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ga giga wrote:
光六,錦江艦已垂垂..
切莫先入為主,一昧排斥新東西.(恕刪)
新東西要有說服力啊... 何況這是種曾被多國放棄(包含台灣)的載台
知道雄二發射架的角度有何意義嗎?
在助推火箭推力固定的前提下,只有發射角度正確才足以讓艦載雄二順利升空。
發射角度過小,雄二因為助推火箭塞在引擎噴嘴後面
在助推火箭脫離到引擎出力完成前就可能會因高度不足落海
角度過大會導致彈體初速不足,可能影響進氣進而導致引擎熄火墜海。
海軍說四五十噸可耐五級海象,根本是唬人的
那只是小船能出海作業的標準而已
憑微型艇那短短十幾二十米長的短船身,窄到可能不足五米的小身板
要能順利打出雄二,恐怕連三級海象都有困難...
.........................................
就算天佑台灣,登陸戰發生在一級海象好了
小艇順利打一發出去了...
下一發怎麼辦?
三千噸級船身都因為雄二上艦而需要補強
五十噸的小船打一發雄二出去,船身起碼受到數以噸計的反作用力
窄窄的小艇(可能只有四、五米上下)怎麼對應側傾衝擊..
就算風浪小到不會翻船好了, 等到船身側搖結束要多久才能繼續航行作戰??
這小艇總不可能把雄二縱列擺放吧...
這還沒考慮助推火箭的高熱影響
三十幾米長的光六都給雄二噴得滿頭滿臉了

雄二發射的巨大尾焰絕對能把十幾二十米的小艇全壟罩在火海之中
這時只有三名弟兄的小船是不是該開始煩惱,到底該派船長還是大副去滅火??
以海軍多年操作數百噸級飛彈艇的經驗,居然會提這種五十噸級飛彈艇的案子
被罵翻簡直是天經地義的。
若改用陸上機動發射,不但便宜且火力倍增
而且這些難以解決的問題與缺點全都不存在...
PS:有沒有注意到光六射雄二時,浪高才多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