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do wrote:
當飛機被射控雷達鎖定...(恕刪)
180公里很遠,我機有充足的時間和角度進行規避。通常採取45度躲避法,將我機機首調整成與來襲飛彈方向成45度,並以此角度高速行進,即可擺脫鎖定。
如果敵機飛彈在極近距離內發射,並以 6點鐘方向直接追尾,我機應即進行90度轉向,使機身平面與來襲飛彈呈線面垂直狀態,就可以擺脫來襲飛彈。或者聽到飛彈來襲的警報時,提前做好準備,在飛彈即接近我機時進行大角度爬升、俯衝或者大角度轉向,同時手動開啟紅外線干擾裝置,也是躲避來自6點鐘方向的飛彈的一種方式。
當然若飛彈有向量噴嘴裝置時,那儘速跳傘比較安全。
mixky123 wrote:
J20沒有機炮應該是設計上它就不需. 如果真的不是米高揚設計局的MiG1.44改進版.(話說它也沒有機炮) 那它的各項設計意圖很明顯的就是小型的高速轟炸機. 然後再盡可能的去提升轟炸機的機動性....(恕刪)
您這段話恕我無法苟同。
如果殲20是因 '設計上不需要機炮', 那麼以她超長的機身與鴨翼, 配合4中2短的輕鬆飛彈載重量, 她的機動性不會那麼差! 要知道她可是高度犧牲了匿蹤性 (鴨翼與超長機身) 才能換取那可憐的機動性。
唯一合理解釋是: 因為引擎不夠力, 機身又太笨重 (可能那獨創的 '匿蹤蒙皮' 太重), 加滿油後即使只裝了可憐的4中2短空-空飛彈, 殲20的機動性還是很差; 只好砍掉機炮, 減輕呆重。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