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inakirai wrote:
台灣探空火箭非常獨特,因為他的前身其實是一枚保家衛國的飛彈,是由中山科學研究院把天弓飛彈,改造成兩截式的探空火箭
前陣子去美國出差,順便找同學串門子抬槓
跟一個在諾斯洛普上班的同學討論到這事,他說到彈道飛彈
除了要能飛上去之外,還要能在重返大氣層時耐得住各種極端條件(溫度,速度,震動)
保持自身的完整穩定與可控制性,所以北韓的彈道飛彈大多都是飛高高之後就沒下文了
咱們的探空火箭跟天弓飛彈....說真的都只有考慮上去,並沒有打算要怎麼"下來"
這點可能是比較不易跨過的門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