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K2K0602 wrote:'EODAS' 本...(恕刪)
我覺得真正問題是
你要如何用小螢幕投射到大片玻璃上
你總不可能在飛官頭上放塊磚塊吧
若小螢幕上的像素不夠小不夠密集
經過座標放大後會出現鋸齒
另外HUD大多是平面 這個好計算
但你玻璃曲面上的正圓
在投影螢幕上可不會是正圓
這裡面需要經過座標轉換計算
另外太靠近眼
要如何讓眼睛對焦?
眼睛會對焦....看遠近會糊
看近遠會糊
如合成像......??
阿帕契熱影像還是用小小的單眼小螢幕
省去麻煩
90末期的有些頭盔顯示改良廠商
是將兩個小反射鏡放在個眼球前
只要像VR擔心雙眼融合問題就好
有些國家乾脆將頭盔瞄準坐在單眼的小眼鏡上
方便投影 又不會太難太貴
-------------------------------------
電腦幾何運算其實會是很重要的一門學問
以前學光學也都會需要
但複雜幾何運算非常艱深
即使買了些大陸的書
還是看得很辛苦............作者幾乎都是數學系
(你四年都在念數學不能把妹 不能泡泡.....這啥瞎日子....是身體有殘缺嗎
夏天要穿外套嗎)
買了幾本大多還是很籠統......
若想數學系真正要介紹起來應該會是一本厚厚的數學書
不過還是有對岸可以把研究成果歸納成可背的公式
也是很厲害了......真的
---------------------------
至於老美.....早就玩弄於股掌之間
好來屋特效 一大堆奠基於電腦幾何運算.......
2D轉3D
光學模擬....各種算圖引擎
材質模擬....模擬光線在各種材質中的穿透效應
我剛玩3D軟體 的年代 還沒有幾套有 raytrace(光跡追蹤演算法)
還無法模擬 凸透鏡的光學呈現
有的有但還需要不少限制參數....免得電腦算不動
但之後進步相當快速.......大軟體都會收購幾個超厲害專研冷門的小公司
當將其模組化當 plugin 用......反而軟體商自己開發的算圖引擎......實際上最後都沒人用
可見多偏門多困難.....貝茲曲線就是用這個人的名字命名
人家可是玩好久.....
這類技術在大國比較有希望
我叫林長青
家住臺北市中山區
電話09216036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