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境衝突很容易變成戰爭,戰爭打起來對雙方都沒好處。邊防部隊一旦受到鄰國軍隊制式武器的攻擊,按照軍隊條例會立刻反擊,然後戰爭開始。一旦戰爭開始,就不是那麼容易結束的。兩國在這一帶邊境已經對峙五十多年,雙方並沒有全面衝突的打算。所以中印兩國政府和軍隊,對邊境部隊是嚴格控制的,對峙中要如何行動,事先都有詳細的指令。
不管誰先扔石頭,扔石頭這件事的涵義是:“我們不想戰爭升級,所以我只扔石頭不開槍”,對方使用石塊回擊,表示:“理解並同意”。雙方的態度明確,以後就都在這個約定下行事。有一個視頻,中國士兵跳起來飛腳把印度兵踢倒,也是一樣的意思:就算我把你肋骨踢斷,那也只是赤手空拳起飛腳,是低等級的對峙行為,沒有要升級的意思。兩邊行為對等,大家彼此克制,不讓事態升級為戰爭。如果是用步槍槍刺刺人,哪怕只是割傷手指,那都是使用制式武器攻擊,可能造成事態迅速升級。
衝突過程是雙方互扔石塊,並不是印度人單方面開槍,中國軍隊只能扔石頭反擊。只有豬腦子,才會理解為中國單方面吃虧或者退讓。
此外,解放軍向來習慣於後發制人,1962年中印邊境衝突、1969年珍寶島衝突、1974年西沙海戰、1988年赤瓜礁海戰、1979年對越南自衛反擊戰,不管打起來怎麼一邊倒,解放軍都是堅持不開第一槍。就像1988年赤瓜礁海战,解放軍跟越南軍隊一開始都是只用手推搡衝突,等越南人慌亂中開了第一槍,打傷解放軍一人,才動手反擊。戰鬥的結果是解放軍一人負傷——剛好就是越南人開第一槍打傷的那位,越南人近百人死、傷、被俘,3條船被擊沉。越南人吃了大虧,但是在國際上中國沒遇到什麼輿論壓力,因為確實是越南人先開槍,有現場視頻為證。
這是中國實行多年的外交和軍事行動原則,也只有不學無術的井蛙無法理解。
你啥都不懂,關我什麼事?
你說的都對,你開心就好。
YC_Jiang wrote:
反過來講 在中印邊界大規模用兵 貴國做好全面開戰準備了?
就戰略上來講 中國想在此用幾十萬大軍 光是補給線就有得玩了..
比起印度直接兩三百公里 地勢與交通更優勢的補給線又如何?
照我來看 人家印度真正的目的達到了:
找藉口把兵派入你中國境內 然後大搖大擺走一輪....
你偉大的中國除了石頭丟一丟 根本不敢動手給它難看..
沒錯 我也認為印度無意大戰一場
即便印度取勝 也沒有擴張勝果可能...(同理 對中國也是..)
老共似乎認為對印度之戰很難,因為戰區多山地形,
但好像認為台海之戰很容易,隨便一捏就可以把台灣拿下,
所以才會有許多以小時論攻佔台灣的理論出現,
不過台灣人還是要居安思危,不能太過樂觀,環境說變就變,
20 年前大舉登陸的台商誰想得到現在會有中美貿易戰。
leung2do wrote:
青藏高原在中方一側隆起,在印度一側平緩,所以印度可以相對容易的把兵力部署到中印邊境,並獲得持續的物資供應。
而洞朗地區原先連道路都沒有,中方巡邏隊只有在天氣情況較好時才能短時間進去巡邏,如果遇到大雪封山就沒辦法。
所以中方要設法修通公路,有了公路才能把物資和人員源源不斷地輸送到洞朗地區,從而實現對洞朗的實際控制。
不過平緩的地形也代表著無險可守,只要中方修公路打通補給線,
印方的守備壓力就會變大,難怪必須要先發制人,
製造事端迫使中方停修公路,但印度能用什麼代價來換?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