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wu0541 wrote:
這個好笑 ~前面53T6...(恕刪)
https://zh.wikipedia.org/wiki/A-135%E5%8F%8D%E5%BC%B9%E9%81%93%E5%AF%BC%E5%BC%B9%E7%B3%BB%E7%BB%9F
A-135(又稱ABM-3,Anti-Ballistic Missile)反彈道飛彈系統,是前蘇聯/俄羅斯部署在莫斯科附近區域的一套複合反彈道飛彈系統,設計目的是保護莫斯科及其附近區域免遭敵方洲際彈道飛彈襲擊,但不是全國性防禦。
A-135於1989年宣佈成軍,一共有7處發射基地,其中5處是新建造,兩處是由蘇聯第一代反彈道飛彈ABM-1(俄國編號A-35/A-35M)Galosh(橡皮套鞋)飛彈發射陣地改建。1995年初整套系統進入警戒狀態,開始運作。系統建成時一共部署100枚飛彈,符合反彈道飛彈條約中的規定,這些飛彈又分成兩類:36枚射程較遠的51T6攔截彈,北約編號SH-11 Gorgon(蛇髮女妖);與64枚射程較短的53T6攔截彈,北約編號SH-08 Gazelle(瞪羚)。
由於設計時技術條件的限制,這兩種飛彈的彈頭均為約10,000噸當量的AA-84型戰術熱核彈頭,從而不需要非常精確的制導即可摧毀來襲彈頭,這與當今流行的直接踫撞殺傷攔截彈頭有很大區別。但是根據一些公開新聞報導資料,53T6飛彈現在可能改為使用傳統彈頭,而非過去的核子彈頭作為攔截的手段,以降低對於地面被保護目標的傷
https://baike.baidu.com/item/53T6%E6%8B%A6%E6%88%AA%E5%BC%B9
53T6導彈也放置在運輸-發射筒中,從地下井發射。發射後,導彈一經飛離發射井,立即通過氣動控制轉彎在最短距離上迎擊再入的來襲目標。53T6攔截彈的表面採用了高強度低重量的鋁鈦合金和特殊的防熱層,以免導彈被在大氣層內高速飛行引起的氣動熱燒燬。該彈的有效射程達80公里,其射程和最大作戰高度分別是原設計指標的2.5倍和3倍。53T6與51T6一樣,也裝有AA-84熱核彈頭。但與51T6不同的是,53T6使用自己的作戰管理雷達。53T6有兩部雷達,一部相控陣雷達跟蹤導彈和目標,而另一部雷達則嚮導彈提供指令數據。
就單以這款飛彈為例"當年用的是核彈頭攔截",目前射程80公里,射得到航母?用核彈打航母有其它更好的選擇(當年),即使目前也是如此,但以核彈打航母,下這個決定後比較的就是核彈哪國多,核攔截那國強,美國有多少核彈頭打得到中國,中國又能攔截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