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售台海軍版MQ-9「海衛士」?

我的想法是用矩陣的方式去掃電波方式傳播。有點像雷達一樣。
Mike大你突然提醒了我,陸地可以這樣搞,但是飛機不能這樣搞。漏掉飛機了


中大型無人機 都有衛星小鍋
下一個趨勢則是適型相位陣列天線
所以收發指向性訊號不是問題
但是電離層反射 沒那麼容易捉摸
不是稍微改天線方向 就能控制反射後的涵蓋範圍
要不然 也不必花大錢打通訊衛星

星鏈其實不錯,不過還是要看覆蓋率。


Starlink 衛星網完全佈署後 覆蓋率不成問題
但系統可靠性和抗干擾性 是否能滿足軍事用途?

20年前我就說國防部需要NASA太陽神這種無人機。這是小國家的窮人衛星。


不久前
有許多大中小公司投入 HALE UAV 研發
但有些已宣告登出
細節還不方便多談 但簡單說 沒那麼簡單
Mike H wrote:
中大型無人機 都有衛(恕刪)


別....這樣搞下去和中科院的HF OTH-SW有甚麼兩樣XDD

而且機上的適型陣更多的精確度是到水平面解析度,垂直面應該很差。

而短距資料傳輸所要解決的電離層問題,恐怕更需要的應該是垂直面解析度。

岸置的那種老舊OTH水平陣,解析度打上去,目標都是千公里地平線角度電離層了。

幾百公里內應該都是完全空窗吧。我投降,這種東西太大就沒實用性可言。


Mike H wrote:
有許多大中小公司投入 HALE UAV 研發
但有些已宣告登出(恕刪)


當初研究了一下,感覺是低溫儲能與機身強度問題。前面我還覺得可以解決,後面那個?不知道 鄙人和材料科學距離還是很遙遠。
兩岸和平:接受集中營、特色管理、坦克輾人民。
macross_sato wrote:
我認為現階段海搜手上的 銳鳶還有持續特殊化應付我方需求, 這部分是空軍手中高操作費用的RQ/MQ無法取代的, 中科院是否能有更多種類任務倉, 與電子偵錄設備會是發展重點, 遠距離或大型機, 反而沒機會了。(恕刪)


平時海搜問題應該不大,現在騰雲是用MQ-9發動機,就算感測器近視眼,也總不至於被打下來。

功能艙問題也是國防部一大奇葩了,三軍各做各的,飛彈感測器,雷達關鍵零組件,想到再去說。

這些東西就沒看過三軍湊出一些大筆長期預算,去把關鍵技術突破。台灣都是任務指標性專案吧。

同一種技術在陸海空軍的飛彈,載具,陸基站,都出現需求,但是有整合過嗎?
兩岸和平:接受集中營、特色管理、坦克輾人民。
不要說中國,就連葉門胡塞武裝部隊都有擊落美國MQ-9
無人機紀錄.MQ-9B沒有隱形匿蹤能力美軍評估C/P值
不划算已陸續淘汰等匿蹤新款.台灣買來挑戰中國反偵
察能力?
ayretimr wrote:
MQ-9

伊斯蘭革命衛隊「聖城旅」司令蘇萊曼尼 也認為美國MQ-9無人機是紙老虎 是廢物
然後...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話說一堆彩虹無人機在中東大賣 買的客人是白癡?
CHH230 wrote:
伊斯蘭革命衛隊「聖城旅」司令蘇萊曼尼 也認為美國MQ-9無人機是紙老虎 是廢物
然後...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你的論點剛好證明這玩意用來對付恐怖份子還可行,但是對手有
衛星偵查系統對付沒匿蹤無人偵察機甚麼下場,看不到我?看不
到我?
新聞加減看:新新聞》蔡英文想全包川普軍售大禮,要先解三難題

「美方禮包清單有「七加一」項。七項分別為:MQ-9B、帕拉丁一五五公厘自走砲(M109A6)、岸置魚叉飛彈(Harpoon)、海馬斯多管火箭(HIMARS)、MH-60R反潛直升機、愛國者三型飛彈(PAC-3)升級、全球鷹無人機(RQ-4)。外掛加一的是駐美代表蕭美琴在美國提的「智慧水雷」」

竟然有RQ-4全球鷹?難不成軍方要搞大氣層內衛星,遠距監偵 + 通訊中繼?幫國產無人機遠端飛控解套?
天衣神水 wrote:
新聞加減看:新新聞》(恕刪)


如果台灣可以正常軍購,我就覺得MQ-9B可以晚一點。

但是這貨現在不買也麻煩,萬一下個總統又反悔怎麼處理也是大問題。

台灣反艦飛彈數量都還沒吃飽,現在想要遠距離打擊是有點早。
兩岸和平:接受集中營、特色管理、坦克輾人民。
macross_sato wrote:
國防部之前有預計在 彭佳嶼, 東沙建置飛船。
屬於綁繩子拉住的。

評估中還未建案, 但是會不會因為MQ9到來而被壓縮,我認為非常有機會。


反制中國灰色地帶威脅 國防部擬運用美援規劃東沙島等地部署浮空器

2020年時在討論飛船作為海面監控、空中預警,現在傳出國防部真的認真在評估,已規劃運用美國軍援,取得美軍現有TCOM的28M級與71M級繫留式氣球系統(浮空器),計劃部署在台灣東北角、澎湖與東沙島等地,透過繫留式氣球系統上搭載的預警雷達、GMTI雷達、紅外線熱影像系統及通信傳輸與中繼設備等不同類型的監視偵測裝備,全天候長時間偵測海、地面與低空飛行目標活動,提升並擴大國軍對台灣海峽與巴士海峽的海空監偵能力。

TCOM 28M數據
Payload Weight 385 kg/ 850 lbs
Nominal Altitude 1500 m/ 5000 ft
Available Payload Power 5 kW
Flight Duration 14 days
Wind Speeds Operational- 55 kts/ survival-70 kts


TCOM 71M數據
Payload Weight 2155 kg/ 4750 lbs
Nominal Altitude 4600 m/ 15000 ft
Available Payload Power 23.5 kVA
Flight Duration 30 days
Wind Speeds operational- 70 kts/ survival-90 kts
我覺得開戰後,樂山大佛,空中飛的MQ9,大軍艦應該都保不住。
這些都比較像是和平時期的武器。
我是一隻遊戲人間的毛毛蟲,耐心的等待變身的時機。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