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防空飛彈密集就管用嗎?


三腳阿喵 wrote:
台灣應當是攻擊那些不會動的戰略目標,機場/港口/雷達站/發電廠/交通節點...
而且主要就是針對福建,及旁邊淅江/廣東的一部份.


沒錯 難得跟我們的阿喵兄有共識..

台灣該攻擊中國的就是這些地方..
尤其是中國攻台部隊數量及後勤需求龐大 比起台灣壓力更重...
且這些設備幾乎不可能處處設防 而斷掉或故障卻很容易影戰力
甚至作戰進展..

神兄說的: 中國可以躲遠遠讓台灣打不到..
這樣不是"正合我意"?

中國當然可以把所有攻擊武器及系統通通往後搬500公里...
光用"遠火"整天射台灣..
這樣幾乎絕對安全 又能打台灣 何樂不為?

真這麼幹下去....

那麼結果就會是: 一個連823砲戰都不如的單打雙停....
(遠火是很貴的 沒有國家玩得起彈海戰術... 當然包括中國在內..)

三腳阿喵 wrote:
AIM-120:重...(恕刪)


老兄 這點就不完全如你想像了..

發現得了 並不表示你打得下來..

當年那爛得連CEP可能破1000M的飛毛腿..
只要一發射 老美就知道它來了 但愛國者這個當代最精銳的防空飛彈..
就保證攔下來了...???

同理 台灣與中國對射飛彈 結果也都是為手防空力量的嚴重考驗..
哪怕中國有多少數量 台灣有多高密度火力...

一般偵搜雷達 是可以發現對手飛行器或飛彈行蹤..
問題是 真要打下對手 還是要靠射控雷達鎖定 運算 發射防空飛彈將之擊落..
這是非常不可靠甚至要點運氣的事 我還是以最擅長攔截的美軍來說...

發現得了 只是個"最低要求"而已 如果發現得了表示一定可以幹掉..
那美國需要一層層建立防空網幹啥? 當然是越多層防護 才能有較大把握 把漏網飛彈接著攔截下來..

台灣跟中國飛彈對戰最大問題 對雙方來說..
就是彼此間距離太近 什麼武器飛沒幾分鐘就到敵人頭上了..
這對攔截方來說是很不利的.... 所以我早說過..
台灣絕不可能把所有敵人飛彈都攔下 以台灣防空飛彈數量..
最多只能干擾及破壞中國的飛彈波段攻擊...
例如中國設想60枚飛彈能破壞台灣某機場 台灣出手攔下10顆(發的飛彈當然不只10枚)...
只要留下一段還能起飛的跑道 這次就算防禦成功了...
當然中國獲知戰果後(也不會那麼快就能判定 衛星沒那麼神) 可以再補充攻擊
那又是第二回合攻防戰了...

同理 台灣飛彈數量確實不如中國 戰機攻擊能量也確實不如..
但只要能發射出去 能打得越遠 對中國整個防務壓力就越重...
遠征又渡海作戰 對後勤支援設備依賴極大 中國沒可能放著某重點部位不守..
冒險進行戰爭....







YC_Jiang wrote:
那麼結果就會是: 一個連823砲戰都不如的單打雙停....
(遠火是很貴的 沒有國家玩得起彈海戰術... 當然包括中國在內..)...(恕刪)

愛國者/天弓...會比遠火消耗更快.

台灣只是盡可能的拖時間,最後還是得看老美參戰與否.


YC_Jiang wrote:
發現得了 並不表示你打得下來..

當年那爛得連CEP可能破1000M的飛毛腿..
只要一發射 老美就知道它來了 但愛國者這個當代最精銳的防空飛彈..
就保證攔下來了...???...(恕刪)

前面說的很清楚

攔不攔得到是一回事,但使用空射方式,得搭上1架戰機,及1~2位飛行員,
掛載了雄2或萬劍彈,很影響飛行性能,使戰損機率增加.


當年愛國者的攔截效率其實很強.

會讓人以為沒效果是因為攔到後,飛毛腿及愛國者掉下來,依然造成破壞.
擊沉老共的船(不管海外或港內)
都是超大的報酬

騷擾他的港口摧毀港口設備

這比你只能關照 3/24(1/8) 省的固定目標還更屌
更直接

敵方戰機也會轉場到內陸去躲避你的奇襲

他們遠火何必退到這3省外 都是機動化
可機動調派

是登錄集結地可在這3省外

你陸地怎麼打對老共不怎麼痛癢
照樣在其他省集結
照樣在東北西部繼續生產

打仗本來就有損失
是在比交換率,交換的是否值得


你那種安全牌的打法,對今天老共只有赫至作用
但十年後則未必,也只是傷其皮毛
------------------------------------------

奇怪福客蘭阿跟挺用空軍長距離重創英軍海軍
靠那幾梅飛魚和炸彈與火箭就搞得英軍灰頭土臉

君視而不見,卻以為目標只有內陸
蠻好笑的

內陸何其大打也打不完,機場一大堆

但要登陸要船要港,要集結(但集結地會在你陸軍遠火範圍內才真白吃)
這目標就夠明確了




我叫林長青 家住臺北市中山區 電話0921603661

三腳阿喵 wrote:
愛國者/天弓......(恕刪)


台灣不會把所有愛國者跟天弓拿去攔遠火..
不會的... 戰爭不是這樣打的..

而愛國者系統 台灣也有買所謂大彈/小彈..
大彈主要就是針對飛行器 小彈做為攔截飛彈用...

天弓系統兩種皆宜 但應有不同的接戰模式...

其實 台灣若只做我說的: 破壞中國攻擊波段 以中國2~3000顆各式飛彈來說..
台灣只需要用500枚左右就能干擾中國的攻勢了..
而台灣會至少保留同樣數字(弓三/愛國者) 搭配短程防空飛彈 (台灣約有3~5000枚)
機動化部署 做為對抗中國航空器的準備..

連巡弋飛彈都談不上100%命中 你就別期待那些彈道飛彈有多威猛...
網友都算過了 2000枚導彈 範圍效果不過10來平方公里而已...

就以CP值來說 台灣當然應該把大部份飛彈拿來對抗航空器..
為什麼? 一架戰機能攜帶的炸彈份量 比一枚飛彈多3~4倍...
如果這是如轟六之流的轟炸機 那可能是十倍以上...
攔截飛彈的目的 不就為了避免被破壞? 那豈有放著更大破壞力的戰機/轟炸機..
把所有防空飛彈拿來攔截彈頭只有250~500Kg的彈道/巡弋飛彈?

要知道 只要中國有心不計代價 任何單一目標 都不可能守住的..
所以沒理由一定得守住某機場 某雷達
但是 以台灣雷達與飛彈陣地與機動化設備之多 加上如機場/油彈庫等重要設施..
這些以中國的遠火來說 要全部或大部份有效破壞 是不可能的事...

就整個戰爭利益來說 台灣能挨過第一擊後 保留戰力越多 越能有效威脅中國未來進行的登陸作戰..
甚至直接挫敗中國前幾波的登陸攻勢也不無可能...
說什麼中國要把台灣海空軍都耗光後才登陸 是沒大腦的人說法....
台灣週遭區域如此大 要蓄意保留戰力何難之有? 如果中國軍方高層真腦殘到覺得
沒打光或消耗大部份台灣戰力 就不打算進行登陸 那我看中國再等50年 也不用妄想要統一台灣...


老闆是神XX wrote:
擊沉老共的船(不管...(恕刪)

因為你這樣打,空軍深入敵境很快就消耗光了.


德國二戰空襲英國,結果英軍飛行員被擊落後,往往能獲救,重新服役.

而德軍被擊落的飛行員,多半慘遭英軍俘虜,或者溺死.
台灣建軍有個案例可看

1942 英國對德國

英國已經重振的他的戰略轟炸機部隊
可以遠到漢堡,他的戰略轟炸機部隊都在夜間出擊避免損失過重

但重點在於英國已經能提供遠火
但規模 數量 距離都無法撼動大德國
漢堡也只有德國北部工業區

就算漢堡受到夜襲
一晚死亡十萬人都無法撼動德國



要撼動要等到盟軍能威脅到籠罩所有德國工業區
甚至1944遠到羅馬尼亞

且是英美兩國的合作量

所以陸地遠火想太美好了

我叫林長青 家住臺北市中山區 電話0921603661

老闆是神XX wrote:
敵方戰機也會轉場到內陸去躲避你的奇襲
他們遠火何必退到這3省外 都是機動化
可機動調派
是登錄集結地可在這3省外
你陸地怎麼打對老共不怎麼痛癢


老兄:

你知道"轉場到內陸" 下場是什麼?
你戰機來回都要消耗更多油料 航程 飛行員的疲累程度也越高..
要進行密集支援打擊的困難度越高...

今天要攻打台灣 大家都知道要爭奪台灣上空制空權 要爭奪制空權..
就是要密集不斷攻勢 盡速用優勢兵力 把台灣空軍及防空力量擊垮 你把機場設得越遠..
就讓台灣防務力量喘息時間越久 先不提損失 時間上就更不利..

再說 中國登陸力量 幾乎都得來自沿海三省..
把戰機主力後撤 保護這些港口設施及登陸設備 不是更困難?

打中國陸地中國不痛不癢?

笑話! 你都知道打台灣幾個重要電塔就能讓台灣不少設施癱掉..
台灣不可以比照辦理? 你以為中國有能力守住50萬大軍的各種軍需補給設施?
這些東西不搬到沿海諸省 甚至離台灣島2~300公里前線附近 不然你想從哪裡上船啊?





YC_Jiang wrote:
台灣不會把所有愛國者跟天弓拿去攔遠火..
不會的... 戰爭不是這樣打的...(恕刪)

前面說過:不要把敵人當智障.

對岸第一波攻擊,當然是遠火/導彈,等壓制消耗台灣到一定程度,才會出動戰機.


若照你所說遠火/導彈根本射不準(2000枚導彈範圍效果不過10來平方公里).

對一般民眾而言,愈射不準,愈可怕,若遠火/導彈老是誤射到都市中造成恐慌,
國軍能視若無睹,不予以攔截嗎?




------
4點多得趕著出門,以下就不回了.

三腳阿喵 wrote:
因為你這樣打,空軍...(恕刪)


照這種說法 中國戰機被台灣6000枚以上防空飛彈擊中..
飛行員也不用想回去了 不是嗎?

其實 就防務準備及密度 中國確實比台灣還劣勢...
講難聽點 台灣的雄三閉著眼睛也知道往那個區域飛有"魚"可撈..
你能登陸的地點及航線就那麼點 想打錯都難...
中國卻不可能不索敵就到處亂射 優勢火力未必真優...

我的想法介於你們兩位之間..

台灣空軍戰力仍屬有限 的確不該把"手臂"伸太長..
專注中遠程打擊... 因為 除非攻擊的目標價值太大..
(例如攻擊某重大油庫 可以讓中國攻勢停緩72小時以上)
否則空軍中遠程攻擊造成的風險 相比不太足的戰果 是不划算的..

但是 這不表示台灣空軍 就得坐困愁城 等著挨打..
"保持中遠程攻擊(偷襲)戰力" 仍舊是我們該做的...
因為有這種力量 中國也知道你有這樣的力量..
就一定得將部份軍事力量 用在重點設施防務上...
並形成一定心理壓力... 主動權在國軍身上..
我們可以相機選擇打 小騷擾 大襲擾 或是根本不打...

看戰爭進程 來進行必要的戰術..
例如台灣防守得宜 中國一時難越雷池 那我們就可以把多餘數十架戰機組隊..
分幾隊進攻中國數個重點設施 把小小防禦勝利成果更大化...
當然 攻擊可能成功或失敗 但總比坐在家裡等人家再來打還優.. 至少進攻不順的中國得承受更大壓力...

如果台灣空軍消耗比預期快 手上確實調不出餘力攻擊 那也不必強行攻擊...
擺出攻擊態勢騷擾一下也就夠了... 除非你能確定這個奇襲作戰成功率高 戰果也好..
否則保留實力不出擊是符合此時狀況的....

對中國來說 如果台灣的攻擊"觸手"長度越遠...
而且台灣也擺出有可能發動這樣的攻擊 中國哪怕有優勢兵力與火力..
也不敢當真把所有部隊開到第一線來打 後方空虛被鑽到重大弱點不堪設想!
中國一定得把部份力量 拿來做後方守備 預備 且整體防禦體系必須用掉更多人物力..
承受更大身心壓力 這是對台灣有利的....


  • 1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