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數十日等於1年,是後來的道家為了裝神弄鬼,依據這些神話故事,
出了不少神棍自稱長壽數百年.
可時代進步,戶籍資料變得有跡可尋,這些神棍被拆穿後只好偽稱此乃
道家傳統,算法與民間不同,大約二,三十日就算1年.
古人其實並沒科學家估計的那麼短命.
是奴隸,戰亂及夭折率太高...把平均壽命拉低,但正常壽命應該不止30多歲.
譬如周制:
男12歲,因體弱只能習文舞(雙手分持管狀樂器及長羽毛,類似祭孔的佾舞)
15習武舞(雙手分持盾/戈).
20而冠,方可娶妻.(不一定嚴格遵守,但這是官方禮法,至少不能提早太多)
如果當時的正常壽命只有30多歲,就不會制訂20而冠這種禮法了.
否則絕大多數家庭的丈夫都活不到小孩長大,這豈非太可笑.
----------
關白這名詞雖源自中國,但官位卻是日本獨創.
攝政/關白/太閤,這三者大略可視為是同個官職的不同階段.
豐臣秀吉成為關白,實際是拋棄武家身份,將豐臣的家格晉升為有皇室傳承的公卿.
空谷101 wrote:
年齡也許有問題.但...(恕刪)
所謂 山西陶寺為「堯都平陽」?
陶寺遺址出土一個破碎扁壺, 壺上兩個特殊紅色圖案"朱書文字",此兩個符號,分別代表「文」字及「邑」字, 於是有專家將「邑」字解讀為「堯」字, 說是 "文堯"
陶寺遺址公元前2100年--前1900年文化層與紅山文化中晚期文化層, 都是商王『亥』的後裔在生產生活過程中留下的。
在陶寺遺址大約公元前1900年左右的文化層中出土的『文邑』兩字,在殷墟甲骨文文中也出現過三次,這進一步說明:陶寺遺址是虞舜帝時期商族人祖先王『亥』的測量隊伍留下的早期商族人後裔建立的小諸侯國---『文邑』。
但無論是紅山文化的牛梁河遺址還是山西陶寺遺址出土的所有文字文物, 若與三星堆遺址出土的所有文字文物相比, 完全不是同一個檔次, 這山西陶寺遺址「文邑」國是歸嵎夷國管轄的級別較低的小諸侯國而已!
「堯都平陽」若真實存在, 其所代表的文化程度也並不高 。
反而是古蜀文化的三星堆遺址,年代為公元前2800年至公元前2000年 , 文物更早,技術工藝更高於於中原地區
難道是傳說中被黃帝所擊敗的 蚩尤部落 的後裔 ?
而出土於的台中市,遭受到建商違法開發所破壞的「安和遺址」,共挖掘出48具排列整齊的人骨, 有特殊的「台中阿嬤」(母嬰相擁墓葬遺骨)。「安和遺址」經碳14年代檢測,認定為4800~4000年前人類遺骨, 時間更早於所謂山西陶寺遺址「堯都平陽」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