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塔江軍艦交艦典禮今舉行

這兩天在FLAK大的臉專有介紹到蜂眼雷達導引復仇者飛彈系統接戰順序,比較了復仇者在有/無雷達導引,使用「哨兵雷達 MPQ-64」或者「蜂眼雷達」,在接戰時間上的差異。

(圖片來源:FB FLAK聊軍事)



上面圖片顯示「復仇者」在蜂眼雷達的導引下,接戰的時間為11~17秒,其中包括了Slew To Cue (射向自動指引) 所花費的1~3秒的時間。

所以,依照這份資料,「海蜂眼」在導引「海劍二」接戰時,因為不用轉動飛彈塔 (Slew To Cue),省去了1~3秒的時間,可以推測完成接戰程序,並且對目標發射飛彈所需要的時間約為10~14秒,雖然「復仇者」啟動的時間未必和「海劍二」一樣,訊聯系統也比陸上版蜂眼雷達戰管系統更精進,但是,圖片中系統的反應時間仍具一定的參考價值。
天衣神水 wrote:
「海蜂眼」在導引「海劍二」接戰時,因為不用轉動飛彈塔 (Slew To Cue),省去了1~3秒的時間,可以推測完成接戰程序,並且對目標發射飛彈所需要的時間約為10~14秒



只能參考搜索段.
在, 光電系統到尋標器鎖定定義為homing,
相對劍二是打開自己的雷達鎖定好目標.

但是在劍二打開自己雷達之前, 「海蜂眼」還要繼續追蹤上鍊更新.
甚至微小目標還要導STIR, 多目標如何分時多工才是需要斤斤計較的地方.
如柏克跟提羅康加對抗飽和攻擊時的差別.

面對反艦飛彈, 艦長最大問題是該屁股對著飛彈,
還是側面對著飛彈, 這是中科院當初設計必須弄清楚的地方.
gprs19 wrote:
★Sea Giraffe ABM(AN/SPS-77)3D對空/平面搜索多波束被動相位陣列雷達
單面旋轉天線,C波段,對空距離180km,最大監視高度20000m,可跟蹤200個空中目標和400個地面目標。
製造商:瑞典易利信Ericsson,後併入SAAB(恕刪)


C band 雷達功能和X band是不一樣的東西,在同樣的功率下C band距離更遠但是精確度更差。

C band基本上就是一個不上不下的雷達,有部分距離的火控,也有中距離的搜索距離,但是在老美的艦艇偵搜體系裡面,把對搜索給了S band,火控給了X band。就是沒有把C band拿來玩。

就像S band也可以在近距離當作火控一樣但是不會有人把S band拿來對比X band。

反而是土共的部分艦艇有用S/C/X band三個系統,這裡面的內部鬥爭與雷達可靠度的貓膩故事就不說了。

海蜂眼既然是X band代表它是高精確的雷達,專司火控、當然與戰機一樣也可搜索。和Visby的C band兩者不能拿來相比。

懂的人大概就可以看出海軍對塔江級的定位態度是什麼。
兩岸和平:接受集中營、特色管理、坦克輾人民。
macross_sato wrote:
面對反艦飛彈, 艦長最大問題是該屁股對著飛彈,
還是側面對著飛彈, 這是中科院當初設計必須弄清楚的地方.


按照塔江艦方陣系統安裝的位置,應該如同派里級一樣,面對反艦飛彈時用屁股去對著飛彈,以便在其他反制手段失效時,讓最後防線「方陣」發揮最大效用

但是因為海劍二是斜箱發射,這樣子會變成海劍二必需以彎曲彈道去接戰,拖長了到達目標區的時間,這樣是比較不利,就看中科院會不會利用海劍二加力器上面的燃氣舵,在加力階段就可以讓海劍二指向目標,這樣可以稍為減少時間上的損失。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