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02 wrote:
像菲律賓最近跟南韓買...(恕刪)
中科院有提出一艘1500噸的巡防艦計畫應該就是為了二級艦
根據海軍的計劃,引進的新巡防艦將要先淘汰掉濟陽級與成功級,似乎康定級升級後會留下繼續使用,那麼這個3600-4500噸級別的船最終會有16-21艘,至於為何海軍要說只造10-15艘的原因就沒講,我認為這是跟現在在執行海偵任務的組合有關,現在海偵任務是巡防艦部分配上錦江級巡邏艦,偶爾也會加入基隆級,也就是說總共有4+22+12艘船可供調度。
未來是用陀江艦替換掉錦江級12艘艦,驅逐艦數量也不會變,就是巡防艦似乎有部分可能會換成1500噸的二級艦。這個作法似乎就是建立起一批二級艦陀江級(12艘)+1500噸級(可能6艘),然後有一級艦10+6(康定級)艘+4艘驅逐艦,所以海軍軍官剛畢業就進入光六快艇歷練,然後二級艦歷練,再升到一級艦,看起來似乎很有系統。
而潛艦因為數量夠多的話就變成另一個系統了,因為專業操作與水面艦完全不同,還是這個潛艦軍官要混入一般軍艦?
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637&t=5869544
Charlie2020 wrote:
中科院有提出一艘1500...(恕刪)
潛艦與水面艦專業相差頗多
潛艦官兵訓練較一般艦艇更複雜
人格特質要安定,還要能適應柴潛"惡劣"的生活環境
光一個潛艇官兵試航資格的認證就至少得花上一年多才能取得,堪稱貴重人才
我想應該不至於會有多餘人力可以放到一般艦艇上去
Daniel Wen wrote:
...怕擔責任......之後硬體或軟體整合若是出問題,
有人得揹責任影響仕途...(恕刪)

yoshiyoyo wrote:
...要改裝 等我退伍或調職以後再改
然後 下一任官 也是這想法...(恕刪)

BUCK wrote:
一切都是怕擔責任。還有,海軍不信任科科院…...(恕刪)

OSR7613 wrote:
...個人要批判台灣海軍對採用垂直發射器有心理障礙
...鴻運計畫兩棲艦還是用斜射發射器搭配海箭二
不採用 MK-41 垂直發射器搭配海弓三與海箭二...(恕刪)
以上所述,就是個人要批判台灣海軍的垂直發射器心理障礙
日積月累,已經養成風氣習慣


不僅對現有艦艇不願意去推動需要的升級改裝

變本加厲,現在對全新的下一代艦艇設計也不採用垂直發射器

例如鴻運計畫兩棲艦與輕型巡防艦設計

船隻還沒造成,就已經落伍



Charlie2020 wrote:
中科院有提出一艘1500噸的巡防艦計畫應該就是為了二級艦...(恕刪)
個人之前貼過

台軍自製“輕型巡防艦”概念圖曝光,火力強大
簡單歸納幾點個人想法:

二級艦輕型巡防艦體噸位 2000~2500 噸
極速: 28~30 節
裝置 MK-41 垂直發射器以裝載 VL-ASROC 垂直發射反潛火箭與海劍二防空飛彈
傾斜發射架裝載雄二雄三反艦飛彈
拖曳聲納配 ALOFTS 聲納 ( SQR-18(V)3 )
艦體聲納配 DE-1160 聲納 ( 派里級 AN/SQS-56 更新外銷版 )
AN/ASN-150(V)空中戰術導航系統資料鏈
保留直昇機甲板,不一定設機庫,或 設小型機庫配無人機也可以
OTO Strales版(含Ku頻射控雷達) 76 快炮,配合 (DART) 彈 與 火神(Vulcan)彈
MK-15 Block1B 方陣近迫快炮 或 海劍羚防空飛彈
MK-32 魚雷發射管配 MK-54 魚雷
"海" 蜂眼相位陣列雷達與迅聯戰系
對空搜索雷達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