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_dante wrote:
您說的是早期的DSI...(恕刪)
看您引的那篇文越看頭越暈,怎會有那種結論?然後再看引述的原論文,原來.....................又是一樣的手法。
http://bbs.9ifly.cn/plugin.php?id=freeaddon_pdf_preview:pdf&pid=128965&aid=20467&md5hash=b5ef25679cd5bc484f6ad56f6288fab6
引述:
...........肯定了无隔道 Bump进气道的综合优势:其总压恢复系数略低于带抽吸缝的Caret进气道,但是在结构、重量和成本方
面其具有明显优势,与皮托式进气道相当。该项研究造就了美国F一35的进气道..........
而您引的那篇文
从枭龙和歼-10B的DSI看歼-20的DSI进气口
引述1:这张图中给出了 F-16、F-4D、F-15 等飞机的总压恢复系数曲线。其中最简单的是 F-16 的固定式皮托管进气道,其在 2.0 倍音速时的总压恢复系数低到超出了图的范围——在 0.75 以下;最复杂、重量最大的是 F-15 的二元四激波可调节进气道,其在 2.0 倍音速时的总压恢复系数大致在 0.92 到 0.93 之间
引述2:歼-20 DSI 的第四个突出优点是在超音速总压恢复上比 F-22 的 CARET 至少不差,极可能更好。
歼-20 DSI 的总压恢复系数即使和 F-22 的 CARET 相当,也是优点。这是因为歼-20 的 DSI 比 F-22 的 CARET 更简单、更轻。但根据北航/601 的论文《一种CARET进气道超音速特性的研究》,即使歼-10B 的 DSI 进气道在没有完善前的超音速总压恢复,也略强于这个论文中的 CARET 进气道................
哪一招?引述人家的資料然後自己在胡扯?一直講總壓可是引述的論文寫得很清楚dsi的總壓恢復是跟被拿來鞭的使用皮式進氣道的f-16相當,而明明人家的論文就是寫dsi的總壓恢復系數略低於caret,然後扯了一堆之後回馬一槍寫成殲20的dis種鴨...恢復比caret不差極可能更好.............................那就不用引述自己腦補就好啦。






這種文看起來很累的大哥,常會看的頭暈以為自己是不是以前誤會了什麼。dsi真的沒有那麼神啦,它主要是一種低成本的高效益解決方案。有能力與瑯的還是會走雕塑性能的路線,但dsi很吃設計功力與製造水準這點沒啥好議論的。而對於殲10個人"主觀"(我自己腦補而已)認為他已經走歪了,確定無法達成原有的設計要求轉到另一條路上去發揮了。

































































































