EUV 的投資。台積電認購了 5%, 三星 想了半天只認購了 3% (放棄了 2% )。很明顯,當時三巨頭對 EUV 其實都不大看好。因為技術難度實在是太大了,事實上開發了 10 年也只做出來個問題極多的原型,這幾乎算是人類做過最突破極限的事情了。

這個投資大概率是給 ASML 面子。台積電在2年半鎖定期一到,就急忙賣掉了全部股份。那時是5年前, EUV 光刻機基本上還不能用。由於 18 寸 晶圓 的難產,英特爾投資興趣也索然,隨後它每兩至三年減持一半,目前也已經全部賣光了(英特爾財報有提到)。三星應該當年對 EUV 最不看好,所以投資最,晚認購也最少。三星在 2016 年減持了一半,剩下 1.5% 。但有趣的是,三星這 1.5%倒是目前有很大可能還持有,是唯一享受到 ASML 股價翻7倍的投資(因為低於 5% 不需要公示)。

天天吃阿鈣 wrote:
台積電在2年半鎖定期一到

荷蘭的ASML公司,它最大股東是誰?說出來你可能不信
2020-06-19 由 波波聊科技 發表于科技

說到晶片技術行業的巨頭,第一個要說的企業一定是台積電。但是說到底台積電只是負責加工晶片,而真正的晶片技術公司,目前在世界範圍內名聲比較穩定的是高通和蘋果。雖然華為的麒麟系列晶片如今已經非常成熟,但是由於經驗的原因,也只能暫時居於第二位。
但雖然說高通、蘋果和華為對晶片設計已經是世界頂級了,但是說到底,他們五法獨立完成晶片的生產。晶片生產目前世界上大部分依靠的是台積電,而台積電的核心設備卻是荷蘭ASML公司的光刻機。ASML公司出台的光刻機是目前世界上的壟斷產品,如果說要繼續在晶片上有所突破,那麼ASML必然是逃不掉的一部分。
正式由於ASML公司對光刻機的壟斷,才使得很多晶片代工產業被壓過一頭。而且就算是如今很多代工企業已經做的非常大了,如果說ASML公司斷了與他們的合作,那麼這家企業也依然支撐不了多久。
那麼,既然是荷蘭的企業,為什麼說美國掌控了世界的晶片呢?這就要提到ASML最大的股東是誰了。ASML雖然是荷蘭的企業,有這全世界最先進的EUV光刻機,但是ASML最早卻是飛利浦的一部分。後來從飛利浦獨立出來以後,被台積電的林本堅看上,才有了如今的ASML。
雖然說台積電是ASML技術和資金最初的支持者,但是最大的股東卻不是台積電。後來ASML實力逐漸外露,並且慢慢呈現出壟斷晶片製造行業市場的時候,更多的企業開始了對ASML的融資。其中包括三星,但是說出來你可能不信,就在其他企業都紛紛走向ASML的時候,三星和台積電卻慢慢退了出來。這讓很多人都摸不清楚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
也正是因為如此,國際資本集團逐漸增加自己的股份,台積電和三星卻在不斷減股份,如今台積電所持的股份不過3%。而國際資本集團卻成了ASML的最大股份持有者。不僅僅是國際資本集團,ASML的第二大股東也是美國的一個企業,叫做貝萊德集團。所以說,雖然晶片代工設備是ASML在壟斷,但是從根本上來說,ASML的核心資本卻是美國的。
niaba wrote:
荷蘭的ASML公司,(恕刪)


你們不是逢中必反嗎?
但跟我一樣都是抄中國的農場文
不過你這樣是打臉那隻cougar的50%說法耶
相煎何太急
是為了KPI影響到年終獎金所以自相殘殺嗎?

天天吃阿鈣 wrote:
1450有工作?
我大笑了
話說1450還真玻璃心
被噹沒常識 連 "光刻機只有ASML才造得出來 台積有一半股份" 這種鬼話都說得出來
被打臉後還哭訴向01檢舉
麥惱啊啦
你們鋼鐵業不行就是不行
中鋼改名台灣中鋼後的世界排行還是節節敗退
龍門吊還要用日本的
造出來的鋼材這麼好用怎不賣給其他可以造潛艦的國家
做個粗淺的殼就可以說能自製潛艦?
來呀 說說自製率有多少?
紅區設備自己能維修維護嗎?

1450?
你五毛。
中鋼何時改名台灣中鋼,你改的?
中國鋼鐵股份有限公司
China Steel Corporation
台灣行情好,有人緣,7國以上幫台灣造潛艦,
怎樣,羨慕還是妒忌。
沒本事自己研發就偷搶拐騙,
就只你們這共產黨專做這下三爛的事。
還自以為是 戰狼。
天天吃阿鈣 wrote:
光刻機只有ASML能造? 把佳能、尼康(Nikon)當空氣?

全球18吋晶圓(450mm)開發主要是由Global 450 Consortium(G450C)組織主導,這是由全球五大半導體廠台積電、英特爾(Intel)、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IBM和Global Foundries在2011年成立的組織。

還在上個世紀打轉?
今天都2022 年1月 1日,元旦。
都進入到5 3 2奈米,廠房正在興建,
光刻機,ASML正在製造中,28奈米,,,好遙遠
cougar2015 wrote:
1450?你五毛。中(恕刪)


對照老共自己一國造潛艦
你家主子還要跟7個人雜交才能生出自製率?%的潛艦
請你們自稱台灣國
別辱沒了中華民國

  • 2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