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歐於世界衛生大會期間呼籲進一步調查新冠肺炎起源,中國29日將焦點轉向日本,指它欲將「核廢水」排放入海嚴重威脅全球公衛安全,日方則答辯稱作法透明符合科學。
https://tw.appledaily.com/international/20210531/CO5IT4XIT5CN3AHTF3XM3U3TNY/
疫情起源再掀激辯 英媒列北京必拒答關鍵6問
https://tw.appledaily.com/international/20210531/EC2DVTZDTJFEXF5LKSBKR3EIOQ/
傳英情報圈認為 新型冠狀病毒實驗室外洩理論有可能
https://tw.appledaily.com/international/20210530/VS3CCFLIFJDBPBMG36LLYPLBP4/
英挪科學家指新冠病毒具人造痕跡 中國實驗室企圖用「反向工程」掩飾
由於美國總統拜登近日下令重查疫情起源,關於病毒是人為製造並外洩的質疑再度甚囂塵上。英國《每日郵報》取得一份由英國和挪威學者共同撰寫的分析指出,新冠病毒沒有可靠的自然演化依據,且棘蛋白罕見地具有4個正電荷,認為是中國實驗室製造,利用反向工程來掩蓋痕跡,之後又企圖破壞或隱瞞數據。
報導採訪英國聖喬治大學腫瘤科教授達格利希(Angus Dalgleish)、和挪威病毒學家暨製藥公司老闆索倫森(Birger Sørensen),他們去年研究新冠病毒後合著22頁論文,指出在病毒中發現「獨特痕跡」,這種痕跡只能經由實驗室人為操作產生;不過論文被主流科學期刊拒絕刊登,因當時主流其刊認為病毒是從其他動物身上產生。
文中表示,新冠病毒具自然祖先的說法不具可信度,該病毒無庸置疑是實驗室產生,科學家利用蝙蝠體內病毒作為骨架,在病毒上植入一個新的棘蛋白。一般病毒棘蛋白上很少能有3個胺基酸,新冠病毒竟然有4個。
索倫森解釋,這些胺基酸都帶有正電荷,能使病毒向磁鐵一樣緊附在人體細胞帶負電荷的部份,從而有效感染。但就像磁鐵一樣,正電荷彼此也會互斥,所以很少能連續找到3個,而4個更是極不可能,「唯一的方法就是人工製造」。
論文指出,自然演化的病毒在大流行中會逐漸變異,傳染性變更高,但致病力減弱,不過在新冠疫情的實際狀況中,似乎並未發生。
報導指出,美國國務院官員2018年訪查武漢實驗室後,兩度警告華府,稱武漢研究所安全狀況很差;武漢研究所是中國首個生物安全四級(P4)實驗室,索倫森認為,病毒是從實驗室的低安全等級區域外洩的。
索倫森認為,中國在生物安全二級或三級的實驗室對病毒進行「功能增強」(gain of function)研究,使病毒更具傳染力,能在人體細胞中複製,探究對人體的影響,「在這樣的實驗室進行功能增強研究,你還能有什麼期望?」
達格利希和索倫森還認為,中國科學家在疫情大流行開始後,收集了新冠病毒樣本並進行反向工程(reverse-engineered),讓病毒看起來像是自然進化。他們還指出,中國實驗室「蓄意破壞、隱瞞或汙染數據」,而想要分享研究結果的中國科學家「無法這樣做、或已經不見了」,而相關樣本和資料可能已被破壞,「我們可能永遠無法彌補巨大的數據破洞」。
此外,索倫森的製藥公司有一支名為Biovacc-19的候選新冠疫苗正在研發中,達格利希擁有該製藥公司的股權。兩人的論文預計未來數天內刊載於科學期刊《生物物理學發現季刊》(Quarterly Review of Biophysics Discovery),《每日郵報》指,文章或將在科學界引起轟動。(國際中心/綜合外電報導)
#解釋就是掩飾#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